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李滄」《大衆日報》:創新驅動,引「鳳」入「港」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创新驱动,引“凤”入“港”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创新驱动,引“凤”入“港”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创新驱动,引“凤”入“港”

第二屆海外院士青島行暨青島國際院士論壇吸引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109名院士參會,在院士港匯聚“智慧的力量”。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创新驱动,引“凤”入“港”

海外院士對袁隆平院士的科研項目充滿好奇。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创新驱动,引“凤”入“港”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內,海外院士饒有興趣地品嚐中國稻米。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创新驱动,引“凤”入“港”

世界各國的院士精英認真聽取院士港的“中國聲音”。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创新驱动,引“凤”入“港”

落戶院士港的陳璞院士向海外院士介紹抗腫瘤新藥研發項目及院士港的支持力度。

「媒体看李沧」《大众日报》:创新驱动,引“凤”入“港”

“青島國際院士港是一個極具創新性的平臺,其中很多投產項目都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項目將為人類作出極大的貢獻。”印度國家工程院院士、印度海水淡化協會主席普拉迪普·庫馬爾·特瓦里有感而發。

“我來了,更希望能留下。”今年8月,百名海外院士齊聚青島,實地瞭解青島國際院士港等項目後,很多院士不約而同地選擇“留下”。

青島國際院士港致力於打造以院士引領為鮮明特色的高端科技創新產業化平臺和院士高端人才聚集區,讓來自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在這裡形成思想碰撞交流的磁場,使各類創新要素在這裡匯聚成洪流,成為驅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院士港已簽約引進院士108名,外籍院士佔比85%,“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學家馬偉明院士、當代“靜電紡絲納米纖維之父”Seeram院士等主導的項目落地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