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天集團董事長去哪兒?深諳資本運作、與「中植系」交情深厚

恆天集團董事長去哪兒?深諳資本運作、與“中植系”交情深厚

作者|徐悅邦 董虹

來源|野馬財經

10月16日一早,“恆天集團董事長張傑在上週五被監管層帶走,至今未回,在週日晚間已經通知所在單位與家屬其正式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迅速在坊間流傳。

隨後,恆天集團、恆天財富分別出面回應媒體稱“不清楚此事”“無任何關聯”。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目前還沒有相關部門的權威消息。

上述傳言中稱,對張傑最為嚴重的指控則是他“通過其旗下把控的某金融融資平臺,為一家企業提供非法鉅額融資,涉嫌利益輸送。”“這一家恆天集團旗下的金融融資平臺,則或為恆天財富。”

野馬財經在致電恆天財富相關負責人時,對方回應稱公司已經自查過,目前沒有發現產品會存在傳言中“涉嫌利益輸送”的問題。

深諳資本運作

作為一家老牌央企的掌舵人,張傑的一舉一動無疑都被市場所關注。再加上,儘管身為傳統行業的央企,但是恆天集團卻在資本市場名氣不小。

這與身為公司董事長的張傑關係密切。張傑深諳資本市場運作之道,擁有多次操盤成功的經驗。

公開資料顯示,在正式執掌恆天集團之前,張傑還曾任央企華源集團總裁。2005年,央企正式開始試水正職招聘。當年,國務院國資委全球招聘25名國企高管,其中兩個正職,張傑最終在華源正職選拔中勝出。

當時,正值華源集團這家曾經的中國最大醫藥集團和紡織集團,在經歷急速併購擴張之後負債高企、資金鍊吃緊而陷於整體危機之時。2005年9月履新華源集團總裁的張傑就曾參與華源集團的這一次重組事宜。

2008年1月,完成華源集團重組工作的張傑回到恆天集團,不久之後即接任董事長之位。張傑和恆天的淵源由來已久,也算恆天集團的一個老人。他曾經任職的多家公司其實也都是恆天集團的發起人。

因此,回到恆天並正式掌舵這家企業,被媒體稱為張傑“人生經歷中的一次完美輪迴”。有了華源重組的經歷,他對資本市場的理解也進了一步。其後,張傑帶領恆天集團在資本市場大展拳腳。

由於紡織產業週期性波動是固有的行業特點,每當處於低谷波動時期,行業的生存和發展就會面臨考驗。恆天集團通過股權劃轉、併購重組、戰略合作等多種資本運作方式,將業務範圍由單純的紡織機械向金融投資、文化、資產管理拓展,奠定了一定的市場地位。

恆天集團董事長去哪兒?深諳資本運作、與“中植系”交情深厚

上圖為恆天集團董事長張傑,圖片來源:恆天集團官網

張傑曾對媒體透露,他曾深入研究過華爾街金融市場,並將這些研究體會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必須同時開動運用資本運作和科技創新兩個輪子,才能不斷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因為行業和業務的關係,在央企中恆天進入金融的時間並不算早。然而,其成果卻讓很多央企難以望其項背。特別是旗下的中融信託和恆天財富,猶如兩顆“明珠”,在資本市場熠熠生輝。

截止到2018年三季度,恆天財富已為8.8萬個高淨值家庭進行了資產配置。不過,從此次傳言來看,張傑被指控的最關鍵原因也正是因為涉嫌“通過其旗下把控的某金融融資平臺,為一家企業提供非法鉅額融資,涉嫌利益輸送”,而這家旗下把控公司或就是恆天財富。

恆天財富流年不利

那麼,恆天財富又是否如傳言所說,曾為相關企業輸送鉅額融資呢?

