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從收視率到票房作假多年 驚動廣電總局抓緊調查

2018年以來,娛樂圈接連暴雷,先有崔永元爆出陰陽合同逃避稅收、後有影音平臺播放量虛高、電影《愛情公寓》被質疑故意刷票房、“共青團中央”微信公眾號發文批判明星流量造假,微博轉發量一億次幾乎都是小號故意刷量、如今最近還有導演曝光收視率造假的窘狀……關於收視率的問題驚動了國家廣電總局,發表公告會抓緊開展調查,一經查實違法違規問題,必將嚴肅處理。

娛樂圈從收視率到票房作假多年 驚動廣電總局抓緊調查


收視率是造假的,視頻播放平臺的播放量是假的,幾億的票房是注水的,豆瓣上的評分水軍可以操控它的高低,微薄的粉絲和轉發量是可以用錢買的……只要與利益相關,這些數據無一逃過刷子的黑手。

戲拍得再好不刷數據進不了排行榜還是沒人看,而拍的爛的片子刷到了榜首可能還能有個不錯的收視率,這就是當今娛樂圈氾濫的刷量行為。

而這種不正之風,其實已經持續了很多年。早在2009年,就曾經嚴查過收視率造假的買賣雙方,2010年人民日報還就造假問題發表過幾篇報道,2014年廣電總局出臺電視率調查的國家標準。2015年,光線傳媒公司也因為不願意參與收視率造假而宣佈退出了電視節目市場。

娛樂圈從收視率到票房作假多年 驚動廣電總局抓緊調查


2016年,電視劇《美人私房菜》因為未參與刷量,收視率極低引發了業內震動,誰能想到當時紅極一時的明星鄭爽與馬天宇主演的電視劇居然連播廣告的收視率都不如!

刷量並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但是卻是在中國做的越來越大。透過各種各樣的收視率榜單,熱門劇榜單,你看見的不是一部部製作精美的良心劇,而是一場注水刷數據的營銷造假鬧劇。用心做影視劇可能就沒錢拿來刷量,但是不刷,又肯定沒有人看。

這是行業的悲哀,觀眾的悲哀,怪不得人民日報這麼評論收視率造假黑幕:毒瘤該切掉了!希望嚴懲之下能狠狠遏制這種不正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