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船停靠台灣高雄?有四大目的!

10月16日有一則非常抓眼球的消息,據環球網轉引臺灣島內親綠媒體《自由時報》16日下午爆料稱,“敏感時刻!美海軍船艦停泊進高雄港”!消息一出,一些臺灣“獨派”網友心情大振,還有人把此前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說“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的話翻出來,叫囂坐等大陸回應。

美軍船停靠臺灣高雄?有四大目的!

自由時報截圖


爾後,臺灣“中時電子報”表示,這艘所謂“美軍船艦”並非第一次來臺。該報說,根據港務公司信息,這艘研究船今年進高雄港已有4次……分別為4月15日-18日、5月3日-17日、8月5日-19日、10月15日-18日。由於擔心大陸態度,臺防務部門立刻進一步表態稱:“在經過了解後,這是跟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的科學研究合作,跟軍方毫無關係”。協助美國研究的臺灣大學大氣系教授隋中興也判斷稱,該船執行的任務純屬學術研究,跟軍方無關,臺灣則是幫助觀測,但未被列為正式團隊夥伴。

這事是什麼情況?很顯然,後來報道是正確的,即這是一艘屬於美國海軍的一艘軍船,但並非軍艦,定義軍艦的最根本特徵是船上的武器。所以,一艘所謂的科考船,雖然是海軍研究辦公室的科研船隻,但屬於軍用船或準軍用,並不算作戰軍艦。


美軍船停靠臺灣高雄?有四大目的!

美國去年就積極運作美國軍艦訪問臺灣,並且還在預算法案中予以體現,結果中國駐美公使向美方傳達了強硬立場:“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這句話迫使美國一直沒敢派軍艦訪問高雄,也沒有軍艦敢真的訪問臺灣,之前打算派海軍陸戰隊到臺灣的計劃也憋回去了。

但是,以特朗普的做事風格,這事不能就這麼結束了,於是美國就派了一艘軍船而非軍艦,以所謂科考、科考合作的名義抵達了高雄。要想深刻了解特朗普的這一做法,我們必須從特朗普的做人做事的哲學上去觀察和分析,還要從美國一脈相承的國家戰略上去思考方能看清。

派軍用船打擦邊球挑逗中國而非軍艦踏過中國底線與中國撕破臉,這其實就就是特朗普的典型做事風格,打擦邊球,把擦邊球打到極致,打到距離撕破臉只有0.01公分,玩其駕輕就熟的“交易的藝術”,這就是特朗普。

特朗普善玩“交易的藝術”,所謂“交易的藝術”就是能見縫插針、漫天要價,乘著對手慌亂無主之際,形成成交獲得超額利益。這種行為在中國人看來就是敲詐勒索,特朗普美其名曰“交易的藝術”。

特朗普從上任伊始就試圖對中國進行敲詐,就試圖利用臺灣問題對中國進行敲詐,所以他與蔡英文進行了通話。後來,迫於形勢壓力,他暫時選擇了妥協。雖然當時短暫妥協,但美國政府對中國打臺灣牌的調子是從民進黨在2014年“九合一選舉”獲勝後就開始了的。所以,特朗普政府從未放棄對中國打臺灣牌,美國換誰當總統都會打臺灣牌,這個是根本不會變。

那麼,美國這種做法到底意圖是什麼呢?在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看來,美國有四大目的:

一、把擦邊球打到極致,試探中國底線,挽回自己面子。

特朗普政府之所以要把這個擦邊球打到極致,在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看來根本目的之一還是要試探中國的底線,即通過用軍船而非中國決不能容忍的軍艦來試一下看看中國的反應。試探中國底線的同時,當然也有挽回自己面子的意思,畢竟美國國會的法案都通過了,有的總統也簽署了,沒敢往前推進面子上也有些過不去,所以派個軍船過去終歸比不吭聲強。

二、給“臺獨”打氣。

白宮做這樣的決策,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給“臺獨”打氣。畢竟,在大陸高壓下,如果美國不多打打氣,“臺獨”分子們就會越來越沒底,特別是美國的一些承諾不兌現對他們士氣打擊較大,所以這麼幹就是要刺激“臺獨”的神經,促使他們繼續給美國當炮灰。

三、混淆視聽,製造輿論,亂中取利。

特朗普很善於混淆視聽,幾乎每一件事都能充分利用輿論心裡來打擊對手,在這方面他根本不像一個70多歲的人。事實上,他能夠利用推特拿下總統競選,就充分說明他掌握了抓輿論神經的技巧,不但能博眼球還能抓住某些人的人心。在這方面,他的確有獨到之處。

這次也不例外,美國沒有派軍艦而是派軍船到了高雄,在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什麼是軍艦什麼是軍用船隻的背景下,就能製造出有利於自己的輿論。譬如,不但“臺獨”分子們拿出李克新公使給美國劃的那條紅線來酸,我們的社交媒體上不還是有很多人搞混淆嗎?而這,恰恰就中了特朗普的計謀,他就可以亂中取利。

四、可能在為臺海的軍演擦邊球蒐集情報。

美軍正在南海軍演,毫無疑問中美正在進行著激烈較量。之前,有報道稱美軍有意把軍演拉到臺海來,雖然沒有確認但也是試探。對美國來說,是否到臺海軍演是一回事,但是否掌握情報又是另一回事,所以這艘科學研究船,很重要的目的恐怕就是蒐集情報以及與臺灣方面交換情報,目的就是為接下來的軍演做準備。

美國,接下來還會變著花樣挑釁,我們需做最壞打算,爭取最好結果!這次,中美博弈,我們必須也只能用實力和智慧“退敵”!如果我們不能讓美國真的通過挑釁明白,接下來搞下去的結果將是斷一指、斷一臂或半身不遂,他就不會真的轉向。

我們不必幻想,我們要的就是做,做正確的選擇,選擇正確後繼續正確地做,做自己,做自己的事,做自己的事業!堅持,守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