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的車正準備掏錢,廠家卻宣布召回,還能買嗎?

上週,某大廠宣佈召回一大波汽車,習慣於把召回信息朋友圈供三叔四舅七大姑八大姨觀摩的小編,第一時間轉發了這則消息。

看好的车正准备掏钱,厂家却宣布召回,还能买吗?

朋友圈文字:“XX車主有福了!”

緊接著,下面馬上有人評論:

1. 這哪是福啊

2. 我靠

3. 中槍了。。。

對於這種情況,小編當然是一一耐心開導了,畢竟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我自己的車,不也經歷過召回風波。但事過之後,想到很多朋友在後臺提問:看中了XX車型,都準備交定金提車了,突然看網上說有召回,這車咱還能買嗎?

看好的车正准备掏钱,厂家却宣布召回,还能买吗?

為了解答這個廣大車友關心的話題,今天我們就掰開揉碎了來講一講汽車召回的那些事。

車輛被召回,說明運氣黴?

不一定。在中國市場,從2004年建立召回制度以來一直到2017年,共發生召回1546次,平均每年110次左右,折算下來差不多每3天就有一次召回;共召回5673萬輛,平均下來一年就召回430萬輛左右的汽車。所以汽車召回對於汽車市場來說,像吃飯一樣平常,碰上了,非但不能說倒黴,相反可能是福氣(別急著噴,把後面看完,再來評價)。

看好的车正准备掏钱,厂家却宣布召回,还能买吗?

車輛出現哪些狀況會被召回?

平均3天就有一次的召回,大多是什麼問題呢?小編查閱資料,2017年,車輛召回的原因大多集中在安全氣囊、發動機、轉向機構、車身及電子設備等方面。其中,受到高田氣囊影響的召回佔了36次,涉及車輛數高達987輛,幾乎佔了全年召回總數的一半。

看好的车正准备掏钱,厂家却宣布召回,还能买吗?

被召回的問題一定會被解決嗎?

還是不一定。雖然大部分的問題都能得到有效解決,而這類型大多屬於主動召回,是廠家通過消費者反饋、自身測試或者採用相同零部件的車型發生問題後,找到了相應解決辦法才提起的召回,並且應對方案已經下發到售後終端。

但還是會有一小部分的召回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情況少歸少,不能說沒有,主要是第三方或者國家檢測部門(當然也可能是車主集體反饋/維權)發現問題後,事態經媒體傳播得不到控制,廠家不得不在沒有設計出完整解決方案前進行危機公關,倉促召回。這就被動了,比如之前的某斷軸,再比如現在的某機油,你說徹底解決了嗎,也許吧,懂哥不知道。

看好的车正准备掏钱,厂家却宣布召回,还能买吗?

沒有召回過的車型就是好車?

不。這是一個必要不充分條件,換句話說,某款車召回了一定意味著這款車曾經出現過問題,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已經有了成熟的解決方案,所以能召回的問題,一般不是什麼大問題(可類比:能用錢解決的,那都不叫事)。反過來說,即使這輛車沒有召回,也並不意味著車就沒毛病。

畢竟,還有“私下召回”這麼神不知鬼不覺的一招。個別廠商為了保證品牌形象口碑和降低成本,對出現質量問題的車子,在客戶保養時,把需要召回的零件給偷偷換了,更有甚者客戶保養時間還沒到,打電話通知說廠家有活動,免費保養更換零件,然後就偷摸把問題零件給換了,你說6不6。

所以相比這種“應該召回,車主卻不知情”“有問題沒解決,或者不經通知給我解決了”的情況,廠家主動召回,是不是車主有福呢?那句話怎麼說來著,沒事不找事,事來了不怕事,有擔當的召回行為,還是值得為廠家點贊。

看好的车正准备掏钱,厂家却宣布召回,还能买吗?

召回早不來晚不來,偏偏被我趕上了?

有的朋友可能就天生手氣黴,我說有福還有點無所適從,可不是麼。“看中一個車,賣了兩三年了,早不召回晚不召回,等我要買,它就召回,你說氣人不氣人?!”我說氣人,但也沒招。大部分的汽車召回事件都是在汽車上市3-5年內發生的,當然也有10年過去甚至更久才召回的,後者比較少,我們重點看前者。

車輛的一些零部件需要定期維護更換,在日積月累的使用當中,長期處於某一特定工況,就會有潛在風險,進而表現出來。而在設計當中,可能並沒有考慮這一特定工況且長期使用,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越來越多汽車品牌去東北(寒極)、西北(熱極)以及風極、乾旱極測試,為的就是模擬多種環境。

對於上市很久,賣了很多,才發現問題出來召回的,小編還是那句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比視而不見、觸而不覺強,不是你偏偏趕上了,只怪廠家缺心眼。

看好的车正准备掏钱,厂家却宣布召回,还能买吗?

出現過召回的車型還能買嗎?

車友最關心的還是這個終極問題,對此,小編的建議是:首先如果你準備購買的車發生了召回,還是先等等,不要急著買。同時注意跟進召回情況,多方面、多渠道地去了解車輛召回後續,有條件加幾個真實有效的車主群,聽聽大家的反饋,比媒體、論壇什麼的,強百倍。

如果問題沒解決,那就果斷看別的車去;如果問題解決了,那就進入第二步,從該車型的可靠性、安全性、實際油耗、維修保養費用、動力操控、空間、舒適性、便捷性、二手車殘值等多角度綜合考量,看是否滿足自身需求,如果是,這款車才值得購買,否則一款車大毛病沒有(沒召回),小毛病不斷(或者用起來不爽,比如空間不夠、油耗太高、維修太貴),那可就得不償失,畢竟後者可比前者的鬧心概率,大得多。

其實更多的人,買車沒這麼多顧慮,不照樣生活幸福,家庭和睦,或許“倖存者偏差”才最讓人羨慕嫉妒恨吧

活動新品上線

看好的车正准备掏钱,厂家却宣布召回,还能买吗?

《多功能實木算數盒》

立即掃描下方海報

免費包郵領取

看好的车正准备掏钱,厂家却宣布召回,还能买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