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创新模式让7万余群众得实惠

陕西网 讯(记者 叶建峰)10月16日,安康市汉滨区在晏坝镇举行“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新闻发布会,宣传推介该区“资产收益”扶贫创新模式的经验和做法。

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创新模式让7万余群众得实惠

汉滨区委常委、副区长荆钟就“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做新闻发布;区脱贫办、财政局等部门就记者提问做了回答。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罗峰主持新闻发布会。

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创新模式让7万余群众得实惠

当天,10余家省市媒体实地参观了晏坝镇田坝社区陕茶一号种苗繁育基地和钰丰现代茶业园区,走进园区实地观摩,现场与园区业主、产业工人采访交流,详细了解了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近年来,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汉滨区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通过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和农业园区,主动对接农业园区和社区工厂,牵头引进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组织贫困户融入产业链,确保涉农整合资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保值增值、长期稳定持续发挥效益和确保资金安全,解决扶贫资金不好用、不能用、不敢用和“趴窝、”的问题。

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创新模式让7万余群众得实惠

经过一年多思考和实践,汉滨区探索出了使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贫困户从中获得稳定收益的资产收益扶贫工作新路径。通过“村有四试,户有八法”的资产收益新模式,初步取得贫困户增收益、村集体增实力、产业增效益的“三增”效果,走出了一条保障贫困人口长期稳定脱贫新路子,实现了从“输血型”向“造血型”扶贫的转变。

截至目前,该区已投入资产收益扶贫资金4.8亿元,折股量化为村集体配股4.09亿元,投资资产收益扶贫项目304个,覆盖166村21816户71095人(其中深度贫困村45个8688户29526人)。预计年收益1.26亿元,深度贫困村预期收益1005.2万元,扶贫成效进一步显现。

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创新模式让7万余群众得实惠

通过探索实践“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大变化;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贫困户实现持续增收;扶贫资金投放更加安全;新民风建设进一步提升。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有力的促进了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贫困户从中获得稳定收益,为精准扶贫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