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嗝老師》:我們有幸,在不幸的命運里彼此在乎

其實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還對老師有著這樣那樣的恨意,大概來自於成長歲月裡對學校體制的牴觸轉嫁到了老師身上,現在看來也不過是雲淡風輕,畢竟現在過得還不錯。

能夠在不同階段對事物持續的反思,這是電影對我的恩賜。而如今,終於有一部電影適時的出現在生命裡,幾乎消解了過去對老師的所有憤恨。


《嗝嗝老師》:我們有幸,在不幸的命運裡彼此在乎


《嗝嗝老師》裡的奈娜老師非常不幸的患有抽動穢語綜合徵,會控制不住的產生“嗝嗝”的叫聲和手背磕下巴的抽搐。雖然不是嚴重的殘疾,卻讓她不是那麼容易讓人接受,更不用說教書育人這種需要長期有耐心接觸學生的職業了。主人公的命運雖然有令人憐憫的設定,影片卻沒有絲毫的渲染和強調這種不公,而是用少量的筆墨交代了奈娜老師對待疾患的樂觀。面對拒絕自己的面試官們,奈娜老師居然自信的說:“你在今天瞭解這種病嗎,”“沒有”,“那我今天起碼教會了你們一件事”。寥寥幾筆,便把這個“女強人”塑造的讓所有人心生敬仰,以至於讓我們喜歡她的機智、喜歡她的笑容、喜歡她寵辱不驚的姿態,這些都是我以前從老師身上忽略掉的東西。


《嗝嗝老師》:我們有幸,在不幸的命運裡彼此在乎


印度的階級分化和貧富差距是我們想象不到的嚴峻,與其說奈娜老師遇到的是讓這所重點中學接受F班的差生,不如說是她在以一人之力治療著整個社會的癥結。F班的差生是被定義的,長年累月的遭受鄙視和排擠已經讓他們放棄了自我,沒人願意告訴他們“你們其實不錯”。奈娜老師也是被安排到F班,對於教什麼樣的學生她並沒有其它選擇,可她對抗生命的整個過程讓她學會接受對方。一個不停抽搐的“非正常”老師,和一群被長期忽視而靠違紀作亂刷存在感的學生,他們之間能找到的共同點就是承認自己的劣勢,發掘自己的特點,接納命運的不公。你說是勵志嗎,並不盡然,他們只是完成了本該一開始就應該做的事,還好苦難並沒有吞噬掉他們的整個人生。


《嗝嗝老師》:我們有幸,在不幸的命運裡彼此在乎


平生我們有太多懼怕的事,害怕孤單、害怕失去、害怕無能、害怕未來,如果把這些寫在一頁紙上,折成紙飛機丟出去,是不是我們懼怕的事就被封印住了?F班的學生在遇到奈娜老師之前從沒有人關心過他們怕什麼,他們的出格行為只是被單純的列為違紀和墮落,而奈娜老師看到的是這群學生掩蓋的骨子裡的自卑,怕努力了沒有成果,怕學乖了被人欺負,怕信任別人了被出賣,怕自己這一輩子真就像爸媽一樣掙扎於底層,可這些不會因為懼怕而消失。直面差距,奮起直追,這些不是空話,要知道奈娜老師是做過了這一切才來到你身邊,最終你會感動於自己的付出,感激奈娜老師讓你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嗝嗝老師》:我們有幸,在不幸的命運裡彼此在乎

對苦難的故意消解是目前國產電影學不到的,我們的電影恨不能逮住主人公一丁點苦難就不惜大肆渲染,以求博得觀眾的廉價眼淚,有票房但沒有格調。很多觀眾喜歡印度電影,也會被催淚,可不是來自於對苦難的悲憫,而是被美好事物感染。就像你一定會為《嗝嗝老師》裡奈娜老師遇到這群貧民窟的學生而慶幸,感慨他們在彼此不幸的人生裡相逢,因為他們彼此在乎而落淚。最終你是為人性中美好的情感而動容,而非其它。這是電影傳達的正向意義,她能幫你找到內心的柔軟。

很喜歡片中“北極星”的隱喻,其實北極星一直在那裡,只需抬頭仰望,就能看清人生的方向,嗝嗝老師只是幫你找到,真正走完的還是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