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借宿被拒之門外,王維憑藉這12個字,重新得到美女房主的款待

王維是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詩人,也是唐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出生於現在的山西運城。當時年輕有才又有著一腔政治抱負的王維通過進京趕考才得以踏進仕途。那麼古代人都是怎麼進京趕考的呢?畢竟京城距離遙遠,那個時候又沒有便利發達的交通設施。

其實,如果是有錢人家的公子去趕考的話,家裡是會為他準備馬車和書童一起上路。然而,窮苦人家的才子就只能提前很久走著上路了,而且路途中也是要找人家進行借宿以度過黑夜。當時的王維就是自己一個人揹著行囊奔赴趕考之路的,而且在他進京的路上還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深夜借宿被拒之門外,王維憑藉這12個字,重新得到美女房主的款待

那是一個晚上,由於白天一直在趕路,夜裡的王維十分的疲憊。正當他想找個地方休息的時候,他看到了路邊有一間茅草屋。身心勞累的王維想著晚上這荒野裡可能會有蟲獸出沒,對他來說特別危險,還不如停止趕路,在這借宿休息一晚,養好精神等第二天再上路。因此,王維就走到茅草屋的門前,敲響了門看是否有人,只是等了一會兒之後,才有一位年輕的姑娘打開了門。

深夜借宿被拒之門外,王維憑藉這12個字,重新得到美女房主的款待

當這個姑娘知道了王維的來意之後,就提出了一個要求。原來是這個姑娘和爺爺有一上聯,只要王維對的出下聯,那麼就可以留他在此歇息一晚。身為讀書人的王維自然是不怕對對聯了,也是一口應了下來。只見那上聯是用12個寶蓋頭的字組成的,如要對出下聯,那下聯也必定是要同一部首與之相對應才可以。王維思考了很久也沒有想到合適的下聯來對,便被姑娘拒之門外。

深夜借宿被拒之門外,王維憑藉這12個字,重新得到美女房主的款待

無奈之下的王維只得繼續趕夜路了。但是,這大半夜的,又是陌生的地方,夜色中辨認不清前行的方向,所以夜路也不是那麼好走的。焦急的王維在這種情況下也是靈光一閃想出了下聯。然後,他便連忙的返回到了那間茅草屋,再次敲門,這次還是那姑娘開的門。看到這姑娘,王維就將他想到的12個全是走之旁的字組成的下聯說了出來,正好能與那都是寶蓋頭字的上聯相呼應。姑娘聽了之後也是覺得很不錯,就讓王維進了屋中,留他住宿。

深夜借宿被拒之門外,王維憑藉這12個字,重新得到美女房主的款待

面對姑娘的為難,王維利用當時的情景來作對,也是應情應景。其中的上聯是"空空寂寞宅,寡寓安宜寄賓宿?",下聯是"迢迢逶迤道,適逢邂逅遇迷途",上聯的大概意思就是我一個姑娘家獨自居住在這荒山野嶺裡的茅草屋中,怎麼方便接待這來往的賓客呢?下聯的大概意思就是姑娘你看我一個人千里迢迢的來趕考,走了那麼多的山路,在這深夜迷途之中卻巧遇到姑娘你,這是我們之間的緣分,還是請你不要再拒絕了才好。這上下聯簡短的24個字,將他們二人的處境表達的很是形象透徹。

深夜借宿被拒之門外,王維憑藉這12個字,重新得到美女房主的款待

雖然古人的趕考之路很是辛苦,但是古人的智慧和才華卻是讓後世的我們讚歎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