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陣亡士兵怎麼處理?俄羅斯風格粗獷,烏克蘭獲世界尊重

現代戰爭,陣亡士兵怎麼處理?俄羅斯風格粗獷,烏克蘭獲世界尊重

打仗的時候,處理陣亡士兵的遺體一直都是大事。在古代,如果沒法及時處理屍體,很容易爆發痢疾和瘟疫,只要一個士兵病倒,一支部隊離崩潰就不遠了。所以,處理陣亡士兵馬虎不得,是一支軍隊保持戰鬥力的基礎。現代戰爭環境中,後勤保障條件好多了,但也要面對處理陣亡士兵遺體的問題,在不久前爆發的俄烏衝突中,俄烏雙方互有傷亡,在處理陣亡士兵遺體這一項對比上,俄羅斯明顯不如烏克蘭,烏克蘭贏得世界尊重。

現代戰爭,陣亡士兵怎麼處理?俄羅斯風格粗獷,烏克蘭獲世界尊重

在戰時,軍隊處理屍體的方法很直接——就地掩埋。金貴如美國兵,在二戰中也是草草處理,在太平洋戰場,很多陣亡美國士兵直接就埋在了日軍的陣地上。電影中主角一定要帶著戰友屍體返回陣地的事不是沒有,但並不常見,因為扛著屍體返回陣地也沒地方處理,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才出現隨軍的大型冷凍車輛,可以運載陣亡士兵遺體。

現代戰爭,陣亡士兵怎麼處理?俄羅斯風格粗獷,烏克蘭獲世界尊重

一般來說,士兵在哪倒下就埋在哪,等打完仗再進一步處理,有些會重新安葬到戰場附近的陣亡軍人公墓,比如美軍阿登戰役的陣亡者都安葬在盧森堡的公墓。有一些戰爭英雄之類的知名士兵,會運回國下葬,比如傳說中一人用機槍擊殺2000名日本兵的約翰·巴斯隆,他就被運回美國,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現代戰爭,陣亡士兵怎麼處理?俄羅斯風格粗獷,烏克蘭獲世界尊重

戰爭很殘酷,但沒有殘酷到讓人們忽略戰士們的尊嚴,從對待陣亡士兵遺體的態度,就看看出一個國家如何尊重生命。現代戰爭,後勤保障並不如古代那麼簡陋,陣亡士兵遺體基本都能運回國內,交給士兵的家屬。道理雖然是這樣,但俄羅斯並不認為處理陣亡士兵遺體是個光彩的事。

現代戰爭,陣亡士兵怎麼處理?俄羅斯風格粗獷,烏克蘭獲世界尊重

俄羅斯車載焚化爐

俄羅斯“志願兵”在東烏克蘭陣亡後,直接被扔進了軍方的車載焚化爐,所有士兵混在一起一塊處理,殘骸被帶回俄羅斯安葬在集體墓地,沒有姓名,也沒有紀念碑,只有一串編號。這樣的做法,恐怕會讓本國的士兵心寒,將士戰死沙場,當馬革裹屍而還,沒想到卻只有簡陋的焚化爐和一串編號。

現代戰爭,陣亡士兵怎麼處理?俄羅斯風格粗獷,烏克蘭獲世界尊重

烏克蘭陣亡士兵葬禮

與俄羅斯不同,衝突的另一方烏克蘭對於本國的陣亡士兵可謂有情有義,不僅接回士兵遺體,還準備了棺木以及盛大的葬禮,士兵們跪在長街上緬懷犧牲的同袍。不難想象,這種做法會讓每個士兵視死如歸,英勇戰鬥,在贏得戰士們忠誠的同時,也獲得了世界的尊重。

你對俄羅斯和烏克蘭對陣亡士兵的不同處理方式有什麼看法,歡迎點贊、留言、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