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以後的女性需要服用雌激素嗎?這裡有專家詳解

女性健康醫療中心門診信息

中年以后的女性需要服用雌激素吗?这里有专家详解

門診時間:週一至週日 8:30 - 17:30

需提前電話預約:4008-919191

中年以后的女性需要服用雌激素吗?这里有专家详解

今天適逢重陽節,忙碌工作和生活的我們,別忘了給身邊的長輩多一些關懷,照顧他們的身心健康。如果您已步入中年,更要對自己的健康多加關注,才能生活的更自在舒坦。

在這個節日,我們請到楊嵐醫生,為大家分享中老年女性的常見的健康話題和保養常識。

何謂中老年呢?

中年以后的女性需要服用雌激素吗?这里有专家详解

我國將41歲至65歲的人群稱為中年人,66歲以後的稱為老年人。從女性人群來講,涵蓋了生育晚期,圍絕經期和絕經後的很長一段時間。

我國婦女平均絕經年齡是49.5歲,圍絕經期開始平均年齡是47.5歲,平均壽命達到76.4歲,並且預期壽命已經到了80歲。也就是說女性有將近一半的時間處於中老年。所以,對於中老年女性健康的維護是非常重要的。

中年以后的女性需要服用雌激素吗?这里有专家详解

我們提倡要從基本的健康生活方式做起,主要包括:

  • 飲食要均衡,可以參考中國營養學會給出的平衡膳食的寶塔,強調低鹽,低糖,低熱量,低脂肪,同時每天要額外補充一千毫克的鈣劑;

  • 適當的運動,每天六千步,這是最低的標準,建議每週至少要運動三次,每次至少是30分鐘,運動完了以後,心率要達到150次/分。中國女性運動還是少,要達到這樣的運動強度,有一些困難,需要循序漸進,個體化的原則;

  • 體重管理,建議體重指數(BMI)保持在正常範圍(18.5-23.9kg/m2);

  • 睡眠7-8個小時,午睡時間不宜太長(15-20分鐘)

  • 建議中老年女性要保持一個比較穩定的性生活,性生活本身從現在的研究認為,對於這種泌尿生殖系統的萎縮是有幫助的;

  • 只要有月經還是需要避孕,避孕方法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

  • 重點疾病的篩查,包括宮頸癌和乳腺癌的兩癌篩查,內科慢性病的定期檢查(心腦血管疾病,血栓性疾病,糖尿病等),還有骨密度測定了解骨質疏鬆的情況。


圍絕經期是從絕經過渡期開始一直到末次月經結束後的一年,稱為圍絕經期。臨床表現主要就是月經週期開始延長,從正常的28-30天左右開始,漸漸往後延長一週,兩週,甚至到了絕經過渡的晚期,可能兩個月才來一次月經,那麼如果發現三個月才來一次月經,可以估算大概四年以後差不多就該絕經了。

中年以后的女性需要服用雌激素吗?这里有专家详解

月經的改變主要是女性雌激素水平明顯地降低,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絕經綜合症。絕經綜合症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現:

  • 第一是潮熱、盜汗等血管疏縮綜合症,大概80%的人都會出現, 如果不治療的話,大概4-5年以後會逐漸地自然消退,但是大概有9%左右的人,可能會持續到70歲。

  • 第二是骨質疏鬆,主要表現出現為關節疼痛,甚至嚴重的話還會出現骨折。

  • 第三是泌尿生殖系統的萎縮,,陰道的乾澀,容易發生陰道的炎症,性生活的時候出現不適的感覺,排尿的困難。 其他還有就是睡眠的障礙,脾氣暴躁,情緒低落和抑鬱,還有認知障礙(老年痴呆)等。

那麼絕經綜合症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激素替代治療。其實激素替代治療的發展過程還是很曲折的。從上個世紀30年代在國外就已經開始出現激素替代治療,40年代到60年代是比較風靡了,但是在1975年就發現如果單雌激素治療,會帶來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所以就加用了孕激素。

