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書法豪放酣暢,在書法界獨樹一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毛澤東的書法豪放酣暢,在書法界獨樹一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在杭州手書古詩

在毛澤東豐澤園故居的書房裡,至今仍然存有毛澤東讀過的大量字帖和書籍。其中有規整秀麗、形意翩翩的漢代隸書,又有妍美流暢的“二王”法帖;有厚重雄勁、氣勢磅礴的楷書墨跡,也有逸勢奇壯、應手萬變的“狂草”,還有在中國書法史上獨樹一幟的宋徽宗“瘦金體”法帖;不但有中國曆代名家的墨跡、法帖、碑文拓片,還有中國曆代書法理論著作。因此,毛澤東可以說是“神遊書海目覽千帖。”

蘭亭集序 / 蘭亭序

魏晉:王羲之

毛澤東的書法豪放酣暢,在書法界獨樹一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毛澤東草書蘭亭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毛澤東的書法豪放酣暢,在書法界獨樹一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毛澤東草書蘭亭序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毛澤東的書法豪放酣暢,在書法界獨樹一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毛澤東草書蘭亭序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如果拿毛澤東的草書和懷素的《自敘帖》相比,我們不難看出,其中很多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田家英就認為:毛澤東的書法,特別是草書,和懷素《自敘帖》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筆畫都較細圓;二是字形都較大;三是在大草的佈局上,都採用了行行逶迤、翩翩恣肆的寫法;四是“神”上很相似。毛澤東熱愛懷素的狂草,但他又不拘泥於此,勇於創新,逐漸形成了自家的“毛體”,正如他常對秘書所說的那樣:“如果每個人寫的字都和字帖或是某人的字一模一樣,那書法就停滯不前,沒有發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