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文:么店子的變遷

從開縣(開州區)城往溫泉方向行至郭家毛成岔路口,再順著水泥公路往上爬15公里到達山頂,這裡就是現在的白橋鎮政府所在地——么店子。

么店子一向很出名,有著上百年曆史,在雲、開二縣,除在當地土生土長的人外,不少上了歲數(五六十歲以上)的人不知道白橋在什麼方向,但知道么店子在什麼位置,並認為么店子是個好地方,是人們嚮往的地方。現在也有不少人認為么店子就是白橋,白橋就是么店子,顯然這說法不夠確切,因為白橋是一個鄉鎮名稱,而么店子是一個地名,是過去和現在白橋的政府所在地,更是一個集鎮的名稱。當然,也可以說么店子就是白橋的象徵,是白橋的招牌,從么店子的變遷情況能看出白橋的發展歷史。

么店子也並非從來就存在,其來歷富有傳說性。據1990年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開縣誌》記載:在清初,開縣縮編為三里:江裡、東里、浦裡。在民國初年,仍沿用清朝的裡甲制,縣以下的地方基層組織為牌,牌之上為甲,牌設牌頭,甲設甲長。當時開縣共設36甲,東里佔有15甲,白橋為其中一甲。民國18年(1929年),甲改為鄉,全縣設36個鄉,白橋甲改為白橋鄉。據民間流傳和老人們常講,在白橋從甲長到第一任鄉長都是萬中瑞,外號“萬眯眼”,是本地人,家住現在的白橋鎮月霞村楠木溝,人長得高大肥胖,常眯著眼,為人處事十分霸道,人人畏之。甲的管轄區域劃分後,各甲都要選址設辦公住處,萬眯眼為了選好地址,派出手下幾路人馬,對印象中比較寬闊點的幾個地方進行考察。當時他採用了最簡便也是最有效的考察方法:叫考察人員帶上椅子坐在考察地點的路口記錄來往行人數量。當時各地交通都不便,沒有公路,只有山間羊腸小道,考察人員一去就是十天,回來後向甲長彙報考察地方人員來往情況,排在前三名的是:土牆寺、橫石樑、大梁上。當場有人向萬甲長獻言把辦公地址選在橫石樑,因為那裡離甲長的家——楠木溝不到半里路程。萬眯眼這人雖十分霸道,但私心還是小,當時他並沒有表態,而後親自帶著手下對土牆寺、橫石樑、大梁上三個地點進行實地考察,結果還是土牆寺那一帶行人最多,每天都有上百人來往,不少還是外地行人,最終將辦公地址定在了離土牆寺上邊約半里遠的地方。

辦公地址定下了,辦公用房也建了,但附近人戶稀少,十分冷靜。這時萬甲長心裡就在盤算下一步棋:在甲的辦公地一帶修鋪子,興市趕集,定會熱鬧起來。要修鋪子錢從何而來?誰來修?他使出一絕招:叫手下人員把當時居住在白橋境內的富戶報上名來,對排在前五十名的富戶發出命令,每戶必須在指定地點至少修一間鋪子,其中排在前三名的那姓易、侯、劉的三個大富戶每戶至少修三間鋪子。命令一發出,誰也不敢違背,因為大家都知道萬眯眼這人的霸道,何況他手裡還有槍。據說,有幾戶人家沒有按規定時期修好鋪子,還領教過萬甲長的親手打捱。不到半年時間,在甲的辦公樓前面共修建了六十間鋪面,左右兩邊各三十間,中間形成一條不到5米寬的街面。店鋪修好了,還得取個名字來,從當時的後興壩、火石樑、長店坊數到白橋這條短而窄的街,是最後一條街了,也是最短窄的一條街,於是就取名為“么店子”,從此么店子這個地名就永遠存在下來了。當時的萬眯眼說:“么店子雖排名老么,但這個地方至少要大興六十年。”至今,也沒有人能道明在將近一百年前的萬眯眼能說出“么店子至少要大興六十年”的原由。我猜想,可能是當時修建了六十間鋪面吧,或者說是他看到了這裡的人氣,認為這個地方興市趕集不會衰落。

么店子興市以來,來這裡趕集的人很多。但昔日的么店子並非而今的么店子。老人們講,么店子興市趕集初期,街道短,街面窄,除街邊有兩排鋪面外,再無其他設施。趕集的日期不多,每月僅三次,逢三趕集,附近人口稀少,座商在平日基本無交易發生。就是趕集日交易商品也少,主要是地主、富農家賣點糧食、肉食之類,在商家買點布匹、食鹽等日常生活品回去,貧苦群眾是沒有機會來趕集的,也不必趕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可買賣的。解放前的幾十年裡,這裡發展十分緩慢,街面沒有多大變化。

