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梅花朵朵增雅趣;下聯請君續對!

能來吟詩答對的詩友們個個都是高手,因此對聯知識減免,先上一則對聯故事,以供詩友們欣賞:

辛酸寒儒的對聯

上聯:梅花朵朵增雅趣;下聯請君續對!

曾記得,有一出傳統的小戲,叫《討學錢》,講的是在舊中國,私塾老先生辛辛苦苦為東家教了三年書,而東家卻年年拖欠學費,到了年關,老先生親自上門討要學錢,卻遭到東家娘子的百般奚落和刁難。劇情雖然詼諧幽默,卻反映出古代教書人的艱難和辛酸 ,可謂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古代從事教育的儒士們,其生活大都辛酸寒苦,而他們又能安守清貧、安貧樂道,這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從他們所留下來的對聯中,充分反映出這種不幸和他們的心聲。

有一副對聯寫道:

座上無氈,且喜身寒心內暖;

門前有谷,誰憐眼飽腹中飢。

這是大多數教書先生的生活寫照。

四面燈,單層紙,輝輝煌煌,照遍東南西北;

一年學,八吊錢,辛辛苦苦,歷盡春夏秋冬。

更詳細地反映出教書人清貧艱苦的生活景象。

乾隆年間,桐城有一位教書的窮秀才,在自家門上貼了一副對聯:

半間茅屋棲身,站由我,坐也由我;

幾片蘿蔔度日,菜是它,飯也是它。

對聯託物寄情,直抒胸臆。

明末清初,樅陽有一教書先生,過年時在家門口貼出對聯雲:

功名、事業、文章,今歲已無望;

嬉笑、悲歡、怒罵,明年可再來。

寄情於幽默之中,嚴肅在詼諧之中,構思也很奇特。

不但一般教書先生如此清苦,學宮們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兒去。清代一名叫李壁瑜的教諭(縣學的學官)寫過一副對聯雲:

傷心夜雨,蕉窗點寒燈半盞,替諸生改之乎者也;

回首秋風,桂院剩禿筆一支,為舉家謀柴米油鹽。

從對聯中看到了一位兩眼充滿辛酸淚水的寒儒形象。

還有一個學官寫對聯雲:

耀武揚威,隔窗子怒門斗兩眼;

窮奢極欲,提籃兒買豆腐半斤。

上聯說,學官也是官,但毫無威信可言,隔窗向守門人瞪眼,就算耀武揚威了。下聯之意是,提籃買半斤豆腐,已算是窮奢極欲了。表面看是自嘲,實際上包含了多少不平與辛酸啊!

上聯:梅花朵朵增雅趣;下聯請君續對!

貧文富武自古傳,

誰見詩章換成錢;

無可奈何當孩王,

稍有微瑕遭惡言。

配詩:荷塘月色

上聯:梅花朵朵增雅趣;下聯請君續對!

欣賞完畢,話歸正題。今天為廣大詩友們帶來的上聯是:梅花朵朵增雅趣;梅蘭竹菊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的喜好,在吟詩作畫的題材中梅花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古代文人的書房之中懸掛梅花字畫的不在少數,故此得句:梅花朵朵增雅趣。

既然立意至此,小編愚笨才疏學淺、首先拙對兩條,高手飄過不喜勿噴,暫作拋磚引玉之敲門磚吧:

上聯:梅花朵朵增雅趣;下聯:牧笛聲聲添妙音。

上聯:梅花朵朵增雅趣;下聯:美酒杯杯留客情。

自古常言說的好,論區賢才廣,更精彩的下聯還需網上的詩友們續接,如若您有此雅興、敬請惠賜,詩與聯自由發揮,謝謝詩友們的惠賜!

梅花朵朵增雅趣,

竹笛聲聲驅牛歸;

幽林祥和金蟬鳴,

玉盤初升夜重回。

配詩:荷塘月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