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18年来都不让阿里做的事情,今天要投入1000亿开始做!

从2009年的前身算起,2017的杭州云栖大会已经是第九届。这九届中,云栖大会四易其名,每一次更名,都代表着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马云18年来都不让阿里做的事情,今天要投入1000亿开始做!

2015-2016年

杭州云栖大会累计吸引6.2万人参与

工程师参会者比例超过60%

30个参与者中至少有一个是外国面孔!

截至目前,今年云栖大会报名人数已超4万+

不止是这些,猛戳视频,盘点云栖大会N个不为人知的“趣味数据”

2017年10月11日杭州,阿里巴巴2017年度规模最大的一场云栖大会如约而至。

开场视频传递这样一个信息:科技的进化可能会使人得到永生,但是替代不了做人的快乐。对于今天,机器智能只是个孩子,未来,每一个人都是孩子。

云栖大会已经历经8年。今年云栖大会启幕前10个小时,北京时间10月10日23:21分,阿里巴巴盘中市值达到了4721亿美元,超过了当时市值为4719亿美元的亚马逊。

本次云栖大会最重磅的发布之一:阿里巴巴宣布成立全球研究院——阿里巴巴达摩院。

阿里创建“阿里巴巴达摩院”:3年投入1000亿人民币吸引人才

今天大会上的发布中,还有一项尤其值得关注,那就是正式宣布成立承载“NASA计划”的实体组织——“阿里巴巴达摩院”(DAMO)。

据传,少林寺达摩院是菩提达摩祖师修禅练武的地方,据北宋《景德传灯录》等书所载,南北朝时,达摩大师面壁于嵩山少林寺,历时九年,首传禅宗,成就《易筋经》、《洗髓经》二经,奠定少林武术基础。不过,2013年天山武林大会后,少林寺外联处主任郑书民表示,少林寺并不存在下属机构达摩院。

但现在,这个下属机构达摩院,在阿里巴巴是确实有了。

马云18年来都不让阿里做的事情,今天要投入1000亿开始做!

阿里CTO张建锋宣布成立达摩院

阿里巴巴达摩院由阿里CTO张剑锋(行癫)发布,将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预计3年投资1000亿人民币,面向全球吸引人才。

达摩院由全球实验室、高校联合研究所及全球前沿创新研究计划三大部分组成,研究包括:量子计算、机器学习、基础算法、网络安全、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下一代人机交互、芯片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等,涵盖机器智能、智联网、金融科技等多个产业领域。

马云18年来都不让阿里做的事情,今天要投入1000亿开始做!

目前,首批坐镇这个阿里达摩院的有十位“达摩祖师”名单公布,其中有三位中国两院院士、五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他们组成了“达摩院学术委员会”,这10位科学家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正可谓各路神通,他们是——

高文:北京大学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系统芯片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多个国际标准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

梅宏:青鸟系统主要创始人、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朝晖:浙江大学校长,之江实验室副理事长

黄如:最年轻的中科院女院士,纳米尺度新型半导体器件、工艺技术及相关应用技术领域权威学者

Michael I. Jordan:美国三院院士,人工智能领域世界级泰斗,两位根目录人物之一,众多知名AI科学家的导师

李凯: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提出分布式存储设计思想

周以真: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主任,定义了计算思维;

Henry M. Levy: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美国工程院院士

George M. Church:“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军人物、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用新方法开创了“个人基因组”研究的时代

Avi Wigderson:以色列数学家、计算机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士

作为最高学术咨询机构,达摩院学术委员会将对研究方向、重点发展领域、重大任务和目标等学术问题提供咨询建议,奠定阿里“技术武功基础”。

马云18年来都不让阿里做的事情,今天要投入1000亿开始做!

十位“达摩祖师”闪耀银屏

目前,“达摩院”已经开始在全球各地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亚洲达摩院、美洲达摩院、欧洲达摩院,并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圣马特奥、贝尔维尤、莫斯科等地设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实验室,初期计划引入100名顶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达摩院”将实行院长负责制,由阿里巴巴集团CTO张建锋担任首任院长。张建锋表示:“今天的阿里巴巴,有能力更有责任为驱动人类科技和生活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在金庸小说中,达摩院代表最高武学机构。我们也希望阿里巴巴达摩院真正做到‘侠之大者、利国利民’。我们期望,下一个类似电和计算机的颠覆性技术创新,诞生在阿里巴巴达摩院。”

马云将“达摩院”视为阿里巴巴将留给世界最好的东西之一。他说:有一天即使阿里巴巴不在了,希望“达摩院”还能继续存在。

马云18年来都不让阿里做的事情,今天要投入1000亿开始做!

阿里巴巴“达摩院”公布前日,马云与13位顶级科学家在阿里巴巴总部座谈,包括中国唯一的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中国量子力学第一人潘建伟院士、定义了“计算思维”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周以真、全球人脸识别技术“开拓者”和“探路者”汤晓鸥教授,以及华人计算机体系结构代表华人学者谢源等。值得一提,谢源教授也将出席新智元主办、11月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AI World 2017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享他对AI芯片市场及发展前景的展望。

实际上,在昨天,就已经能窥见阿里发布达摩院的影子。自诩“不懂技术,但真心热爱技术”的马云,昨天在阿里杭州总部会见了包含2位中国院士、1位美国院士,7位IEEE Fellow在内的13名顶级科学家(上图),“密谋大事”。

马云18年来都不让阿里做的事情,今天要投入1000亿开始做!

