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陽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羣衆滿意度超過80%

近年來,開陽縣大力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加快推進全國生態文明示範縣建設,堅定不移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


開陽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群眾滿意度超過80%


生態主要指標持續穩定。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5%以上,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排名均位列全市第一,細顆粒物PM10、PM2.5等六項汙染物控制良好,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縣29條主要河流監測市控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96.55%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100%穩定達標;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5.3%。


開陽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群眾滿意度超過80%


生態經濟結構持續趨優。創新驅動產業園區綠色化、循環化改造率達100%,生態利用型、循環高效型、低碳清潔型、環境治理型等“四型”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重達35%。磷資源就地轉化率達90%以上,黃磷尾氣綜合利用達到90%以上。


開陽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群眾滿意度超過80%


生態發展動能持續向新。資源有償使用、生態補償、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和損害賠償等制度不斷健全,全民參與環境保護的社會行動體系基本構建,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步伐不斷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群眾滿意度超過80%。


開陽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群眾滿意度超過80%


生態發展質量持續向好。自然生態體系基本形成;完成洋水河流域綜合治理,水質穩定在地表水四類。


開陽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群眾滿意度超過80%


生態文化理念持續深入。常態化開展“4·25”生態文明條例宣傳日、“6·5”世界環境日、“6·18”貴州生態日等系列活動,公眾對生態文明知識知曉度超過90%。


開陽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群眾滿意度超過80%


生態制度保障持續鞏固。先後出臺了《開陽縣生態環境損害黨政領導幹部問責暫行辦法》《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劃分辦法(試行)》等一系列文件,為大生態戰略開陽行動提供了制度體系保障。


開陽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群眾滿意度超過80%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開陽縣將堅持和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用三年時間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全力抓好各項改革舉措的落地落實,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機制新道路。

來源/貴陽日報 圖/文:李必興、李春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