解放後,貧苦群眾分得田地,獲得自由,事事能當家作主,自然可以自由地趕集。趕集的人多了,街就得擴展,不少有錢人家看到這裡的商機,紛紛來到么店子修鋪子,做生意。加之人民公社、綜合商店、農具廠、供銷社、糧管所、食品組、信用社、學校、醫院等一些單位在這裡陸續建起,各行各業比解放前興盛多了。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么店子的街道長已近500米,但街面寬仍然還是老樣子,不到5米,坑窪不平,並且是一條單街。自解放以來,這個地方一直是逢陽曆3、6、9趕集,每月趕集九次。不知為什麼民間自今會流傳著一句不好聽俗語:“么店子:三六九趕集,看人說話。”除逢下雨天外,趕集日,么店子十分擁擠,街上趕集的人象潮水般湧動,街前街後到處也是談生意的人,要想從街頭的語錄牌走到街尾的糧管所,雖不到500米長,如果不從街背後走的話,至少也要半個鐘頭,有時根本無法走通。那時的人民公社在這條街的上段,每逢趕集日,公社的幹部難以走出來,人民群眾更是難以擠到公社去辦事。

1984年,根據中央和省委規定,實行政社分開,公社改為鄉。白橋鄉政府成立後,抓住契機,將政府辦公樓從街上搬出來建在了畢家丫口上邊一帶,既方便了政府辦公,也方便了群眾辦事,更帶動了場鎮發展,原有街道繼續利用,新的街道不斷延伸,老街新街連為一體,群眾趕集再也不象過去那樣擁擠了。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隨著集體單位體制改革,原座落在么店子老街上的鄉供銷社、糧管所、食品店、農具廠和綜合商店等紛紛解體,信用社、衛生院等鄉屬單位隨著鄉政府的搬遷,也紛紛落戶新街,使得老街上的人氣銳減,人們自覺不自覺地都來到新街上趕集。從民國初萬眯眼修建的那條古老的街,現已不存在,連房子也就沒有一間了。老街雖不存在,但“么店子”這一名稱永遠存在,新建場鎮仍叫“么店子”。

1992年,開縣進行撤區並鄉,由於有“么店子”這個場鎮存在,白橋鄉幸得保留,原上橋鄉併入白橋。鄉得到擴大,場鎮建設也在加速,從1995年起,白橋鄉歷屆黨委政府都把場鎮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現已有街道4條,農貿市場1個,有商業門面600餘個,集鎮人口近3000人,已成為開縣重要邊貿集鎮之一。場鎮功能建設得到明顯改善,街道硬化2700米長,路燈工程於2009年底完工,街道兩邊已植綠化樹,還有老年活動室,體育場,文化活動室等。由於集鎮建設加強和各項事業快速發展,2006年開縣第二輪鄉鎮建制調整,白橋鄉不但沒有被撤掉,而在2010年4月,由縣委縣府申報,重慶市批准,白橋由鄉變為了鎮,這意為著白橋在今後集鎮建設會加強,各項事業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會快速提升。

么店子確實是個好地方,也是很有發展潛力的地方。它地處開縣東北邊陲,雲開兩縣交界帶, 周邊與雲陽縣的後葉、文龍、路陽和開縣的金峰、厚壩、白鶴、郭家、溫泉、河堰8個鄉鎮毗鄰。距開縣城38公里,距雲陽縣城約70公里,交通便利。附近有遠近聞名的貓兒寨、乾隆洞、紅巖寨、泰河寨、金峰嶺的古代金鐘和朝陽洞的巖中懸棺,很有觀賞價值。這裡海拔800米,視野遼闊,站在么店子,沒有霧的天,近能觀白橋全境,遠可以看見一字梁,郭家羊子嶺和白鶴火電廠的高煙囪。么店子的氣溫更令人讚頌,民間廣為流傳:“么店子的風,一年只吹四次,一次吹三個月。”這雖是誇張,但確屬冬天不算冷,夏天沒有一點熱的感覺,電風扇少有人用,空調更沒它的用武之地,當地人自豪地說:“我們上空有個中央大空調,住在它下面猶如神仙般地過日子。”筆者本人在么店子工作近30年,夏天還從未用過涼蓆。這裡真是一個修建休閒避暑山莊的好地方。更值得一提的是,么店子的人勤勞善良,熱情好客,文明禮貌,不論過去還是現在,沒有好賭博的人,沒有坑人娛樂場所,沒有拉幫結派現象,沒有欺行霸市行為。正因有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人文特徵,我相信,么店子明天會有更多人關注,明天發展變化會更快,明天會更加美好,明天會更令人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