马云将“达摩院”视为阿里巴巴将留给世界最好的东西之一。他说:有一天即使阿里巴巴不在了,希望“达摩院”还能继续存在。上图为马云10月10日在杭州与13名科学家会谈中

今年3月份,马云在阿里巴巴首届技术大会上动员全球两万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投身“新技术战略”,启动了一项代号“NASA”的计划,要面向未来20年组建强大的独立研发部门,旨在构建新的研究体系,面向未来20年,聚焦核心领域,实现“核武器式”的技术突破。

而“达摩院”正是为达到此目的解决问题而创立。马云表示:“解决社会问题”是阿里巴巴始终贯彻的技术研发逻辑,阿里巴巴已经不是一家普通的商业公司,“我们在这个国家、在这个时代担当有巨大的责任。阿里巴巴必须是一家创造未来的公司,要成为国家和社会乃至于世界创新的发动机”。

目前,阿里巴巴拥有2.5万名工程师和科学家,研发投入居中国互联网公司之首。在机制设立上,阿里巴巴达摩院充分体现了这家公司抢占全球高科技领域制高点的雄心。据悉,阿里巴巴达摩院将与阿里巴巴集团现有的研发体系保持相对独立,

专注于面向人类未来的前沿技术研究。

马云演讲:达摩院要比阿里巴巴活得更长

马云18年来都不让阿里做的事情,今天要投入1000亿开始做!

马云演讲一开始就提到,今年会有6万人参加云栖大会,他自己每年来云栖大会都很忐忑。

提到新建立的全球研究院,马云说,前10年,我是不允许任何人跟我提做研究院。因为我发现大多数公司研而不发。经过很多年的思考,我们要成立自己的研究院,跟微软、贝尔实验室和intel研究院不一样,做阿里巴巴自己的研究院。

所以,就有了达摩(DAMO)。

金句大王马云在演讲中也频繁地爆出金句。

1、我确实不懂技术,这不丢人。但不懂技术还装懂的人,那才丢人。

2、有人说阿里巴巴是外资企业,其实我们是利用外资最好的公司,服务于中国市场。我们绝大部分是外资,用了美国、日本的钱服务中国市场,我们也要服务全世界。

3、阿里内部不允许吹两个牛:第一是技术强大,第二是服务做得好。

4、达摩院必须具备盈利能力。未来五年,阿里巴巴会对达摩院投入1000亿元作为启动资金,但未来要靠自己挣钱。

5、阿里巴巴要活102年,每天度日如年,非常艰难。阿里巴巴没了之后,我们要留下一个研究院。所以达摩院要活的比阿里巴巴长。

6、我说就叫达摩院(DAMO),这个名字叫着叫着就习惯了,英特尔、谷歌等起初也不习惯,后来叫着叫着也就习惯了。

7、对于下一次技术革命,如果没有想象、没有担当、没有学习,人类是悲哀的。

8、我们要相信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

9、未来十年,企业家不能跟科学家结合、没有科学意识,是走不久的。所有的科学家要有企业家的意识,以结果、效率、公平为导向。

10、企业家必须以天下为责任。

11、想要成为伟大的企业,就需要解决伟大的问题。

针对企业里的研究他阐述说,research for profit 是很有问题,research for fun也是有问题的,要做research for problem with profit and fun。

他的观点是,一个工程师如果告诉你这个技术会给你赚多少钱,而不是对客户对社会有多大的用处,那就走了歪路。

他对达摩的展望是:要超越intel、IBM 和微软的研究院。

马云在演讲中规定了达摩院的三大原则:

1. 达摩院要活得比阿里巴巴长,阿里巴巴要走102年很艰难,任何一家公司的生命都是有限的,要给人类留下一个研究院。商业智慧要留下来,所以建立湖畔大学,还有公益基金会,这三个都要活得比阿里巴巴长。

2. 达摩院要服务全世界至少20亿人口,在2036年参与打造世界第五大经济体,阿里巴巴影响力现在等于世界第21个经济体。要解决世界经济未来的问题。

3. 达摩院要自己具备自营自利的能力。未来靠自己挣钱。

总的来说,达摩不是阿里巴巴内部研究院,而是一个经济体概念的达摩院。

阿里CTO张建峰:阿里巴巴建设达摩院的初心

张建峰在演讲中特别强调了“机器智能”和“人工智能”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他指出,“人工智能”仍脱胎于人类的智能行为,是模仿人类的思考方式;而“机器智能”直接以机器的“理解方式”为出发点,努力追求机器的“独立智能”。阿里将以“机器智能”的概念定义我们所研发、追求的智能。

关于数据,张建峰表示,这个世界一定会被数字化,数字化是机器智能的基础。数据是组成未来所有一切的血液。

他指出,未来的数据有两个显著特征:实时性;技术平台的统一性(平台化)。关于后一点,他解释说,比如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数据平台化以后,公交公司就可以用于优化线路,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出行效率提升,而不只是共享单车的用户。

关于创建阿里巴巴全球研究院(达摩院)的初衷,张建峰表示,如果说科学的宗旨是发现规律,而技术和工程是利用、应用规律,那么,在通过技术工程利用技术的同时,阿里希望去掌握、发现规律————这,可以理解为阿里巴巴建设达摩院的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