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老人子女不在身邊爲什麼一樣活得很好?

用戶8084447381977


日本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截止到2017年9月,日本65歲以上人口多達3514萬,佔總人口的比例27.7%。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這是日本政府乃至整個日本社會需要長期面對的重大課題。日本的經驗教訓值得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加以借鑑。

日本人的工作觀念

影響退休生活質量

據報道,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中有超過20%仍在工作,老齡勞動者在所有經濟發達國家中比例最高。“活著當然要工作了,不工作幹什麼?”這是日本退休老人的普遍認知。活著就要工作,不能被當做大型垃圾一樣讓人嫌棄。

相傳日本歷史上曾有這樣的傳統:由於日本災害頻發,人民生活貧困,一些老百姓口中便有“60歲一過,糟蹋糧食貨”的說法,在有些地方,年過60的老人會被兒子背到山裡扔掉。

在日本,退休之後再工作的老年人分為兩類:一類不是為了賺錢,他們選擇重返職場的目的是為繼續發光發熱,豐富自己的“第二人生”。日本社會也普遍認同這種價值觀念;另一類則屬於貧困老年人,他們在退休後不得不繼續堅持勞作以維持生計。

因此在日本,年事已高依舊堅守工作崗位是再尋常不過的事。開出租車,在大型停車場上做道路指揮,在商場裡擺貨……活躍在日本各行各業的老年人屢見不鮮。

不畏“空巢”:日本老人生活獨立,

與子女無多交集

在日本,健全的社會福利制度強烈地衝擊著人們的家庭觀念,日本老人頭腦中基本沒有子女必須贍養老人的觀念,同時也不會為已成年的子女付出太多,更不存在必須為年輕人準備婚房這類事情。同時,日本老人也很自立,盡最大可能不給兒女添麻煩;而深受西方文化薰陶的日本青年一代也很少有人在經濟上支援或依賴父母,逢年過節能回家看看、經常打個電話聊聊天已經是很好的孝心。

從中國人的角度來看,這不免讓人很心酸。但這就是日本老年生活的普遍現狀。與其說他們“孤獨”,不如用“獨立”來形容他們的生活狀態更為準確。

老年人也極少幫助子女們照看孩子,他們更多傾向於走出家庭。或是為了保持健康、不與社會脫節;或是為了生計,大多都“退”而不“休”,有大量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開明的老年人更願意去養老院安度晚年。

面向老人的專業服務日趨多樣化

由於大多數日本老人不和兒女同住,無人照顧的獨居老人中頻發孤獨死亡事件。這讓日本家庭護理行業需求高漲,許多廠商大力開發養老領域的相關輔助器具和相關服務。

以上圖為例,日本NTT通訊公司為高齡者提供定期安全問候、家政服務、健康諮詢以及救護車安排等服務。

此外,還有日本廠家開發生產出面向高齡者或行動不便者使用的步行輔助車。看似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推車,其實它的功能非常多,可以摺疊,調節高度,輪子可以固定,帶有手動剎車裝置,累的時候還可以當椅子坐在上面休息等等。

不少企業機構還為高齡老人提供自動處理馬桶、健康監測設備、移動柺杖等租賃器材,使用後經消毒可循環利用。還有一些高科技的電子機械產品,比如:幫助老人運動的廣播體操機器人,自動餵飯機,自動洗澡機,多功能床具......

日本原東京都知事舛添要一體驗自動餵飯機

除此之外,日本很多公共場所會針對老年人或行動不便者提供特殊照顧。比如,電車裡的優先席位:

商場、機場等公共設施內,地為方便老弱病殘人員安全使用而專門設置的廁所:

對於70歲以上的駕車老人,他們的車上貼有高齡者駕駛車輛的標識,提醒大家注意禮讓:

健全完善的養老院服務體系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父母進養老院是子女不孝的表現,養老院是受罪等死的地方。但在日本老人眼裡,養老院卻是個安度晚年的好去處。

日本的養老院分很多種,其中常見的有公立的“特別護理養老院”和私營養老院。 公立養老院原則上是專門面向需要重點看護的老人,或者生活貧困的低保人員。因為是公立養老機構,所以入住老人需要承擔的費用較低。

私立養老院則本著滿足老人多元化需求的服務宗旨,可以提供多種多樣的服務,設施更為健全,但費用也相對較高。老年人可以根據自身經濟和身體狀況選擇收費標準不同的養老服務。日本的一傢俬立養老院,更是被人們譽為“老人迪士尼樂園”,裡面不僅可以打牌、玩遊戲、還設有天然溫泉等各類娛樂休閒設施。

