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家公司冒充301醫院專家騙老人買「神藥」,44人獲刑

一個電話、一部評書機、一段醫院簡介、一套針對性治療法,一種“包治百病”的保健藥。儘管老人們和“專家”素未謀面,但卻對他們的治療方式深信不疑。直到案發,才意識到家裡上萬元的“保健品”竟是網購的假貨。

10月17日,江蘇省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公佈了一起以冒充解放軍301醫院專家,通過電話向老年人推銷“301參茸倍力膠囊”等“保健品”實施詐騙活動的案件。8個月時間內,僅調查核實的就有160多名老人被騙,共計180餘萬元,被騙老人年齡最大96歲。

西安益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秦某等44名被告人犯詐騙罪,獲刑十一個月至十年六個月不等。

上游新聞記者(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採訪中發現,因詐騙活動主要以電話推銷、貨到付款等方式進行,實際受騙老人人數遠不止於此。

評書機播廣告,老人輕信“專家”定製

2017年4月,江蘇省無錫市警方接到市民陳某報案,稱被解放軍301醫院的專家騙了,購買了很多“301參茸倍力膠囊”等保健品。但查詢發現,這些所謂的保健“神藥”根本就是假貨。

接到報案後,無錫警方展開了調查,一個以評書機為引,專挑老年人下手的犯罪團伙被鎖定。

聯繫陳某的實際是西安市一家名為西安益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他們通過網絡購買了大量老年人信息,安排專職話務員以贈送評書機、抽獎為由與老人取得聯繫。

“評書機裡會重複播放301醫院的簡介和‘301參茸倍力膠囊’的功效,主要內容就是301醫院在全國有很大的知名度等”。無錫市辦案民警說。

憑藉著301醫院的知名度,秦某的詐騙團隊輕易取得了老人們的信任。

詐騙第二步持續推進。

不久後,收到評書機的老人們都會接到來自“301醫院”的電話。對方稱現在醫院針對老年人有免費的專家義診諮詢和會診活動,只要詳細描述病情,就可以得到專家提供的治療方法。還不時“恐嚇”老人,如果不按照專家方法治療,就會危及到生命。

“很多老人都對所謂專家的話深信不疑,他們一面對老人表示關心,一面相互配合向老人們講一些提前編好的臺詞嚇唬老人,最終都將病因歸結到氣血不足等問題上,緊接著就開始推銷保健品,還承諾一到兩個療程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藥到病除。其實,這些冒充專家的嫌疑人有些連基本的醫療常識都不懂,就是利用老年人輕信專家的心理實施詐騙活動。”辦案民警介紹,受騙老人幾乎都是獨居。有些家境比較富裕,有的是借錢買保健品,動輒幾千幾萬元,

2017年7月,無錫警方前往西安實施抓捕。

“我們在西安一個商住樓裡找到這家公司。公司隱蔽工作做得很好,一層防盜門裡還加設了一層隔音門。每個員工出來的時候都必須把門關緊,外人很難進入。我們趁員工外出開門的間隙,進入了房間,並控制了現場近60人。”辦案民警向對上游新聞記者介紹,房間內有近60個話務員工作臺,而且公司有嚴格的培訓制度,每人每天要撥打200通電話,效果不好的,還要下班後聽回放,找問題,配合練習,詐騙程序和說辭十分嚴謹。同時,警方還在現場查獲了近30多種“保健品”,其中就包含大量的“301參茸倍力膠囊”。

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查詢發現,301牌參茸倍力膠囊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科技開發中心研發,北京北衛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銷售的一款具有緩解體力疲勞功能的保健品,並不能替代藥品使用。

警方通過核實檢測發現,所查獲的“301參茸倍力膠囊”,是秦某團伙網購的假貨。

詐騙180萬元,公司老總辯稱不存在犯罪行為

該案在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庭審,庭審中,面對大量的證據,被告人秦某仍然認為自己沒有犯罪。

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辦案法官告訴記者,秦某成立西安益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前,便在另外一家保健品公司從事保健品銷售工作,銷售流程和說辭與此類似。於是,秦某成立西安益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後便開始組織團隊,從事偽劣保健品銷售活動。

天眼查信息顯示,2015年12月31日,公司法人、總經理秦某認繳出資10萬元註冊成立了西安益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許可經營的項目是保健食品的零售。該公司自2016年6月起,不停的招聘話務員、電話銷售、醫藥代表等人員,招聘人數為若干。

“秦某辯稱,他一直要求話務員不能提到保健品有治理作用,還要和老人們說清楚,保健品不能替代藥物治療,因此自己並不存在詐騙行為。但實際上,秦某的要求只是形同虛設。按照分工,他們有的冒充醫生、有的冒充專家,相互配合、互抬身份,以能治病為說辭,目的就是為了向老年人推銷能‘包治百病’的保健品。這些偽劣保健品都是以快遞貨到付款的方式發向全國的。因此,錢某等人的行為已經構成詐騙罪。”辦案法官表示。

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秦某等44人於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成立西安益嘉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內部設立客服組和銷售組,給銷售人員提供話術單及被害人信息,以銷售301參茸倍力膠囊等“保健品”為名從事詐騙活動。期間,客服組的被告人打電話使用虛假的身份冒充評書機發放中心工作人員,以送評書機、倡議書等為鋪墊,篩選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各種疾病的中老年人。後由不具備醫療從業資格的銷售人員通過電話聯繫被害人,冒充解放軍301醫院、軍民聯合慢性病救助委員會、健康諮詢中心、參茸倍力推廣中心等機構的專家、教授、指導老師,採用答題贈送吸氧機為誘餌,併為被害人“分析”“診斷”病情,謊稱該公司的產品可以治療被害人的疾病,採用“舉例子”“下危機”等方式,誘使被害人高價購買“301參茸倍力膠囊”、心肌肽、血肽、腦肽、調配包等物,騙取160餘名被害人錢財共計180餘萬元,其中,被騙老年人年齡最大96歲。

無錫市中院判決,44名被告人犯詐騙罪,分別被判處十一個月至十年六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上游新聞記者 沈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