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一楼镇海(镇海楼)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福州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为中国九大名楼之一。明洪武四年(1371年)始建,原是作为各城门楼的样楼,后更名为镇海楼,是福州古城的最高楼,为城正北的标志,并作为海船昏夜入城的标志,"样楼观海"曾是福州西湖外八景之一。镇海楼历经六百余年沧桑,屡建屡毁。现存的镇海楼于2006年11月开始重建,2009年1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重建的镇海楼楼体由基座层、台基层及二层楼阁组成,总高为31.3米(其中台基高10米);基座层内设地下宫,台基层、楼阁一层作为展厅,二层作为观景休闲厅。

啖荔西禅(西禅寺)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西禅寺名列福州五大禅林之一,为全国重点寺庙,位于西郊怡山之麓,工业路西边南侧。古刹大门坊柱上镌刻一副楹联:"荔树四朝传宋代,钟声千古响唐音。"这是清代周莲撰写的联句,点明"西禅寺"是唐朝的古寺。

双杭商埠(上下杭)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台江的上杭路和下杭路,俗称"双杭"。指的是从小桥头到大庙路之间的两条平行的横街,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这里有一个地理变迁的历史过程。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这片曾经以商业的繁华而闻名的古老街区,一直以来是民俗、史学专家们研究福州商业发展历程的重要地方。

塔举罗星(罗星塔)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罗星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塔下是罗星塔公园,公园旁有国际海员俱乐部。登临塔顶,港口码头,开发区尽在眼底。江岸两旁还有古炮台,可以看到当年烟火弥漫的中法马江海战的古战场,可以看到昭忠祠凭吊为国捐躯的先烈。

林浦行宫(泰山宫)

林浦泰山宫,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濂江村,原为平山阁,因南宋益王赵昰(不久后在福州登基,为端宗,年号景炎)曾驻跸于此,后改称泰山宫。建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484平方米,由泰山宫、天后宫、总管殿组成。

古蹀斜阳(西湖首景)

宋淳熙年间,南宋宗室、福州知州兼福建抚使赵汝愚又在湖上建澄澜阁,并品题“福州西湖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从此以后,“古堞斜阳”以首景之姿千古流芳。

双塔联辉(乌塔白塔)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乌塔

乌塔位于福州市内乌石山东麓,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原名 “崇妙保圣坚牢塔”。它的前身系唐贞元十五年(公元七九九年) 所建“净光塔”。唐乾符六年(公元八七九年)被毁。闽永隆三 年(公元九四一年),闽王王审知第七子王延曦准备在旧址上重建九层宝塔,方到七层,王延曦被臣属所杀,工程遂告结束。塔为八角七层,通高三十五米,每层塔壁均有浮雕佛像,共有四十六尊。四层、五层、七层,嵌有塔名碑、建塔塔记和祈福题名碑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重修加固,可以登临,九十年代又经修缮,已焕然一新。 乌塔,与东面于山的"白塔"构成福州著名的"三山两塔"中的"两塔",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白塔

福州白塔又名定光塔,全名报恩定光多宝塔,矗立在于山西麓,与乌山乌塔遥遥相对。初建于唐天元年( 904 年),是闽王王审知为报父兄教养之恩而建。塔南有白塔寺,为宫殿式建筑。相传开塔基时发现一颗宝珠,故名“定光多宝塔”。白塔原先是一座高41米的内砌砖轴、外围木构的七层八角楼阁式砖木塔。外围砌砖,内壁架木,七层八角,外敷白灰,故名白塔。 是福州规模较大的一座古塔。

刘宅深蕴(刘家大院)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光禄坊中段有四座(落)一字排开的宅第,门牌号顺序为34、32、30、28(旧10-13号),老福州人似乎更习惯称之为“刘家大院”。刘家大院的主人祖籍河北大名府龙山镇,明宣德年间迁到福州,到十三代刘照时,刘家于此购房居住。刘家大院东起道南祠(今鼓三小),西至早题巷,南临光禄坊,北与大光里何振岱故居相邻,占地5000多平方米,现存4000多平方米,是三坊七巷最大的单姓宅第,号称“刘半街”。

水榭戏台(三坊七巷)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清道光年间,成为三座相邻、全坊最大宅院。第一座为主座大院,第二座为杂院,第三座为花厅园林,四面围墙,皆用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主建筑大院坐北朝南,临街六扇大门,入门有门厅,左右耳房。进石框大门三面环廊,中有天井。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大厅特大。第二、三进都是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每进东侧都有小门可通第二座别院。别院由书斋、佛堂、厨房、饭厅、库房等构成。再往东,又有小门通第三座花厅园林。花厅最大特色是水榭、戏台,是府内聚会、演戏地方。水池面积56平方米,池内有鲫鱼、金鱼、乌龟等水族。建在水池上面的戏台,坐南向北,面积约30平方米,台后有化妆室,池外左右两侧有酒楼,酒楼后有假山、雪洞,戏台正面建楼阁,坐北向南,前廊后堂,穿斗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可供聚会、观剧或登高临远。墙头灰塑、屋脊等均精工细作,独具风格。是福州市保存最好的水榭戏台。1992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水榭戏台所在宅院系郑氏宅院,郑宅系大户人家,每年正月初三办春酒或有其他婚嫁等喜事时,主人都盛情地请来了众多的亲朋好友到宅内聚会,他们坐在厅里一边宴客、品茶,一边听曲看戏,而女眷们则坐在酒楼和阁楼上看戏。