人性化多樣化的優質護理服務

隨著日本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劇,老年人的長期護理成為一大社會難題。從2000年起,日本開始實行護理保險制度,有效地利用社會資源解決老年護理問題。很多家庭把照顧老人這件事情交給專業的護理人員去做,大大減輕了家庭的負擔。

日本的護理服務和我們傳統概念中的養老看護完全不同,它是一個專業的服務領域。首先,“護理”重在維護老人的“尊嚴”,最大限度地幫助老年人提高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老人們會受到經過專業培訓的護理人員的照顧。這些護理人員不會為老年人包辦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而是輔助老人去做他們自己難以完成的部分,也就是護理中的“自立支援”理念。

日本護理的方式種類很多,除了入住養老院之外,比較常見的還有上門服務以及鐘點服務。多樣化的選擇,讓人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家庭狀況及個人意願,選擇最適合的方法照顧老人。

政府出臺補貼政策靈活應對養老重壓

雖然日本政府和社會在養老、護理領域投入了巨大的資源,但依舊是壓力重重。這種挑戰在東京及其周邊地區尤為顯著,數量龐大的高齡人口使得首都圈不堪重負。由於資源有限,很多老年人無法在首都圈內申請到養老院。

為解決上述問題,近年來,將因少子化而廢棄的學校改造成養老設施的改建活動正在悄然興起。同時,日本政府於2015年推出了“地方補貼政策”,旨在鼓勵生活在首都圈的老年人移居到人口相對稀少的地方生活。這一舉措,一方面能夠減輕首都圈的壓力,另一方面,相對於首都圈地區,偏離中心地帶的小城市大多風景優美、節奏舒緩,醫療條件和養老設施都較為完備,更適宜老人安度晚年。

結 語

中國早在1999年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截止到2017年底,60歲以上的人口達到2.4億人。目前,中國對於老齡化問題以及養老產業需求的認識已經開始覺醒。以“放開二胎”為代表的各類政策也正在推行,同時也有不少企業將目光投向了養老這一頗具前景的產業。如何領會日本養老體系的精髓,真正有效學習和利用日本先進的養老體系和經驗,將是接下來中國養老產業應該面對的課題


關於日本,我們專業,赴日工作留學,加weixin:monsterxinzi


看日本


日本老人子女不在身邊活著得咋樣?他們是如何對待安享晚年,天倫之樂的?日本是我們躲不開鄰居,但是兩國文化差異很大。我也多次小住日本,從人文民俗上,拙見扯扯。

我覺得日本整個社會有一種“強者”和“忍者”文化。日本老齡化程度居於世界榜首。70多歲人開公交車,大貨,進工地,甚至上施工架比比皆是,每天早上在地鐵裡,拎著便當,聽著耳麥,老人也與年輕人擁雜一起,繼續工作,似乎有一種使命感,甚至某種自豪價值感。他不需要別人給他讓坐,不想證明他老了。

還有一種狀態,日本是俱有“男人世界”國家,在家庭裡,男人是上帝,因為工作養孩子,養老婆(老婆因為育兒相當部分在家一輩子)還有房子,所以女人孩子都離不開上帝,而上帝離不開工作。最大的安享晚年,男人失去工作能力和機會,重回到家庭,如果伺候他一輩子女人,還會繼續伺候,因為此男人只會工作,家務事一概不知。能夠繼續在一起走完最後一公里,就是安享晚年了。

在日本男人上班的公司工資卡上錢,每月是足額髮放在老婆的帳上,且單位有活動聚會啥的,必須帶自己老婆去參加。離婚男人提抜升級是困難的,輕易離婚是接近準自殺行為。當然女人為了許多原因必須有“忍者”精神,接受男人們常常去喝“花酒”行為。日本是用這樣帳務管理控制家庭相對穩定。當然該發生的還會發生。

日本是有距離享受“天倫之樂”,就是父母對子女結婚後,帶孩子天經地義是你們自己事(當然啃老也不少),父母只是在偶個時間段裡幫一下,很少有一直看帶孫兒老人。而且日本幼兒園很好,對於低入者,無工作人,給予減免甚至免費的。在日本其實上不必養老,下不必養小的狀態,老人以獨居為多,孩子們會定期來看而以。社會文化早己接受。他們常常還會恥笑老人看孫子故事。

