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魯智深並非坐化而死,他的死另有隱情,到底怎麼回事呢

名 著 解 讀:第210期

文 章 主 題:魯智深之死的真相

涉 及 人 物:魯智深、方臘、鄧元覺等

配 圖 選 自:水滸題材影視劇

《水滸傳》魯智深並非坐化而死,他的死另有隱情,到底怎麼回事呢

很多人認為,魯智深是梁山一百零八好漢中,唯一一個稱得上真好漢真英雄的人物,他不似宋江那樣偽善功利、暗藏心機,也不似林沖那樣忍氣吞聲、懦弱隱忍,更不似武松那樣殺人如麻、是非不分。魯智深雖是個不折不扣的“花和尚”,但他實則是個真真正正的胸懷佛心的赤誠佛子。

然而,就是這位坦蕩無私的赤誠佛子,在徵方臘歸來以後,竟在杭州六和寺坐化而去,這讓眾多讀者嘆惋不已。在小說的最後,魯智深放棄回朝受封,跟武松同在六和寺修行。一天晚上,魯智深聽得錢塘江上潮聲陣陣,以為是敵軍殺到,正欲出門迎戰,卻突然想起當年智真長老贈予他的四句偈語,謂之“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就這樣,伴隨著錢塘江的大潮,魯智深坐化而去,結束了他轟轟烈烈的一生。

《水滸傳》魯智深並非坐化而死,他的死另有隱情,到底怎麼回事呢

在我們的印象中,大概只有得道高僧才會坐化,那是一種功德圓滿的體現。作者施耐庵這樣安排魯智深的結局,很顯然是對魯智深最大的肯定。

當幾乎所有人都在為魯智深之死感到嘆惋之時,又有極少數人對魯智深之死產生了質疑。我們都知道,魯智深在征戰中並未受傷(或許有小傷,但絕不致命),而且身體一向很好,並無患病跡象。很多人認為魯智深不可能就這麼不明不白地坐化而去,他的死或許另有隱情。這簡直是《水滸傳》的驚天大爆料,大家不禁在想,若魯智深不是坐化而死,那他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水滸傳》魯智深並非坐化而死,他的死另有隱情,到底怎麼回事呢

大家都知道,魯智深生前十分喜好喝酒吃肉,無酒不歡,無肉不樂。稍微有點醫理常識的人都清楚,身體肥壯且喜歡喝酒吃肉的人,很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而心腦血管疾病又很容易引發腦溢血,繼而致人死亡。因此,有人懷疑魯智深就是死於腦溢血。

當然,這種說法並不無道理,但似乎也太湊巧了,從概率上來說,不太可能。而我認為魯智深之死其實跟方臘的間諜有關。

《水滸傳》魯智深並非坐化而死,他的死另有隱情,到底怎麼回事呢

首先大家要知道這樣一件事,那就是六和寺坐落在杭州,而杭州恰好又是之前方臘的重鎮。更巧的是,方臘帳下四大元帥之一的寶光如來鄧元覺正好是一個和尚。那麼很有可能,杭州六和寺中就潛藏著方臘的間諜。方臘兵敗之後,這些間諜依舊潛藏在六和寺中,準備伺機為方臘報仇。而現在魯智深剛好來到六和寺修行,這對方臘的間諜來說真可謂是天賜良機。於是,那些間諜便暗中在魯智深的飯菜中做手腳(多半是下毒),最後就神不知鬼不覺地毒死了魯智深,而我們卻還天真地認為魯智深是坐化而去。

《水滸傳》魯智深並非坐化而死,他的死另有隱情,到底怎麼回事呢

那麼,關於魯智深之死的真相,你有其他的看法嗎?請在評論區留言,感謝閱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