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服務業」的新機遇

威海新聞網10月17日訊 (記者 許藺辰)10月13日上午,第五屆山東半島服務業發展研討會在哈工大(威海)舉行,4位來自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精英作了專題報告,共同為山東半島以及威海未來服務業發展及規劃獻計獻策。

“互联网+服务业”的新机遇

專家現場講課。 記者 劉志鵬 攝

電子商務需打通整個物流鏈

■大連理工大學管理科學領域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胡祥培

大型網絡超市配送成本高等問題顯著,但其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並存,是時下新興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契機。

電子商務發展的機遇在於其可以改變生活與產業結構,挑戰在於如何應用大數據來使電子商務智能化。以跨境電子商務為例,沿海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現階段可以利用其臨海的地理優勢,先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園,將分散的跨境網絡電商整合,解決海關、稅收等一系列零散性問題,然後再通過建立海外倉解決境外市場物流散、配送慢等難題。

如今的電子商務“打通配送的最後一公里”是不夠全面和完善的,應該先做到“打通物流的最先一公里”,從生產源頭做到包裝、加工、儲存,再進行物流配送,完成“最後一公里”,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物流鏈。

電子健康需要數據來驅動

■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電子健康研究所副所長 郭熙銅

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醫療資源不足、人口老齡化嚴重、慢性病高發是目前醫療方面面臨的嚴重問題。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電子健康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電子健康的建設是需要“三位一體循環”的,即社會需求引導政策驅動,政策驅動影響醫療技術變革,變革再推動更多的社會需求,這樣循環建設電子健康新興學科。同時,電子健康的建設,核心就是大數據的驅動。

電子健康面臨三大挑戰,社會影響、服務管理、信息管理,而我們目前還處於社會層面。只有建立基於多元健康大數據醫療知識圖譜並進行健康數據分析,才能進一步面向多個參與方的服務過程與管理機制研究,即“互聯網+醫患交互”。

“互聯網+醫患交互”作為下一步發展方向,與傳統的線下醫患關係對比,解決了醫生工作時間過長、人均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但基於網絡的特性,還需解決醫患持續溝通以及網絡中醫患信任問題。因此,大數據網絡電子健康的建設依然是最重要的。

經濟“下半場”重在“強基層”

■青島頤生健醫療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明醫眾禾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姜強

基層發展在經濟“下半場”中很重要,隱藏著廣闊的市場和巨大的機會。讓政策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減負、增收、提效是基層發展的關鍵字,這樣的大背景下,強基層+互聯網模式就是尤為關鍵的一點。

經濟“下半場”時期,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強基層”,特別是在醫療方面,基層強則國強。通過對醫療服務支出現狀、供給端分析、消費資金來源及基層“缺醫少藥”現狀的調研,可以利用互聯網賦能基層醫療機構更多力量,解決基層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診斷互聯網化,治療基層化,縮短人們就醫半徑,從醫療全成本角度綜合降低就醫成本。

基層強+互聯網可行也可共贏,雲診所集成各方面數據,可大幅提升基層醫生工作效率和低成本推進政策落地;雲醫學院可持續提升基層醫生後續教育和全科能力;雲藥房大幅減少中間環節,可有效解決基層少藥和看病貴難題;共享門診臨檢中心,又能縱深解決基層缺醫問題,打通各級醫療機構醫學語言關,推進遠程醫療落地。未來更智能的輔助醫療決策系統和遠程支持將武裝村醫,把一流的醫療服務送到基層百姓家門口。

醫養結合是未來養老新模式

■泰康健康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投資中心華北區域總經理 魏興權

我國人口老齡化進展迅速,具有總量大、增速猛、持續長的特點。隨著娛教醫養的風口來臨,醫養逐漸會成為消費升級的主力。

民生更是最大的經濟發展突破口。目前看來,我國的養老床位和資金面臨雙重缺口,未來養老保險面臨挑戰,存在“收不抵支”的風險,目前養老模式主要是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兩個方面,而醫養結合型的養老模式則將逐漸成為主流的養老新方式。

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發展,重點是針對老人的一站式持續關愛發展,即對老人獨立生活空間的構建、對其協助生活的服務、對患病老人的專業護理、對其進行記憶護照的建立以及對老人康復醫院的健康管理。發展以“醫”“養”“康”“寧”為核心的新型養老模式,也是未來政府、企業、個人期盼的方向。通過基礎醫療服務、急診重症治療、活力養老、康復護理、臨終關懷等方面,逐步成立地區養老社區、全國連鎖性社區,最終向全國最大養老服務機構方向邁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