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陽節敬老節:多少錢才夠養老?500萬!超過70%的老人只能……

今日重陽節敬老節:多少錢才夠養老?500萬!超過70%的老人只能……

10月17日又逢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陽敬老節。人們常說“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然而數據顯示,超四成老年人仍在為養老工作,而年輕人大多自顧不暇,僅有24.74%的老人是通過子女贍養來養老。

今日重陽節敬老節:多少錢才夠養老?500萬!超過70%的老人只能……



養老現狀:一半依賴退休金

一半繼續工作

早前關於日韓等發達國家面臨養老困境的報道層出不窮,“日本孤身生活老人近600萬,約有一半年收入低於生活保護標準”“韓國420萬老人為工作奔波”……

國內情況又如何呢?根據全國老齡辦發佈的最新數據及相關資料顯示:截止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人數量為2.22 億,而全國60歲以上老年在業人口為9235.3 萬人;65歲及以上老年在業人口也增加了1395.4 萬。也就是說,在60歲及以上老人中,有超過四成退休不退業,仍然繼續工作。

在《維度》的最新調查中,目前養老來源一欄,“養老金”“繼續工作”兩個選項可謂並駕齊驅,分別佔比為41.58%及43.24%。從年齡上看,80、90後的父母多依靠再就業來養老,而60、70的父母大多隻能依靠養老金。

今日重陽節敬老節:多少錢才夠養老?500萬!超過70%的老人只能……


壓力山大:年輕人自顧不暇

多半不出資給父母養老

在《維度》的調查中,當問及每月給父母多少錢養老時,有超過一半的人群選擇了“0元”,佔比達到50.31%。從年齡上看,80後(含85後)中有48.28%每月不給父母錢,90後(不含95後)更高達58.93%。

今日重陽節敬老節:多少錢才夠養老?500萬!超過70%的老人只能……


其實不難理解,80、90後這一代人,大多已進入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承受著作為“夾心一代”的壓力,不僅需要同時承擔老人和孩子的開銷,還揹負著房貸、車貸等各種債務壓力。

實際上,每月能出錢給父母養老的,金額為500元及以下的人群數量最多。《維度》調查顯示,每個月給父母500及以下養老費的人群佔比25.57%,僅次於每月分文不給的,而每月能拿出千元以上的則寥寥無幾。

今日重陽節敬老節:多少錢才夠養老?500萬!超過70%的老人只能……


在此現狀下,僅有10.19%的人群認為父母現在的養老生活很幸福。同時,大體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彼時養老將靠不上兒女。《維度》調查顯示,僅有12.89%人群認為子女贍養可作為將來養老來源的選擇之一,而有61.54%的人群都在指望退休金養老。

然而,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到手的退休金真的夠花嗎?一般而言,每個月的退休工資基本是當地上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也就是說,退休後如果只靠養老金,大多數人並沒有辦法獲得工作時同等水平的月收入,因此,生活質量下降在所難免。

未來焦慮:多少錢才夠養老?

超三成95後認為500萬

關於如何為養老做準備乃至需要準備多少錢的問題眾說紛紜,各種計算之後,有認為是163萬的(富達國際聯合螞蟻財富調查結論),也有認為需要314萬的(微博網友計算)等等,而早在2010年,北師大教授鍾偉甚至表明存款1000萬元也未必夠養老。

《維度》調查發現,對於這個問題的判斷,與調查人群的收入、年齡、所在地呈緊密相關性:收入越高、年齡越小、居住城市越接近一線的人群,越普遍認為需要更多的錢才足夠養老。數據顯示,31.03%的95後認為需要500萬以上才夠養老;目前月收入3萬元以上的,77.78%的人群也都認為需要500萬以上。

今日重陽節敬老節:多少錢才夠養老?500萬!超過70%的老人只能……


而生活在縣城農村的人群,普遍覺得50萬以內就足夠養老,二三線城市的人則多認為需要100萬左右,北上廣的則大多表示得有500萬以上。

那麼,怎麼才算“夠養老”?如果打算60歲退休,那麼至少得按80歲死亡來準備養老金,也就是說得準備20年夠花的錢。在1991年,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877元,按這一年的水平計算,只要準備57540元就夠養老。而到了2017年,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已經漲到101599元,按這一年的水平計算,則需要準備203萬元才夠養老,已經是20多年前數字的35.3倍。

但即便按照200萬計算,每月工資一萬元,不吃不喝也要存將近17年,且現實的情況是,還有很多人並沒開始準備。《維度》調查數據顯示,還沒為養老做準備的人群接近六成,佔比高達58.42%,準備百萬以上的僅佔3.72%。如果按照年齡來看,80後、90後開始做準備的更是寥寥無幾,有近八成90後(不含95後)都未開始準備。

今日重陽節敬老節:多少錢才夠養老?500萬!超過70%的老人只能……


數據顯示,36.59%的人群對將來的養老問題感到焦慮,感覺壓力山大,不知道年老時會怎麼樣。還有22.25%的人群表示來不及焦慮,“現在日子都過得很難,哪有閒心閒錢考慮以後?”

《維度》在調查中還發現,焦慮是否與年齡和收入掛鉤,60後們多已經做好準備,普遍不焦慮;80後是焦慮與樂觀並存;90後屬於要麼焦慮,要麼過一天算一天。另一方面,焦慮與否與收入高低呈正比,每月收入8000元以下的人群,有超過三成表示對未來的養老問題感到焦慮。比較有意思的是,近兩成並無收入來源的人群表示沒啥好擔心的,認為“說不定以後國家有新福利”。

眾所周知,如今國家延遲退休政策呼之欲出,但《維度》專欄向中國財富網表示,為了更體面的老去,需要積攢更多的養老金已成為共識,且從現實來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建立起這樣的認知。數據顯示,年齡越小的人群,認為今後養老主要靠養老金的比例越低,

以95後為例,這項數據比80後少了將近10個百分點。同時,年齡越小的人群認為依賴投資理財、繼續工作的比例越高,其中,51.72%的95後認為解決養老問題需要繼續工作。

今日重陽節敬老節:多少錢才夠養老?500萬!超過70%的老人只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於以上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