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林黛玉薛寶釵的詩似曾相識 曹雪芹抄襲古人的詩詞嗎?

問題:《紅樓夢》中林黛玉和薛寶釵等人作的詩,都是曹雪芹的原創嗎?如何評價?

.......

前言

紅樓夢中的很多人物都是詩人,書中的許多詩詞據說是曹雪芹根據不同人物的性情所作。例如著名的《葬花吟》、《枉凝眉》、《問菊》、《種菊》等。從中可以看出曹雪芹的詩詞功底。四大名著中都有詩歌作品,但是紅樓夢中的詩詞多是曹雪芹原創(前八十回),歷來公認紅樓夢的水平最高。

不過有一種說法是曹雪芹有不少詩詞是化用前人的作品。例如賈寶玉和林黛玉等人的詩作化用了明朝詩人冒闢疆和董小宛等人的作品。老街不是紅學專家,說說自己的一點淺顯認識。下面先看看紅樓夢中的幾位主要人物的詩詞。

紅樓夢裡林黛玉薛寶釵的詩似曾相識 曹雪芹抄襲古人的詩詞嗎?

一、林黛玉賈寶玉(曹雪芹)抄襲明朝詩嗎?

林黛玉有一首《問菊》詩:

“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 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

賈寶玉有一首《種菊》詩:

“攜鋤秋圃自移來,籬畔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戴霜開。”

據有人說這幾首詩是曹雪芹抄襲前人的詩作,略加修改而成。有據為憑,朝詩人冒闢疆曾經有詩曰:

攜鋤別圃試移來,籬畔亭前手自栽。 前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竟喜戴霜開”。

董小宛是秦淮八豔之一,後來嫁給了冒闢疆,董小宛的和詩是:

“玉手移來霜露經,一叢淺淡一叢深。 數去卻無君傲世,看來唯有我知音。”

夫妻二人還有一個朋友楊龍友,他也湊趣和了一首:

尚有秋情眾莫知,聯袂負手扣東籬。孤標傲世偕卿隱,一樣花開故故遲。”

可以看出賈寶玉的詩和冒闢疆的詩幾乎一樣,林黛玉的《問菊》和楊龍友的詩幾乎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

紅樓夢裡林黛玉薛寶釵的詩似曾相識 曹雪芹抄襲古人的詩詞嗎?

二、曹雪芹抄襲明朝詩 是一場烏龍嗎?

據說上面的觀點是某位紅學家的發現:《〈紅樓夢〉菊花詩不是創作是仿作》。但是後來被證明是一個烏龍事件,原來這個發現的證據來自於一本書《秦淮歌妓董小宛》。

但是《秦淮歌妓董小宛》這本書不是舊書,而是現代人寫的一本書,因為影響不大,所以沒有被人注意。這個事件發酵以後後, 有人在舊書灘上看到這本書,而且還找到了作者劉培林先生。作者說《秦淮歌妓董小宛》裡面的詩是他與合著者改編了《紅樓夢》的詩。

原來不是曹雪芹抄董小宛,而是書中的人物形象“董小宛”抄曹雪芹。

紅樓夢裡林黛玉薛寶釵的詩似曾相識 曹雪芹抄襲古人的詩詞嗎?

三、薛寶釵 與宋詞

以上的故事我也是道聽途說,至於誰抄誰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在寫觀宋填詞時看到了一首似曾相識的詞:宋朝詞人侯蒙的《臨江仙》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才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餘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看過紅樓夢的朋友們是不是很熟悉?不錯,您一定會想起薛寶釵有一首著名的《臨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流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

區別是薛寶釵詠的柳絮,侯蒙詠的是風箏,但是這就不是抄襲了。在古詩詞的創作中有一種手法叫做化用,既借用前人的句子又經過自己的藝術改造,曹雪芹這一首化用得非常高明。

紅樓夢裡林黛玉薛寶釵的詩似曾相識 曹雪芹抄襲古人的詩詞嗎?

結語

古人作詩,有借用成句,有化用原意。例如辛棄疾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有:“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讀到這裡,馬上就會想到黃庭堅的“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再往上還有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同樣,薛寶釵的這首詠絮不是抄襲也不是仿作。不過結尾兩句明顯化用了侯蒙的《臨江仙》,而且整首詞的立意相似,都是弘揚了一種勵志不屈昂揚向上的精神。唐詩僧皎然《詩式》有過”偷意“一詞:

“偷語最為鈍賊。……其次偷意。……其次偷勢。才巧意精,若無朕跡。“

另外從語氣上能感覺出,侯蒙詠的是風箏是男人詩,薛寶釵的柳絮是女人詩,這是曹雪芹的本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