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老闆到底要不要親力親爲

身為老闆,多操點心、多幹點事,是事業心和責任感強的表現。但凡事都有個度,如果事必躬親、不善於發揮下屬的作用,也會產生相反的結果。老闆要懂得給下屬機會,否則就算自己累死,下屬也不會領你的情。下面陳圓道老師給大家做一個分析:

一、舉例兩個藥引子故事

1.歷史上隋文帝楊堅就是這種事無鉅細的領導,所有事情都要親自過問,恨不得自己全給管了。楊堅每天從早到晚看軍報,以至於兵部尚書楊尚希無所事事,乾脆請旨平調到禮部當尚書去了。雖然楊堅這麼能幹,可隋朝從公元581年建國到618年滅亡,前後連40年也不到,成為歷史上統一南北但卻很短命的王朝之一。

2、相較於楊堅,宋太宗趙光義就覺得自己更了不起了。史書上說,哪怕大將要去五千裡外打仗,趙光義也會畫個陣圖叫捎帶上,圖上明確畫著應該在哪兒紮營、哪兒挖井、騎兵在哪兒、步兵在哪兒,所有都標記得一清二楚。趙光義這樣遙控下屬,仗打得怎麼樣那也是可想而知的。

公司老闆到底要不要親力親為

二、老闆管的太細,很容易造成幾個弊端:

1、下屬變飯桶。

老闆管的太細,底下的員工就沒有發揮才能的機會。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就是因為管的太細了,導致蜀國後期沒有人才。企業培養人才往往需要給人才製造鍛鍊的機會,很多事情要大膽的讓員工去想,去做。而不是凡事都喜歡指示員工,這樣只能使得員工沒有創新,沒有主動性。培養出的人才個個都是機器人,叫幹啥就幹啥。對於企業來說就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2、老闆變打雜。

老闆本該是定戰略,指方向的,結果每天被一些瑣碎的事情耽誤,造成身體疲憊不堪,在國內企業老闆累死的報道我們還少見嗎?真正的領導者是很輕鬆的,不需要每天事無鉅細的管理著公司的大小事務。

3、三個將軍一個兵的多頭領導。

很多老闆喜歡一稈子捅到底,這樣的後果就是員工要接受老闆以及直接上級的雙重領導,這樣員工開展工作就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往往夾在中間吃力不討好。員工疲於應付領導的工作,從而影響了實際的工作效率。另外,這樣也會造成股東之間的矛盾,比如小股東一心利用自己身邊優秀的資源想往前衝,但是,大股東覺得跑得快閃到腰,猶豫不決。錯過了很多機會!綜合來說 三個將軍一個兵的領導班子,最紅只會讓這個團隊逐個的解散,最終散夥!

柳傳志曾說,老闆只幹好三件事,定戰略、搭班子、帶隊伍。老闆是管方向性的問題的,而不是事無鉅細都過問。能夠用人之腦、合成眾人之智的,才算是最高明的領導者。

陳老師提示:老闆越累,公司越危險! 綜合來說是沒毛病的,老闆只幹好三件事,定戰略、搭班子、帶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