周其仁:製造業品質升級的方法

2018年7月到8月,經濟學家周其仁同佛山市工商聯以及《南方日報》,一起調研了佛山34家公司。佛山擁有很多知名製造業公司,其中知名的包括美的集團、格蘭仕、萬家樂等。隨後,在佛山企業大會上,周其仁結合自己的調研,談了他理解的製造業的品質升級方法。我們從中提煉了幾條分享給你。

周其仁:製造業品質升級的方法

第一是善用減法。周其仁舉了世界500強公司美的的例子。美的經驗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減肥”,把產品品類從64個減少到32個,而且還要繼續減。只有做減法,才能夠把資源聚焦,去做精品。

美的在全國退掉了7000畝地,把錢拿回來做研發,而且,研發的資源也聚焦到最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上。與之相反,“很多企業上項目、上產品比較輕鬆,沒有深思熟慮。一上去以後就成了雞肋,做不出名堂,不做又可惜,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

第二是,不要關心競爭對手,而是關心用戶痛點。

周其仁舉了一個封口機的例子。封口機是一種機器,用途是對產品容器進行密封。這個產品的使用者有一個痛點,就是在通過加熱把塑料袋口封上時,加熱時間很難控制。時間短封不上,時間長塑料會融化。

封口機在義烏很容易就可以買到,但是都差不多,都有同樣的毛病。周其仁說:“很多公司的質量管理、質量提升是跟著對手在走,因為對手沒改正毛病,我也沒改,大家就在同一個窪地裡掙扎。”然後,佛山的一個創業公司針對這個痛點做了改善,結果一個產品拿到11項專利,還獲得用戶的高度認可。所以,不要因為過於在意對手而忽視了用戶。

第三是,把最挑剔的客戶奉為上賓。怎麼提升競爭力和品質?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找超級公司合作,去找最挑剔的客戶。好客戶對產品要求很高,剛開始時會讓你很難過,但是,只要過了這坎,就會讓整個公司的水平得到極大提升。

第四是,升維降維。周其仁去公司調研,喜歡問一個問題,你們的產品最厲害賣到過哪裡。主動去攻下最難的市場之後,之後就容易多了。

周其仁:製造業品質升級的方法

資料:國外知名工業機器人制造商

另一個例子是產品方面的。佛山有一家做電飯煲的公司,組建了一個團隊,團隊基本是以前在摩托羅拉做手機的。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電飯煲要好用,結構件之間的縫隙就要小。這個團隊可以把縫隙做小到0.1毫米。0.1毫米對很多人來說很難,但是對於做手機的人來說,就可以做到。周其仁把這個方法總結為:升維降維、化難為易。

第五是,讓價不讓質,即使降低價格,質量也仍然保持在高水準,這是建立品牌的好方法。怎麼做到這一點呢?方法包括:追求產品的獨到性,有了獨到性,就不怕低價競爭;與好客戶為伍,好客戶會逼著你提升自己;遠離殺價競爭,不要迷戀殺價流行的市場;認真做研發,提升品質。

第六是,產品設計追求耐用耐看,而不是追求時髦。這樣的產品,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不但對消費者好、對環境好,對公司也是長銷的保證。周其仁舉了幾個例子。當年的容聲冰箱,有的家庭用了34年還在用;可口可樂的配方,一直延續到今天;歌劇《貓》也是一個劇本用了幾十年;一些德國產的鍋和鋼筆,可以用幾代人。

周其仁:製造業品質升級的方法

第七是,重視設備,更重視人。

周其仁考察的公司中有一家機器人公司嘉騰。嘉騰對標的是德國公司。對標過程中就發現,關鍵還是在熟練工。但是在新興市場,因為發展速度很快,熟練工最為稀缺。而且,工人換工作很頻繁,公司和工人之間往往是短期關係。而德國對標公司的平均工齡是20多年。所以,設備誠然重要,但是人更重要。這家公司就開始拿出1000萬,對在公司連續任職3年的員工,進行獎勵,鼓勵熟練工的形成。只有時間足夠長,才能養成重視品質的思維習慣。

以上就是經濟學家周其仁總結出的,製造業進行品質升級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