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這些小故事,真相讓你震驚!

兒時的這些小故事,真相讓你震驚!

愛迪生曾說:“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據說後面還有一句:“如果沒有那1%的靈感,99%的汗水也就毫無意義。”傳到國內,為了勵志和雞湯效果,最後這句便被切割掉了。

事實是否如此,有待進一步考證。但這也從側面說明:那些流傳風行的名言和故事,或有別樣的真相。

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 (點擊可直接閱讀)。今天這篇文章,算是其續篇。

松鼠過河

松鼠想要過河,但它不知河的深淺。它問小馬,小馬說:“水不深,剛到我的大腿。”又問老牛,老牛說:“淺得很哩,剛到我的膝蓋。”到底能不能過河呢?松鼠猶疑不定。它想起媽媽的話:“遇到問題,一定要自己探索嘗試。”

松鼠卒。

漁夫和金魚

漁夫捕到一條金魚。金魚說:“把我放了吧。我可以滿足你的願望。”漁夫信以為真,回家將此事說與妻子。妻子說:“我信了你的邪!有種你讓它把咱家的茅草屋換成別墅。”漁夫將此言說與金魚,金魚滿足了他妻子的願望。沒過幾天,其妻子又嫌別墅太小,想要換成城堡。漁夫無奈,只好又來到海邊,向金魚訴苦。

兒時的這些小故事,真相讓你震驚!

“納尼?”

“我想要換個妻子。”

“好的。”

烏鴉喝水

烏鴉口渴,忽然看到一個瓶子,盛有半瓶水。怎奈嘴短,無法喝到。忽然,它想到一個辦法。它知道不遠處有條小河,河邊有不少小石子。

兒時的這些小故事,真相讓你震驚!

烏鴉銜著石子來來回回,半小時後瓶子終於滿了。它一邊喝水,一邊美滋滋地想:“我可真是聰明呀。知道河邊有石子……等等!河邊????我都幹了些什麼?!”

烏鴉卒。

孔融讓梨

父親將一盤梨端到孔融幾個兄弟面前。孔融拿了一個最大的。

哥哥不滿道:“做人應該懂得禮讓。”

“如果是你,你會拿最小的?”孔融反問。

“當然會。”

“所以我才把小的留給你,以成君德。”

哥哥無言以對。

莊子和惠施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莊子:“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知魚之樂?”

莊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知我知魚之樂?”

惠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知我不知子知魚之樂?”

莊子:“你麻痺!”

高爾基救書

有—次,高爾基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別人問他,他心有餘悸地說:“我的錢都夾在書裡呢。”

岳母刺字

岳母打算將“精忠報國”四字刺在岳飛背上,以提醒他,時時以國家大義為重。刺完後,岳母端詳半天。岳飛正打算穿衣服,岳母制止了他:“先別!”

兒時的這些小故事,真相讓你震驚!

“母親,怎麼?”

“好像有個錯別字。”

“……”

鐵杵磨針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覺得好奇問她做什麼,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繡花針。李白大為唏噓,給了老婆婆一根繡花針。老婆婆謝過李白,扔掉鐵棒就走了。

聞雞起舞

東晉范陽遒縣(今河北淶水)人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有一天半夜突然雞叫,祖逖翻了個身繼續睡,口中喃喃有詞:“肯定又是周扒皮……周扒皮……”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下面有個名叫愚公的人,年紀快到90歲了,在山的正對面居住。他苦於山區北部的阻塞,出來進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

兒時的這些小故事,真相讓你震驚!

他兒子說道:“為何不搬家?”

愚公:“我湊,我怎麼沒想到?!”

守株待兔

一隻兔子撞暈在樹上,正在田裡勞作的農夫將之撿拾起來,埋在樹下。並在四周圍上高高的籬笆,上書“龜兔賽跑兔子陣亡處”四個大字。

從此,農夫再也不種地了。他開始賣起了門票。

烏龜和汽車

烏龜和汽車一起向前走。汽車嘲笑烏龜:“瞧你!走得可真慢。”

烏龜說:“你跑得雖快,但終究只是一輛汽車。你不是司機,主宰不了自己的方向。”

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