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票房19億元 電影主力觀衆不再是「小鎮青年」

網視導讀:“國慶檔”電影票房相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可能與票補取消與影片受眾關。

今年“國慶檔”電影市場大盤,相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截至10月7日22時,2018年國慶7天長假的總票房為19億元(含服務費),而去年同期7天票房則達24.11億元(含服務費)。


國慶檔票房19億元 電影主力觀眾不再是“小鎮青年”

當然,也要考慮到去年國慶與中秋連休,兩個檔期疊加,因而激發出高票房,今年兩個檔期之間並沒有產生有益的催化作用。

此外,從檔期屬性來看,忙於工作的人在假期多追求娛樂性更強的商業電影。拘囿於類型和題材,《無雙》《影》都有一定的票房天花板,在《李茶》失意後,沒有一部重量級的影片吃透檔期紅利,大盤自然會同比下滑。


國慶檔票房19億元 電影主力觀眾不再是“小鎮青年”

淡出江湖的“票補”也是今年“國慶檔”票房下跌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當然,從積極一面看,嚴控“票補”,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單片的票房和檔期總票房都更加理性。

影評人戰臺烽提到,在宏觀角度來看,此舉減少了惡意營銷的現象,“影片需要有過硬的品質,才能收穫更好的口碑和收益,這也在無形中促進了影視行業的健康發展。”

國慶檔票房19億元 電影主力觀眾不再是“小鎮青年”

借對《影》的市場表現及實際評價的分析,龐宏波認為觀眾的審美提升非常明顯,這不僅體現在觀眾對於作者風格明顯的《影》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也體現在觀眾對類型題材的偏愛,轉向了對於優質內容的期待。

而能夠完成這一蛻變的關鍵在於,中國電影市場的受眾從主導三四線城市的“小鎮青年”,回到了主導一二線城市的“高知影迷”。

在整個市場更看重口碑表現的理性環境裡,通過一二線城市的口碑發酵帶動三四線城市的觀影提升,對於優質影片的市場突圍提供了極大便利,也有利於催生更多具有明顯作者風格的影片誕生。

龐宏波表示,市場給予《影》一個較為理性的票房和口碑反饋,對於從源頭上帶動中國電影鼓勵藝術表達和風格呈現,具有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