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從無正義,平民只能撿撿上等人剩下的渣渣兒

蕭伯納的作品《賣花女》(曾改編為電影窈窕淑女),希金斯教授雖然不認識賣花女伊莉莎,但是他一聽到她說話,就知道她是個下層人,可以任他宰割。這就是階層的冷酷力量。

歷史從無正義,平民只能撿撿上等人剩下的渣渣兒

人類建造了金字塔、製造了宇宙飛船,創造了燦若星辰的藝術……所有這一切都人類共同合作的結果,然而伴隨群體分工合作而來的是階層:人因分工、財富、甚至膚色被分類,分成不同的階層,排出上下等級。上等人享有各種權力和特權,而下等人有的只是歧視和壓迫。偉大的《漢謨拉比法典》將社會分成上等人、平民和奴隸。元朝統治者則把臣民分為四等,漢人為最下等。上等人養尊處優,享盡一切好處。平民只能撿撿上等人剩下的渣渣。而奴隸如果還敢抱怨,就只能等著吃苦頭了。

歷史從無正義,平民只能撿撿上等人剩下的渣渣兒

就算是1776年美利堅那份偉大的文件,儘管把人人生而平等喊得震天響,其實還是把人分了上下等級。那份文件區分了男女,男性從中得利,但女性卻被剝奪了同樣的權利。文件也區分了白人、黑人和印地安人,讓白人享有自由民主,但卻認為黑人和印第安人是比較劣等的人類,不該享有平等的權利。當時許多蓄奴的人也在這份文件上籤了名,但他們簽署後並未釋放奴隸。

美國這套秩序還區分了貧富之間的階級。在他們看來,所謂平等指的只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與失業救濟、普及教育或健康保險無關。

歷史從無正義,平民只能撿撿上等人剩下的渣渣兒

漢謨拉比認為,為人或是為奴是神所決定的。亞里士多德也認為,奴隸有“奴隸的本質”,而自由人有“自由的本質”,他們的社會地位不同,只是本質的展現。而中國女媧開天闢地的時候要造人,一開始用黃土仔細捏,但後來沒有時間餘力,便用繩子泡在泥裡再拉起來到處甩,濺落的泥點也化成一個一個的人,於是“富貴者,黃土人;貧賤者,引繩人也。”直到今天,我們和“他們”依然所處不同階層,我們租住在城市邊緣,為了生存放棄了理想;“他們”擁有一切“(除了靈魂)。這是由什麼決定的呢?答案是:力量—槍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