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的「田野」課堂——「第二屆馬家窯文化節」公共考古活動紀實

  10月15日,“第二屆馬家窯文化節”在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開幕。此次文化節內容包括馬家窯學術論壇、馬家窯文化小鎮精品展覽展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等地現場觀摩、中學生考古體驗活動等。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進一步弘揚了馬家窯文化,積極推進對馬家窯遺址的理解、保護和利用。

  中學生考古體驗活動作為其中的重要環節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學生是考古的新生力量,為弘揚本地文化,加深中學生對考古的理解、填補中學生對馬家窯文化、寺窪文化認知上的空白,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甘肅省臨洮縣文廣新局等單位聯合組織策劃,來自臨洮衙下中學的41位八年級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崔繼祖、寧小成老師帶隊。活動地點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單位正在發掘的寺窪遺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郭志委博士首先帶領學生們參觀了遺址發掘現場,近距離觀察考古工地與出土文物,瞭解考古隊工作流程。隨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副主任喬玉簡單介紹了寺窪文化的特徵、此次活動的主要內容及組織此次公共考古活動的初衷和目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隊的付文新及在寺窪遺址實習的學生作為特邀輔導員參加了此次活動。學生分為五組,在五位輔導員的帶領下從考古鑽探、刮面、陶片分類、器物繪圖、拼圖五個方面體驗考古工作的各個環節,瞭解考古工作的科學性和考古學者的艱辛,同時感受臨洮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

  考古鑽探

  “考古鑽探是田野考古發掘中重要的環節,通過鑽探可以確定是否可以進行進一步的遺址發掘,通過鑽探了解地下的文化層以及人類活動的遺蹟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所在的寺窪遺址今年就從這一步開始。”輔導員西北師範大學郭永良這樣對同學們說。他通過對探鏟各部分的組成名稱、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分辨土質土色與人類活動遺蹟來對同學們進行講解。在這過程中,學生們十分熱情,充滿了對該環節的好奇。“很硬的土為什麼能用探鏟打上來?”“因為探鏟的特殊構造可以無視土的硬度鑽到地層深處,揭示底下的地層。”“探鏟夠不到深處怎麼辦?”“探鏟裡的土無法取出怎麼辦?”輔導員對此一一作了示範。大多數的同學們認為鑽探這個環節既好玩又費力,但是對於地層的關係以及土質、土色的分辨並不能簡單理解。但是他們通過這次考古活動第一次發現考古還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而且離他們的生活並不遙遠。“希望他們在感受到考古工作艱苦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像我一樣對這個工作的熱愛。”輔導員最後說到。

中學生的“田野”課堂——“第二屆馬家窯文化節”公共考古活動紀實


   刮面

  “考古從刮面開始,作為考古人做好考古工作的重要技能,刮面的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刮面來判斷遺蹟現象的種類,其質量直觀地影響了我們的觀察。”輔導員西北師範大學田漢一邊介紹手鏟的特徵、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要領,一邊在實際操作中這樣說。他不斷糾正同學們刮面中存在的姿勢、方法等問題,並進一步說明手鏟在刮面、刮壁、清理遺蹟邊緣這三方面的作用。同學們聽得十分認真專注,求知慾十分旺盛。“為什麼要刮面?刮面有什麼用途?”“刮面為我們提供土質土色的證據,通過它來判斷遺蹟現象存在與否以及地層之間的變化,我想這是一種對於考古學的預判。”“墓葬中怎樣區分直肢葬、屈肢葬?又怎麼看出火燒痕跡呢?”“判斷這些問題主要看當時在墓葬中清理出來的人骨的擺放姿勢。”“火燒痕跡可以通過遺蹟表面是否有紅燒土以及碳粒等痕跡來判斷。”“手鏟是找灰坑的邊,那麼灰坑又有什麼用途?”“灰坑是考古學中非常常見又重要的遺蹟,它相當於古人的垃圾坑,卻能為我們提供很多的信息。”同學們通過輔導員的講述逐漸加深了對考古活動的理解。


