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恨父母的人 生活一定是一地雞毛

記恨父母的人 生活一定是一地雞毛
記恨父母的人 生活一定是一地雞毛
記恨父母的人 生活一定是一地雞毛

所謂一地雞毛,就是:平庸、瑣屑、卑下,無所作為、糾纏不清。一個因小事和父母記仇的人,一定是把日子過成一地雞毛的人。

有這麼一個案例,一位母親過生日,侄女外甥來了一大幫,唯獨女兒不到場。女兒不到場,不是因為有事來不了,而是故意不來。這位母親傷心的很,說為了女兒,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孩子。

母親說,以前家裡窮,煮雞蛋就煮一個,她和老公都捨不得吃,都給女兒。後來日子好過了,為了女兒學習,他們拼命花錢、託關係,讓女兒進一所好學校,上高中,女兒學藝術,他們節衣縮食,每週送女兒到北京找老師輔導。條件好了以後,他們年年帶著女兒出國旅行。女兒換了三四部換手機,每次都是母親掏錢買,新的給女兒,自己用女兒淘汰下來的。

就是這麼心肝寶貝疼著的獨生女卻跟她不親,婚後住得遠遠的,很少回家,孩子也不讓她帶。

女兒所以不和他親,理由很簡單:“我媽欠我一個道歉。”原來在她初一時,有次因為頂撞姥爺,她媽當時狠狠打了她一記耳光。一耳光的屈辱,她至今記憶猶新。她說那時自己就明白,原來媽媽更愛姥爺。

後來每次媽媽對她好,她都會想起那個耳光。也許媽媽早已忘了這件事,也許媽媽認為根本沒錯,所以媽媽沒有為這記耳光給她道過歉,而她也因為此事一直耿耿於懷,無法原諒媽媽。

父母不是聖人,所有的父母都會犯錯,有時會摳門,有時會苛責,有時會情緒失控,有時會顧此失彼,有時會一碗水端不平。但是,只要父母對你傾注了足夠的愛,盡心盡力養育了你,那些錯,都是枝節小事,不值一提。

不難看出,這個女孩是個太愛記仇的人,心裡裝滿了恨,這個恨,讓她犯了一個最不該犯的錯誤,漠視父母千般好,卻因小事記著仇。

一個念念不忘父母錯的人,她的生活肯定好不到那裡,她的格局一定是狹義的,為人一定是小肚雞腸的,她的生活一定是一地雞毛,而不是順風順水。

父母和子女在這個世界相逢,是用來相親相愛,而不是相恨相殺的。因一點小事記恨父母的人,最終受懲罰的,一定是她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