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投資「差評」,市場卻一致給予差評,爲何?

一週前的5月23日,微信公眾號“差評”獲得由騰訊TOPIC基金(騰訊興趣內容基金)領投、雲啟資本等跟投的3000萬元A輪融資。差評對外稱“是騰訊在科技新媒體領域的首筆投資”。一時激起業界風浪。

內容創業者獲得投資本身是一個好事兒,而且還是在微信裡發展起來的。然而,差評在江湖得到名聲很差,頻頻以洗稿而上頭條,這在媒體圈子裡已經公開的秘密了,並且是行業慣犯。

曾因洗霍炬的稿子被後者告上法庭;曾多次洗Pingwest品玩的稿子,被後者以一篇《差評君、陳楊輝和千千萬萬的抄襲號們,請撿起你們的羞恥心》揭醜……但是,差評用實際行動來回應:你說你的,我做我的。

媒體人是非常憎恨自己辛苦寫的稿子被別人肆無忌憚地“洗”成自己的作品的不良行為,而差評硬生生把洗稿當做自己得到事業來做。

以公眾號起家,靠洗稿生存,沒有一點原創力,通過知乎、微博、公眾號等各平臺原創者已經發布的內容,進行東拼西湊,再利用“廣點通”的流量加持,在很短的時間內成長為粉絲眾多的大號。

微信公眾號的出現,給了有文字表達和創作能力的人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為了表達對專業和作者的尊重,微信團隊對一些寫作人的公眾號進行加原創處理。而騰訊投資一個以洗稿為生的公眾號,無疑是對那些認真做原創內容的媒體和自媒體最大的打擊,給外界一個騰訊支持洗稿的信號。從這點說,騰訊做的事和微信做的事存在嚴重的不對等。也讓互聯網和寫作人一片罵聲。

騰訊投資“差評”,市場卻一致給予差評,為何?

騰訊集團的公關負責人張軍在朋友圈進行了回應:

騰訊集團的公關負責人張軍在朋友圈進行了回應:

1,騰訊內容平臺,會一如繼往地支持原創,也會不斷加強對洗稿這一領域的研究和機制研判。洗稿確實是一個業界難題,法理上它完全行得通,但做原創的人都知道,它在道理上完全行不通,怎麼判定,我們正在想辦法,這一點不會改變;

2,這個是業務部門一個topic基金主導的,佔很小比例的股份,並非公司級投資。請大家不要以一個團隊的一次決策來斷定為騰訊立場;同時,Topic業務團隊表示非常歡迎大家提意見,他們會認真核實,並藉此希望發揮對被投公司更好的正向引導作用;

3,即便是topic投資了,它也不會在微信平臺上獲得任何特殊照顧,出現違規,一樣會處理。以前也不是沒發生過類似處理投資公司的案例,甚至有的被投公司直接被封號。以後這個立場也不會改變。

騰訊公關的回應則是在告知外界:不要想太多,就是一個普通的投資項目

那麼,為什麼騰訊投資會出現這麼大的負面影響呢?

1. 讓市場產生洗稿的是可以的,而且會有更加有好的利益在。這會打擊微信公眾號的原創作者。

3. 激活市場對騰訊以抄襲聞名的記憶,曾有那麼一段時間,每當創業者找投資時都會被問:“如果騰訊抄襲你怎麼辦?”這是眾多創業者無法避開的問題。從當年紅極一時的“狗日的騰訊”文章開始,騰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讓人們逐漸淡忘它的黑歷史。後來通過微信的產品創新,才讓人們開始對騰訊慢慢有了尊敬。

4. 逼迫內容創作者逃離微信公眾平臺,跑到它的競爭對手那裡,面對公眾號打開率持續底下,流量被頭部公眾號吃死的尷尬現實,失去創作者才是騰訊最大的損失。

按照馬化騰自己的說法,這是一次權利下放的投資,但是很顯然,這次的下放讓馬化騰看到了此類投資背後的風險,它不僅僅是一個項目的問題,而是會影響到未來市場對公眾號創作和騰訊態度的問題。

個體力量畢竟有限,作為平臺的公眾號,如果不能把握好創作者的發展,那麼,作為微信親手打造的革命性創新產品的公眾號。也只能開始走下坡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