在日本歷史上有一種文化“扔老人山”。就是人老了,過了60歲,當兒子的背老人上山,放在高高山上,留下一袋吃的,就走了。荒年,糧食少,60歲人吃了就是浪費。這樣文化真可怕!哪啥,現實,日本褔島大地震,汙染許多土地,為了救援農業,日本又有人提議,讓50歲以上老人去吃這些産地大米,把好糧食留給孩子。真是“窺一斑,可見全豹”。老人就是有點準“廢物”。養老院也會有類似虐待事件。對日本,許是一種偏面,但是真實。文化傾向。關注兒童,淡化老人。因為淡化老人才努力堅強活下去。這是“宿命”。

感動中國偉大的五仟年文化,“尊老愛幼”傳統美德,“天倫之樂”是每個家庭努力分享喜悅。日本是我們彼此躲不開鄰居。我們做好自己事,傳承文化優良傳統,祝福祖國越來越好。


山人品茶


這還是跟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在日本老人和子女都相互十分獨立,而且在日本很多老人不會給子女帶孩子,在他們老了退休以後很多日本老人都會去學習或者去做一些年輕時候沒有做過的事情或者四處旅遊,而且在日本沒有贍養父母這種意識,有的孩子如果跟家裡關係不好的話到了十八歲之後可以選擇離家,也不會出現給孩子積蓄買房這種事,有的老人退休之後趁自己還能工作他們也會選擇去工作,日本人老了之後要不是去旅遊就是繼續上班或者去報一個興趣班有的也會住進養老院,我們也經常會看到新聞報道一些日本老人在家去世了很久都沒有被人發現,所以有的日本老人最後也會是在家孤獨的死去,他們思想裡面可能根本就沒有安享晚年這種想法,只是隨遇而安罷了


魏子侃歷史


這個題目有點歪啊。對日本人滿滿的惡意,天倫之樂兄弟。

不太瞭解日本的情況,籠統點說說我的看法。

老人子女分開住,估計是大多數家庭最好的相處方式。代際之間的隔閡日漸拉大,三觀不合,見面次數多了反而容易引發矛盾。

老人自然應該和老人打成一片,不和子女住在一塊也沒什麼,定期看望就行,保持一定的距離反而更親密。最好的安享晚年應該就是去養老院了,同齡人好相處,又有專人照顧,更有配套醫療。

說起來天倫之樂似乎是少了點,但是和家裡人住在一塊也未必更快樂,各有各的喜好,人家可能就喜歡這樣呢。


小二亂語


首先說國情不一樣,受到的教育理念也不一樣,或許在他們日本人心中,感覺子女不在身邊或者離的遠一點會更舒服些,自由些。亦或是他們思想中就覺得子女離的遠一點,才是正常的家庭關係,還是國情啊,也許在他們眼中,他們的安享晚年,天倫之樂也許就是,子女不要在身邊打擾到自己,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而我們的國情也是,我們受到的教育是父母在不遠離,四世同堂,含飴弄孫……所以這種從骨子裡就有的概念,也是不能輕易更改的。



好運a連連


老人侍候男人到退休後離婚,有權利分一半男人工資待遇,男人在工作期間辛苦了,可業餘時間能喝十全大補湯,找女人,泡溫泉。

老了孩子們成家立業了,終於解放,經濟一樣了,女人出國旅遊,男人在一起聊天,打牌下棋,有無限的樂趣。

人老齡化也願意去工作。


太陽出來暖洋洋張愛琴


苦樂由心,心是自己的,晚年過的好不好全在自己的感覺和心態。有了病痛,有再好的醫療和體貼的兒女關心,痛,還是得自己去忍受。所以,儘可能善待自己的身體,爭取活到80還能生活自理。老伴是自己最親的人,善待自己的愛人,爭取一路有老伴陪伴,感情才能不寂寞。高興不高興和錢沒有絕對的關係,一兩樣健康的興趣和愛好是老年人忘記苦惱的法寶。培養興趣愛好,好過關心和干預子女的生活。老去了,剩下的就是一條沒有回頭的路,不要只在乎終點,多看看沿途的風景和路邊的野花!


樂山樂水147137088


日本人的性格類似於福建人。有機會就會出去闖蕩。親戚五湖四海。留在家被視為一種沒本事的人。86歲的平均壽命。算是安享晚年了。天倫之樂方面。可能西化比較嚴重。長輩都在農村養老。都很忙也是日本特點。


可樂思汗


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天倫之樂因為子女,孫子都不在身邊。關係好的還可以互相看看,不好的就誰也不看誰。熟悉的陌生人。


佳191106225


日本老人政府管,孩子在外對老人放心。老人有急病,打119用救護車免費,醫療免費。他們電信發達。電話馬上聯繫到子女。一句話,老人和子女都不操心。日本救護車消防車統一管理,免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