對此,野馬財經致電恆天財富相關負責人。對方回應稱,“早上我們已經自查過了,目前沒有發現產品會存在這樣的問題。而且我們內部來說,已經發了通告,告知全員了”。

恆天集團董事長去哪兒?深諳資本運作、與“中植系”交情深厚

圖為恆天財富闢謠今日的相關傳言

上述負責人還無奈地表示,“恆天財富作為第三方理財平臺領頭羊的角色,市場上不斷地出現各種傳言。我們一直是拿我們的業績來作證明的”。

據恆天財富官網介紹,恆天財富成立於2011年3月,在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理財教育等多個領域提供服務,擁有員工4000餘名。合作伙伴包括中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J.P.摩根、槓桿收購天王KKR和南方基金等。

恆天財富的各項業務依託於恆天中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恆天中巖”)、北京恆天明澤基金銷售有限公司和恆天融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恆天融澤”)等7家公司展開。

然而,恆天財富及其成員企業近幾年來也沒少踩過雷。

根據Wind數據,ST長生(002680.SZ)2018年一季度報顯示,恆天財富成員企業恆天中巖位列ST長生第八大流通股東。恆天中巖剛入股一個季度,就碰上ST長生爆雷。

恆天集團董事長去哪兒?深諳資本運作、與“中植系”交情深厚

圖為ST長生十大流通股東名單,截圖來源:Wind數據

還有媒體曾曝出,恆天財富曾為樂視網(300104.SZ)發行過一款名為“恆天財富穩益十二號樂視基金”的系列產品,為其補充流動性,“四期產品涉及資金規模超過3億元”。

更無奈的是,恆天財富今年還曾踩雷“員工”。8月初,恆天財富一男員工在北京豐臺區當街辱罵北京人而被圍攻,引起輿論軒然大波。為此,恆天財富致歉並辭退了該名員工。

恆天集團董事長去哪兒?深諳資本運作、與“中植系”交情深厚

近年來,恆天財富還曾屢屢傳出正在籌劃上市的消息,只是一直只見打雷不見下雨。

對此,野馬財經向恆天財富內部人士求證,對方表示“目前無法告知相關情況”。

資料顯示,恆天財富由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下稱“中融信託”)的私人銀行部改制而成,主要股東包括央企中國恆天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經緯紡機(000666.SZ)、國際知名投行KKR以及“中植系”企業。

恆天財富第一大股東是中植財富控股有限公司,持股佔比40%。股權穿透後,恆天財富的實控人為“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

與“中植系”交情深厚

事實上,張傑治下的恆天集團與“中植系”交情深厚,彼此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

2008年年中,張傑就任恆天集團董事長後,就開始了頻繁的改革,引入各路社會資本,合作方既有民營大佬,也有外資巨頭。

就任恆天集團董事長近兩年之後的2010年,恆天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經緯紡機以12億元的交易對價收購中融信託36%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自此,中融信託搖身一變擁有央企背景。

除了上述提到的恆天財富,中融信託的背後也有著“中植系”的身影。公開資料顯示,中融信託成立於1993年,經過20餘年的發展,現今管理的資產已近萬億,被外界認為是解直錕“中植系”的關鍵資產。

天眼查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中融信託的控股股東是恆天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經緯紡機,持有中融信託37.47%股份,略高於中植企業集團32.99%的持股佔比。

而中植企業集團的員工曾向媒體透露,經緯紡機控股後,並未參與到中融信託的日常經營,只能算財務投資。

然而,今年3月,畫風卻陡然一變——“中植系”萌生退出中融信託的意圖。3月12日,經緯紡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中植企業集團發行不超過3億股,購買其所持中融信託32.99%的股份。交易完成後,經緯紡機將持有中融信託約70.46%的股份。

在一傢俬募機構中負責企業併購的專業人士陳偉向野馬財經表示:“此前中融信託的主導方是‘中植系’。這次股權變更後,涉及的領導層肯定會更換,中植徹底失去了中融信託的控制權。”

“中植系”此舉被市場稱為交出“大王”,把中融信託交到恆天集團手中。

此外,恆天集團和“中植系”共同成立的公司,還曾涉獵多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威海廣泰(002111.SZ)、眾業達(002441.SZ)及和佳股份(300273.SZ)等。

野馬財經注意到,“中植系”在資本市場中有退出的跡象。除了有意退出中融信託之外,“中植系”已對威海廣泰進行了多次減持,上個月還發布了減持眾業達股份的計劃。對此,“中植系”給出的理由是經營管理需要。

對於中融信託的股權轉讓事宜,中植集團相關人士也曾表示:“轉讓中融信託股權是中植集團近年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進行產融結合戰略轉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又一有力舉措。”

“中植系”掌門人解直錕常身居幕後,公開資料甚少。圍繞近期的一系列運作,事實究竟如何呢?目前還不得而知。你瞭解到的信息是什麼呢?你想知道什麼呢?歡迎文末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