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茶:彝族的相親習俗

想娶媳婦?先學一手烤茶絕技吧。

烤茶是我國高山峽谷地區少數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於氣候寒冷乾燥,缺少蔬菜,故常以喝濃郁熱茶的方法來補充營養素的不足,所謂“每日必飲三次茶”。烤茶種類多樣,鹹甜苦辣,人生百味,既是艱苦勞作的能量之源,也是節慶待客的靈性之物。


烤茶:彝族的相親習俗


這番浪漫場景其實是在考量小夥們的烤茶技術,據說在當地,若學不到一手烤茶技術,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會認為你沒本事,而不願將姑娘嫁給你,因此,當地小夥十五六歲就要學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絕招。


烤茶:彝族的相親習俗


彝族人還流傳著百靈從無量山百丈高崖銜來茶種為人治百病的故事,為紀念靈鳥,客人飲茶時,少男少女總會模仿靈鳥翩翩起舞,而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也和百靈有關。

靈鳥銜香

糊米罐罐香茶的烤罐要肚大口小,大小適中。茶具為土陶和紫砂壺製品為主。泡茶講究取無量山泉水。烤茶之前先烤罐,待罐極熱之時,將茶葉放入,在炭火上翻轉烘烤,當茶葉焦黃時,再將燒開的水一下子衝進去,一陣清香登時泛了上來。


烤茶:彝族的相親習俗


這第一道茶名為靈鳥銜香,意為福滿人間。此時茶湯淺黃,茶味清香淳真。若你身處彝族盛典,美麗的彝家小姑娘將奉上這碗清茶,為你洗去一身風塵疲憊。

糊米罐罐香的茶葉講究用哀牢無量山的曬青茶,這種普洱茶消食健胃、降低膽固醇,在勞作一整天后,一家老少圍坐在火盆旁手捧香茶,是一天中難得的悠閒時光。

靈生護香

第二道茶名為靈生護香,意為苦盡甘來,情深意長。將陶罐放在火炭上,加入事先炒至黃色的糯米和茶葉,邊烤邊抖動,至茶葉泛香糯米焦黃。糊米罐罐香茶又俗稱“百抖茶”,以腕力抖罐,令米不至糊底,也讓茶香米香混雜著充分溢出。

-----

烤茶:彝族的相親習俗

-----

此時加入採自無量山三千米以上的特有紅豆草和少許山河壩紅糖,繼續抖動到一定火候時,澆入開水,再加入一小塊生薑,煮兩分鐘即可。當你喝完第一道茶,這第二道糊米茶已經煮好,火候合適的茶湯應呈紅色,香氣甘甜,飲後神清氣爽、滿口生香。


烤茶:彝族的相親習俗


寒冬時節,天色微明,彝家男女在出門勞作前定要喝上這麼一碗醇厚濃郁的糊米茶,渾身發汗,精神振奮,一整天干活都格外有勁。

此外,由於烤茶素有相婿之說,抖茶罐的茶師大多為年輕男孩,女孩只在一邊添料幫忙。當然,“百抖茶”的確也是個力氣活。

自然之禮

在少數民族文化中,茶少了些雅緻趣味,多了強身健體的實用性。粗陶烤茶,大碗喝茶,鹽、姜、花椒等統統可以入茶。茶,對粗獷的少數民族來說,彷彿一位可以託付現實人生的摯友,早出晚歸,小病大痛,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每一天都少不了它。


烤茶:彝族的相親習俗


彝家糊米罐罐香茶的傳說總與治病有關,相傳銀生第三任節度的女兒因病長期不思飲食,節度遍尋良醫,卻不見效果。有個侍衛將自家的彝家糊米罐罐香茶奉給小姐,小姐痊癒,節度大喜,下令將此茶作為府治茶道,以至流傳至今。


烤茶:彝族的相親習俗


糊米茶進入現代茶室後被加入了更多裝飾元素,卻總不掩其粗樸之美和實用功效。雲南紅糖色澤米白,口感清爽,紅豆草解毒去邪、清肺理氣,糊米入茶溫暖脾胃,生薑辛辣驅寒。一碗糊米罐罐香茶,冬可暖胃,夏可清心,可說是大自然賜給彝族人的厚禮,而彝家人又將這份禮物轉送給每一位遠來的客人。

對彝族人來說,烤茶是自然之禮,是愛的表達,愛她,就為她烤壺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