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飛
【堅持原創,杜絕抄襲】 歡迎關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俠前後傳系列第一百零二期:“倚天屠龍記篇”之《張無忌讓位之謎》
張無忌被朱元璋竊取了天下,這當然只是對《倚天屠龍記》中故事的猜測。小說中朱元璋得益於明教教眾的輔助,在明教起兵反元的起義中最終功成名就,登上帝位,並以明教教名為國號,建立了“大明”。然而朱元璋開始只是明教鳳陽分壇的一個壇主,按道理來說,明教的起義軍,權歸教主,推翻元朝之後建立的政權,登上帝位的應該是教主張無忌,朱元璋為何卻能反登大寶,實際上,張無忌被竊取的只是軍權,並不是最終的天下。
張無忌為何要讓權給朱元璋呢,其實在小說中,金庸先生是已經給出答案的。不過結合小說的一些人物性格,羽菱君認為這裡面是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張無忌被貪圖權力的朱元璋給設計了。
張無忌對明教的貢獻之大,是毫無疑問的。當年六大派圍攻光明頂要不是他的橫空出世,指出成昆陰謀,明教早已被連根拔起,慘遭滅教。他的武功蓋世與對明教的大恩,讓明教上下一眾歸心,進而被推為教主,讓原本四分五裂的明教重新凝聚,從而促使抗元大業蓬勃發展。後來又是張無忌消除了明教與武林各派的隔閡,整合了中原武林的力量,形成了一個抗元的統一戰線,讓漢人的復國大業進入高潮。
不過隨著抗元起義的形勢一片大好,明教起義軍中的領兵將領就難免會出現異志之人,朱元璋就是這些人當中的其中一位。紅巾軍捷報連連,身在濠州城成為一方領袖的朱元璋聲名赫赫,手下徐達、常遇春等個個虎將,大有席捲天下之心,橫掃六合之志。然而朱元璋作為明教教下的一名分壇壇主,即使有不世之功,自己千辛萬苦帶領弟兄出生入死取得的勝利果實也會落到另一個人的手上,這個人便是此時的明教教主張無忌。換誰誰都會心有不甘,特別是朱元璋這種寡義之人,本來就不想有人分享他勝利的果實,更不要說拱手送給他人了。
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只有通過奪權把軍隊私有化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於是在他的設計下,紅巾軍的名義首領韓林兒被灌上通敵賣國的罪名,等待教主張無忌駕臨濠州城。張無忌跟趙敏到達濠州之後,他瞞過徐達和常遇春兩名與張無忌情深義重的心腹大將,用蒙汗藥酒把張無忌毒暈,他知道張無忌功力深厚,很快就能醒來,待張無忌醒來之時,他又故意讓張無忌聽到他與徐達和常遇春的一番下手的對話。
對話中其實是商量如何處置韓林兒的,但朱元璋故意用“小賊”來代稱韓林兒,讓張無忌以為小賊指的就是他,誤以為連徐達和常遇春也要殺自己,而朱元璋則念及恩情不敢叛變。朱元璋知道張無忌素以復國大業為重,此時軍中對他叛變,為了大業肯定會捨棄自己名利,以全大局。
張無忌果然中計,他誤以為徐達常遇春等明教兄弟為了個人榮華富貴,已經叛變,當下心灰意冷,但為了讓抗元的起義大業能夠成功,顧全大局,在國家大義面前,張無忌不計個人得失,決定成全朱元璋。他連夜離開濠州城,並修了一封書信,把教主之位讓給楊逍,證明自己並沒有貪戀教主甚至是皇帝之位。楊逍這時候畢竟已是老朽,隨著朱元璋殺掉韓林兒,勢力坐大,自然不能與之相爭了。
小說中這一段寫的很明確:這一切皆是朱元璋暗中安排,要激得張無忌心灰意懶,自行引退。 朱元璋一來憚忌張無忌神勇,二來他是本教教主,眾所敬服, 要說殺他,究是不敢,縱然成事,倘若萬一洩漏,後果大是堪虞。他料張無忌素以復國大事為重,對徐常二人只是情若 兄弟,只要這番話給他聽在耳中,定會悄然而去。果然一切皆如所料,張無忌武功當世無敵,說到機變計謀,與朱元璋可差得太遠,終於墮入這一代梟雄奸謀之中。張無忌雖然從來不想要做甚麼皇帝,但此後每當想起徐常二人的寡恩少義, 終身不免鬱郁。