罗渚书声(陈氏五楼)

陈氏五楼座落在螺洲的店前村,为清末太师太傅陈宝琛所建,占地总面积4113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气势雄伟,环境清幽。1983年8月,“陈氏五楼”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宝琛(1846—1935),字伯潜,号弘阉,又号桔叟,听水翁,沧趣老人等,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授读毓庆宫,终授太保,进太傅。陈家自清道光年间的刑部尚书陈若霖开始,世代簪缨,为福州之一大望族。因此,他们在螺洲的故居就特别豪华,其中最著名的有“五楼”。“五楼”依建筑时间依次是“赐书楼”、“还读楼”、“沧趣楼”、“北望楼”和“唏楼”。

舟渡台江(闽江夜景)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金鸡献瑞(金鸡山栈道)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金鸡山栈道,也就是在金鸡山公园,公园位于福州晋安区金鸡山麓,总占地面积约108公顷。金鸡山是北岭山脉的支脉,它像一颗硕无比的碧绿翡翠,纵卧在晋安河东岸,为福州城名山,是福州市唯一由环城山脉嵌入市区的山,历史文化积淀极多,曾出土从汉代到清代的许多珍贵文物。古籍《闽中记》载:"秦始皇时,望气者(风水先生)云:此山有金鸡之祥,"山形似鸡,故名金鸡山。金鸡山一带名胜古迹很多,如山顶有始建于唐朝的双龙寺,山下有建于唐代的地藏寺,2004年后又搬迁修建了魏杰故居、南天照天君宫,增加了金鸡山的人文底蕴。

石鼓摩崖(鼓山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境内,也是鼓山名胜之一。据记载,鼓山摩崖题刻共有180处,估计全山石刻不下300多处,其中著名的有喝水岩下石壁上刻的“寿”字,字径为4米,为南宋著名大书法家朱熹所书。纵观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当代,前后延续近千年,内容丰富,字体篆、隶、行草、楷俱全,堪称福州碑林,对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御风奥体(海峡奥体中心)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福州市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主赛场。项目位于福州市南台岛仓山组团中部。北临建新大道,南至规划凤山路,东起福湾路,西至规划路。建筑占地面积73.3公顷;其中主体育场占地面积:61577㎡,总建筑面积:119772㎡;总座椅数为59562座;体育馆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总座椅数为12980座;游泳馆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总座椅数为3978座;网球馆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座椅数为3152座;属于特级特大型体育建筑。

烟山旧筑(烟台山老洋房)

福州烟台山位于福州市区南台岛北端仓前山梅坞(亦名藤山)顶,北临滔滔闽江。据《藤山志》载:“自元末迨清初,中洲设有炮台、炮城,因于隔江藤峰绝顶,设立烟墩,以为报警之用。”故名烟台山。1965年辟为公园。公园占地2公顷,大门口石阶宽阔,石狮雄踞,园内有假山、喷水池、花圃、盆景、游泳池、灯光球场、画廊、阅览室等。石椅、石桌点缀其间,布局雅致。夹道种有榕、樟、木棉、梧桐、美洲松和南洋杉等名树。近年来,园中还补种各种梅树百余株,并兴建一座精美的观梅亭,重建公园人口处,扩大公园的规模。(目前尚在修缮,期待重新开园。)

金山浮寺(金山寺)

日行记丨福州十八景你去了几个?

福州金山寺是闽江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建于宋代,是福州唯一的水中寺。金山寺原是江心的小石阜,因为它的形状象石印浮于水面,有如江南镇江之金山,故曰"小金山"。

涌泉古刹(涌泉寺)

涌泉寺为闽刹之冠,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院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占地约1.7公顷,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涌泉寺始建于783年,初名华严寺。唐武宗灭佛时,华严寺被毁。908年,闽王王审知修建新寺"国师馆"。915年,改名为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宋朝时,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1407年改称涌泉寺。明代该寺曾两次毁于火灾,相继修复、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1699年,康熙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 另外,四川三台和辽宁大连也有同名寺院。

拉风山路(鼓宦公路)

福州鼓宦公路(鼓山涌泉寺至鼓岭避暑山庄牌坊段),被不少人誉为福州最“拉风”的山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