之後在80年代、90年代更為盛行,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很多婦女就會要求醫生去給她激素替代的藥。2002年WHI的一個研究,發現長期的應用還是有不利的因素,尤其是對心血管系統,對血栓形成,對乳腺癌等都有不利影響。使激素替代治療跌倒谷底。隨著研究的發展,目前激素替代治療又迴歸到理性的角度。一定要嚴格掌握好的適應症、禁忌症,以及病人的意願。

中年以后的女性需要服用雌激素吗?这里有专家详解

激素替代治療的主要適應症是絕經相關的潮熱盜汗,還有泌尿生殖道萎縮、骨質疏鬆,尤其是前兩者,不是為了單純提高生活質量來用這個藥物。

同時,有嚴格的禁忌症,包括已知或懷疑妊娠,原因不明陰道出血,已知或可疑乳腺癌,已知或可疑性激素依賴性惡性腫瘤靜脈或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近6個月內),腦膜瘤(禁孕激素),血卟啉症,耳硬化症,嚴重肝腎功能障礙。還有相對禁忌症,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增生史,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嚴重高血壓,血栓栓塞史及血栓形成傾向者,膽囊疾病,偏頭痛,癲癇,哮喘,高泌乳素血癥,乳腺良性疾病,乳癌家族史,系統性紅斑狼瘡。醫生和患者需要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權衡利弊,決定是否選擇激素替代治療。

另外有一個要注意的就是激素替代有一個窗口期理論,也並不是說所有什麼年齡的人都用都做,目前的研究認為在絕經的十年以內,或者簡單講是小於60歲的人,在這個時候用激素替代對骨骼、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在大於十年或者60歲以上的女性是否再要繼續使用,就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進一步的諮詢。它的治療決策,主要並不在於你的症狀嚴重程度,而主要在於你是否願意,是否適應用這樣的藥物,用藥以後每年要進行評估,看是否有新的禁忌症出現,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系統的高危因素都會逐年增加,所以我們都要再重新評估,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現在國內主要是以口服藥物為主,經皮貼、陰道環局部應用的,在國內應用還是比較少,那目前常用的藥物,在和睦家醫院主要就是芬嗎通。使用方法上,比如說因為有其他的原因切除子宮以後,可以用單純的雌激素,不需要加用孕激素,但是如果是子宮的患者,都需要雌孕激素聯合運用,至於說序貫、週期、連續,主要看患者的年齡,是否需要繼續月經來潮,這個都是需要進一步溝通的。

總之,對於健康的,有明顯症狀的,絕經10年以內的或小於60歲的女性,如無禁忌症者,使用激素替代治療5年以內的併發症是很小的,基本安全。

對於恐懼或者不適合使用激素藥物的患者,可以選擇以下的藥物。一個是利維愛(替勃龍),雖然不是激素,但是有激素的活性,如果單用替勃龍是不用加用孕激素的。另外一個就是植物類的莉芙敏,是植物黑升麻根莖的提取物,也是有雌激素的受體介導作用,有一個雌激素的協同作用,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對於極度恐懼激素,或者存在著有激素治療禁忌症的人可以考慮這一類藥物。

醫生簡介

中年以后的女性需要服用雌激素吗?这里有专家详解

楊嵐醫生1997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獲得醫學學士學位;1997年至2000年就讀於華西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獲得醫學碩士學位;2000年至2003年在北京同仁醫院婦產科完成了住院醫生培訓;2003年至2010年在北京同仁醫院婦產科擔任主治醫師。楊醫生熟練掌握婦科、產科和計劃生育方面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原則,熟練掌握各種計劃生育手術、剖腹產手術及婦科常規手術,熟悉陰道鏡,宮腔鏡及腹腔鏡的基本操作。楊嵐醫生2005年加入北京和睦家醫院,擔任婦產科兼職醫生,並於2010年成為婦產科全職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