論武功朱元璋知道張無忌天下無敵,但論陰謀,張無忌在他面前只不過是小子一個,通過這一箭雙鵰的設計,朱元璋在不損自己聲譽的情況下踏著韓林兒和張無忌順利奪權,為他的帝王之夢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個原因是張無忌本來就不是貪圖富貴和權力之人,他的人物性格也註定他成就不了大事,事實上他也只是讓大事開始而已。
張無忌能成為明教教主,有太多的機緣巧合在裡面,系萬千教任於一身,很多並不是他所願的。小說中的張無忌,性格上懦弱,優柔寡斷,事事以為他人為先,其實就是一個好人。這樣一個好人跟朱元璋那種心狠手辣,處處陰謀善變的奸詐之徒相比,在亂世之中,註定是成不了大事的,在奸謀權術上他也鬥不過人家。
而且張無忌從來就沒有想過當皇帝,他不是貪戀權力貪圖富貴之人。他的人生目標,剛開始除了報仇,到最後希望復國,恢復漢室江山,但這些都是次要的,在安定了他的義父金毛獅王謝遜之後,最重要的是,也是他最希望的是他能跟趙敏,最理想的是幾個妹妹,周芷若、小昭、殷離都能跟他一輩子,白頭偕老。什麼王權富貴,什麼武功天下第一,這些對他來說都是鏡花水月,在他心裡從來就沒有因為這些泛起過漣漪。
還有朱元璋成為皇帝,完全是靠自己的雙手拼搏而來的,張無忌留給他的只是一個基業。因為按小說,張無忌退隱的時候他二十二歲,對照年份是在1359年。而在八年後的1367年,朱元璋命徐達、常遇春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結束蒙元在中國的統治,丟失四百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這就是說,當時張無忌讓給朱元璋的只是明教起義軍的領導權,還不是勝利的果實,就更不要談是被朱元璋竊取了天下了。假如朱元璋自己沒有能力,當時的抗元大業很可能會毀在他的手中也不一定。
張無忌從接任教主到讓權退隱,只有短短兩年的時間,他對復國大業的力量確實有整合之功,但推翻元朝的統治,實際上並不是他的功勞。簡單的說就是張無忌只是讓起事得以開始,而朱元璋卻是讓起事最終成功,朱元璋實際上並沒有剽竊張無忌的帝位。事實上,張無忌讓位的也是楊逍,並沒有把教主之位給朱元璋。
第三個原因就是小說畢竟是以明朝的建立為歷史背景的,作者金庸先生必然要尊重歷史。
我們都知道金庸先生是個十分尊重歷史的大家,他本身也是一位歷史學家。歷史上,朱元璋的紅巾軍可能真的與摩尼教有些瓜葛,但朱元璋並不是摩尼教教徒,他的成功是靠自己的才智和能力一步步打下的,雖然他在位後期,誅殺功臣,落下不好名聲,但他也是為了他的孫子朱允文繼位後的統治消除隱患。小說中大概也是因他後期的聲名,才把他刻畫成寡恩少義的陰謀家,但卻不能更改他的結局,畢竟他就是歷史上建立大明王朝的開國之君。
張無忌雖然是小說主角,一生際遇奇異,但也不能違背歷史把他寫成建立政權的王者,這也就註定了他的結局是不可能登上帝位的,畢竟他不同於原本就是以大理皇帝為原型創作的段譽,金老必然要尊重歷史。
因此,張無忌在金庸先生的安排下中了朱元璋的詭計,早早的把權力讓出,退隱江湖,最終成全了朱元璋成為一代開國君王。而他帶著趙敏,甚至可能還有周芷若過上了神仙眷侶般的小日子。而且安排張無忌退隱的時間也剛剛好,假如寫他到起義勝利推翻了元朝,因不戀權力才將帝位相讓,那便是另一種意義了,那樣就相當於是違背歷史了,金老如此安排,可謂精心。
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帝位,反而大肆打擊明教,對教中立下大功的兄弟盡起殺戮。常遇春因病早死,但徐達等人最終也不免於難。明教在朝廷毀滅性的打擊之下,只能潛入地下,教眾分化為數支繼續生存,其中一支繼承明教教義,發展成為後來的“日月神教”,不過,這就是後話了。
前期回顧:
第一百零一期《少林玄字輩高手武學修為的探究》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這種問題以後可以不要邀請我回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