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湖州廣電:在「興文化」使命中的擔當與展望

習近平總書記在8月21日至22日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興文化”的使命任務。當前,以地市級廣電媒體為代表的傳統媒確實遭遇了較為明顯的困境,而這一困境如何在“興文化”的使命中走出一條新路,湖州廣電的探索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探索。

“興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本要求;“興文化”,也是媒體生態格局已然變化的當下,廣電傳媒要想繼續保持其影響、地位,所應自覺肩負的時代責任和義務擔當。放眼當下,媒體融合背景下的地市級廣電媒體已構架了廣播、電視、平面、網站、移動客戶端、微信矩陣等多渠道立體傳播平臺,為“興文化”打下紮實的“陣地”基礎。

不過,由於資質、資金、人才等多因素影響,推進過程中的一些矛盾問題也共存同現。如新業態的強勢衝擊、人員流動的趨勢明顯等,而以地市級廣電媒體來看,媒體融合的步子不大,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較為突出。針對以上問題,各地有不同探索路徑,也形成不同的突圍解困之法,其前景仍為光明。

一、湖州廣電的五項工作

近年來,湖州廣電著力抓了五項工作,雖不能稱雷霆萬鈞之勢,但確有和風細雨之力。

一是聚焦宣傳品質,以好聲音傳播城市好形象。始終堅持“新聞立臺”“內容為王”,圍繞主題主線,增強“堅持”“推動”“繼承”“發展”“激發”“建設”六大主體內容宣傳的針對性、主動性。2018年,湖州臺擬定重大主題宣傳項目16個,對外宣傳重點項目15個,“聲屏報網端”以“新時代新徵程”“十九大精神在基層”“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在湖州”等專欄為載體,透過湖州實踐、湖州方案、湖州樣本,生動解讀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面深入開展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宣傳,讓好聲音天天唱響、好形象不斷呈現。央視《新聞聯播》、央廣《新聞和報紙摘要》、浙江衛視和浙江之聲的《浙江新聞聯播》四大主要平臺中,湖州臺上送的頭條、單條年年突破。

「探索」湖州广电:在“兴文化”使命中的担当与展望

二是聚焦移動優先,積極推進媒體融合。2016年12月,湖州臺以“愛湖州”手機客戶端和微信公眾號、廣播為首發,以構建全媒體新聞集散中心為核心的“中央廚房”擴建項目正式運作。從一年半運行效果來看,“中央廚房”全媒體信息共享平臺運用成熟,監審考核制度更趨完善,在年度各項重大新聞宣傳戰役、民生服務領域中成效斐然。70名全媒體記者年供稿達到了4000多篇,首發平臺錄用率達到92%。同時,湖州臺新媒體的宣傳也是出新出彩,其創新研發H5、VR項目每年不少於50個,新媒體圖文+短視頻、長時段視頻移動直播年均完成55場次以上,多個作品獲得省級新媒體評優大獎,拔高了新媒體文化傳播新標杆。

「探索」湖州广电:在“兴文化”使命中的担当与展望

(“愛湖州”移動直播)

三是聚焦文化重點,凝聚共識引領風尚。通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專欄陣地,湖州臺每年不間斷推出“多彩匠心”“最美人物”“文明創建”“好家風”“傳統節日”等系列專題60多組,報道12600多篇;播發“我們的價值觀”等系列公益廣告9萬多條、近4萬分鍾。持續開展“十佳家風家訓和十佳家風故事”“尋找最美家庭”等徵集評選活動,並依託廣電藝術團、廣電主播團隊和廣電“湖口相聲”團隊力量,以小品、相聲、舞蹈、歌曲、快板等形式多樣的文藝節目,每年赴湖州各區縣30個行政村的文化禮堂及街道、社區進行巡演,全力推廣優秀文化,受益群眾幾萬人。此外,每年舉辦志願幫扶和慈善援助等各類公益活動近30場,“黃絲巾在行動”“主播基層行”“阿奇慈善援助”“我來幫你上大學”等活動已成為湖州品牌,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浙江衛視的《新聞深一度》等欄目都曾以頭條方式,對湖州廣電的“黃絲巾”給予了充分關注。

