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釋放發展動能
廈門日報訊 中央媒體在近日推出的“百城百縣百企調研行”報道中,集中報道廈門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經驗。光明日報15日頭版刊發文章《廈門:海防前哨變身國際化城市》,經濟日報昨日頭版刊發文章《廈門:培育總部經濟提高城市“顏值”》,新華社15日播發文章《廈門湖里區:特區發祥地的新徵程》,從不同視角和維度展示了廈門建設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和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的奮進歷程。
廈門崛起為國際化城市
光明日報《廈門:海防前哨變身國際化城市》一文指出,隨著經濟特區建設序幕拉開,廈門幾十年來一路風雨兼程,勇當改革開放排頭兵,建設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城市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鉅變,成為一座令人矚目的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文章稱,改革開放以來,廈門持續加大市政建設投入,使城區道路網絡日趨合理完善。同時,廈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最好的地塊拿出來建公園、建綠地,持續提升城市綠化美化水平。1997年廈門市獲評“國家園林城市”,2002年獲評“國際花園城市”與“中國人居環境獎”,2004年獲評“聯合國人居獎”,2007年獲評“全國綠化模範城市”,2013年獲評“國家森林城市”。
文章還點讚了廈門的營商環境。文章介紹,2015年以來,廈門掀起了一場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行動,著力構築支撐廈門轉型發展的新競爭優勢。通過提升創新創業政務服務水平,推動企業設立“一照一碼”商事登記等系列制度改革,建立使企業“進得順利、退得順暢”的體制和生態環境,有效激發了經濟活力。廈門在全國率先開展“多規合一”改革工作,使政府管理部門變被動審批為主動推送,大大縮減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在放寬市場主體准入、年檢改年報、構建商事主體信用體系和明確後續監管部門職責等方面,廈門也先試先行,被國家工商總局作為範本在全國推廣。
文章表示,改革開放以來,廈門不斷拓展國際開放合作,不拘泥於有限的物理空間,先行先試、敢闖敢試,加強與國家戰略的對接、與全球的關聯,推動利用外資方式從“招商引資”轉為“雙向投資”,利用外資領域從“以僑引資”拓展為“全面合作”,逐步形成了經濟特區、臺商投資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自貿試驗區等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
優良營商環境培育總部經濟
經濟日報《廈門:培育總部經濟提高城市“顏值”》一文稱,近年來,廈門市全面提升改善營商環境,培育壯大了本地一批總部企業,吸引了一批實力總部企業落戶。總部經濟的加快發展,為廈門的“高顏值、高素質”提供了重要支撐。
文章介紹,目前,一批國內外大型公司在廈門設立區域總部。跨國公司總部包括戴爾服務中國總部、亞馬遜南方營運總部、殼牌集團福建區域總部、橙聯股份跨境電商運營總部等;國內大型企業研發總部包括中移動手機動漫基地、建行研發中心等;大型企業海西區域總部包括中綠集團、恆安集團、中交海西投資、英藍集團、復興集團等;新興產業企業總部包括美團、神州優車等。此外,一批本地總部企業嶄露頭角,建發、國貿、象嶼3家企業持續領跑,嘉晟、恆興集團等13家企業進入全國服務業500強,海翼、銀鷺等4家企業集團入選全國製造業500強,4399、美圖秀秀、趣遊、弘信等新興產業優勢總部企業發展迅速。
文章表示,多年來,廈門市始終堅持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突破口,“高顏值”疊加“高素質”,著力構建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開放姿態“引鳳求凰”,全流程推進“減法”改革,形成一套減環節、壓時限、降成本的機制,走出一條獨特的創新之路。今年8月份,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佈了對22個城市的營商環境首次試評價結果,廈門名列第二,僅次於北京。
文章還指出,廈門具有很強的人才聚集效應。為讓高端人才來得了、留得住,近年來廈門市在生活、住房、子女就學和配偶就業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讓人才在廈門感受到家的溫暖。
特區發祥地開啟新徵程
新華社《廈門湖里區:特區發祥地的新徵程》一文,聚焦湖里區的創新發展之路。文章說,2015年4月21日,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在廈門湖裡掛牌成立。自成立以來,廈門片區就擔負起向海而興的改革任務:創新發展機制、提升開放水平,讓自貿區成為改革創新的推進器、對外開放的新支點。各項創新政策的不斷落地實施,使廈門的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參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經第三方評估,2017年廈門營商環境從自貿片區掛牌前的61位提升至38位。
文章關注了湖里區文創園區的發展。2006年,在“騰巢換鳳”政策驅動下,湖裡工業區轉型升級,老工業廠房迎來文化創意的新生。如今,在這片1.35平方公里的熱土上,聚集了聯發華美空間文創園、海峽建築設計文創園、聯發文創口岸、海西工業設計中心、兩岸客家文化創意產業基地……2017年,已經改造完成的五大文化創意園區引進文創企業近300家,實現營收26.9億元。
文章還介紹了湖裡創新園。這裡在十多年間,已經發展為擁有完整創新產業鏈、全面社區功能、政府一流服務的創新社區,聚集著幾千家創新企業,匯聚了一大批年輕人才。2017年,湖裡創新園入駐企業6576家,主營收入483億元。文章表示,湖裡創新園是湖里區高新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乘新時代發展的東風,大批高新技術企業正在湖里區集聚發展,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故事生動上演。
閱讀更多 東南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