   陶片分類

  陶片的分類是考古整理中最普遍、最日常的工作。輔導員西北師範大學田雅寧通過講解所選陶片的基本知識(陶片的種類、紋飾、質地、包含物等),以及每種陶片所代表的文化種類和文化特點告訴同學們對於出土物的收集整理是今後學術研究的必要準備,而在發掘的過程中出土物可分為四類收取:即石塊、骨頭、陶片和其他,其中陶片是數量最多,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同時他向同學們解釋出土陶片是判斷和分辨文化種類及相關問題最為普遍的依據,進一步通過了解陶片的基本特點來加深同學們對陶片以及相應文化和遺蹟的認識。在和同學們的交流的過程中他發現,雖然他們生活在當地並經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陶片等遺物,但是對於如何區別各種陶片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文化卻並不瞭解,“希望通過我的講解他們能夠基本明確馬家窯、寺窪等文化的典型陶片如何判斷;同時也希望生活在遺址周圍的他們能夠培養對陶片等遺物的保護意識以及保護當地文化遺產的觀念。”

中學生的“田野”課堂——“第二屆馬家窯文化節”公共考古活動紀實


  器物繪圖

  “考古繪圖需要耐心。”輔導員單軍生用他的經驗向同學們介紹了考古繪圖的基本要領。他講述了馬家窯彩陶的樣式特點以及繪畫與繪圖的區別,尤其是要注重比例的協調以及紋飾線條的流暢性。同學們對彩陶的紋飾以及器物的樣式感到很新奇,十分享受考古器物繪圖的過程。他向同學們解釋了用於繪製紋飾的顏料是一種礦物顏料,同學們表示十分有收穫,並且進一步激發了對考古的熱情。

中學生的“田野”課堂——“第二屆馬家窯文化節”公共考古活動紀實


   拼圖

  “拼陶片是最後室內整理的步驟,我們在日常發掘中完整的陶器器型較少,一般需要進行陶器拼對修復,而這些修復出來的器物可以填補一些學術上的空白。”輔導員蘭州大學劉慧琦挑選出五件帶有馬家窯典型紋飾器型的拼圖讓同學們進行復原。她在同學們拼對的過程中發現他們一般都見過這些器物紋飾,但是對於器型、紋飾背後所代表的文化內涵卻不甚瞭解。“希望他們能夠多瞭解一下這些器物背後的故事,也向家人介紹一下,他們生於此、長於此,而這些馬家窯和寺窪時期的陶器碎片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歷史的見證者,平時瞭解一下也是很有意義的。”

中學生的“田野”課堂——“第二屆馬家窯文化節”公共考古活動紀實


  西北工作隊的付文新說:“臨洮縣境內的遺址不僅數量眾多,而且不少遺址在考古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其中馬家窯遺址、寺窪遺址等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這片古人創造了燦爛文化的土地上進行考古體驗活動,不但使學生們更好的體會到先輩們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還能促使他們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投身於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建設中。通過此次考古體驗活動,對我們的考古工作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宣傳作用,加深了人們對考古的認識,有利於此區域後續考古工作的進行”。

中學生的“田野”課堂——“第二屆馬家窯文化節”公共考古活動紀實


中學生的“田野”課堂——“第二屆馬家窯文化節”公共考古活動紀實


  五個小組的考古體驗活動結束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副主任喬玉總結說同學們的表現都十分出色,希望他們能夠通過這些活動更好地瞭解臨洮的歷史,臨洮不僅有五千多年的彩陶文化,還有三千多年的青銅文化,這些都是臨洮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家鄉未來的建設者,要以家鄉的燦爛文化為榮,不僅要了解悠久的歷史,還要有保護傳承的意識。同時還希望同學們回家後和父母講講自己所瞭解的家鄉文化,讓周圍更多的人瞭解本土歷史文化,共同保護祖先留給我們的燦爛文明。還希望同學們用文字記錄下首次近距離接觸和參與考古的感受。活動最後由喬玉老師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工作站的隊員為參與本次體驗活動中表現優異的10位同學頒發紀念品,為本次豐富精彩的體驗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

  (攝影:付文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