「探索」湖州广电:在“兴文化”使命中的担当与展望

四是聚焦管理創新,激發發展新動力。湖州臺嚴格落實國家廣電總局關於“熒屏淨化”工作的相關要求,先後完善出臺了涉及廣告經營管理、電視劇採購審片、網絡信息發佈等一批制度,制定了登記報告、節目審查、監評整改等播前播後的一系列監管措施,變被動為主動,變事後處罰為事前監管,有效預防文化糟粕對受眾的不良影響。同時,充分發揮媒體聯動優勢,著力辦好《開心寶貝》《成長快樂》等廣播電視品牌少兒節目,鞏固廣播、電視“青少年維權崗”的品牌建設,積極培育廣電少兒培訓項目。創新形式,豐富內容,每年組織小記者團集中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等主題實踐、採訪活動十多次,積極引導、有效助力廣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五是聚焦隊伍建設,有效提升服務保障。以全媒體記者建設和新聞創新團隊建設為抓手,全面打破身份管理,全方位實施動態考核管理;搭建人才招聘平臺,構建選才引智體系;強化攻堅團隊建設,提升首席、領軍人才團隊引領作用。同時,不斷加大與浙江傳媒學院、湖州師範學院等高校在課題研究、新聞實踐、項目孵化、聯合活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通過互派交流、培訓鍛鍊等方式,為專業技術崗位首席、骨幹人才和儲備性人才提供最前沿新媒體理論的學習機會,並在目前複合型新生人才增量不足現狀下,每年投入百萬人才培養專項資金,激活人才存量,激發現有從業人員職業能力的轉型升級。

二、湖州廣電的四點展望

新時代賦予廣電媒體新使命,“興文化”寄予廣電媒體新要求。下一步,湖州臺還將在四個方面繼續發力,唱響時代強音,講好中國故事,全力營造“興文化”濃厚氛圍。

是注重引領,強化“興文化”宣傳的滲透力和感染力。緊扣時代脈搏,牢牢掌握媒體宣傳引導的主動權,圍繞文化傳承、建設、發揚方面的新探索、新舉措和新經驗,從群眾喜聞樂見的角度,強化文化報道的鮮活;從全媒融合傳播的角度,提升文化建設成果宣傳的力度;從提升對外知名度影響力的角度,延伸對外文化傳播交流的渠道,力爭在深化“兩山”理念宣傳、深化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有新突破。

「探索」湖州广电:在“兴文化”使命中的担当与展望

二是注重發掘,凸顯“興文化”推廣的品質化和品牌化。以文化專欄、專題為陣地,依託湖州臺紀錄片和形象片製作團隊,深入挖掘絲綢、湖筆、書畫、茶、瓷等本地特色文化資源及名人故居、特色歷史建築等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宣傳品牌,讓傳統文化和傳統技藝通過廣電全媒體推廣活起來、傳下去,讓文化成為推動湖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同時,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等主題,不斷製作出品高質量的城市形象片、宣傳片,充分展示地方文化中的均衡、和諧、濱湖、美麗等特質。豐富受眾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滿足受眾的情懷和精神需求。

三是注重創新,擴展“興文化”服務的豐富度和縱深度。通過深化“最美浙江人”“湖州‘四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欄目、活動及廣電藝術團、合唱團等現有基層文化宣傳陣地,以“講故事”“護文明”“種文化”為形式,深入開展送文藝下基層活動,切實提升受眾的文化審美品格,推動當下出現的“顏值崇拜”“唯美虛幻”等極端化、非理性“娛樂文化潮流”向社會主義主流文化轉變,助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態。與此同時,正視媒體競爭環境,把創新精神貫穿文化宣傳的各平臺、文藝創作全過程,以進一步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為要求,深入生活,推出更多健康優質的廣電文化宣傳和網絡文藝作品。

「探索」湖州广电:在“兴文化”使命中的担当与展望

四是注重提升,夯實“興文化”保障的基礎性和有效性。樹立“文化+”新理念,著力在理念、內容、機制等方面改革提升,激發文化宣傳新活力,形成留人用人新機制。同時,貫通“興文化”的“合縱連橫”,進一步加強與周邊地市及縣區聯繫、互動。一要通過“雙城記”、“環‘湖’行”等形式,把各地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髓共同提煉、抱團展示,讓廣大人民群眾接收、享受到更多優質文化產品、文化服務。二要通過城市間、市區縣間交互、交流,在宣傳形式、陣地管理、輿論引導等方面探索、引進更多新實踐、新經驗,“精心”“用心”“同心”夯築起強而有力、強而有效、強而持久的“興文化”輿論氛圍。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地市臺廣電媒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唯變不變,不變為變,全力將“興文化”工作做得更主動,將“興文化”產品做得更生動,為服務全局、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