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質茶具一套賞析!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質茶具一套賞析!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質茶具一套賞析!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當十 直徑:2.8cm 厚:0.167cm 重:7.1g

機制錢幣是晚清時期產生的一種全新的貨幣,既是商品交換手段的一種,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其中就數光緒元寶最為大眾所熟知,它是特殊的商品又是精美的藝術品,也是晚清民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狀況的反映,因此它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發現,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收藏。光緒元寶收藏能提高人們文化知識,能瞭解歷史演變過程,從中欣賞到藝術的價值,意義非凡。

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政府的無能導致了後期的衰落。然窮則思變,清朝統治者發動洋務運動,做出積極進取的主要舉措,雖然不能改變封建王朝的覆滅,但卻讓社會方方面面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其中鑄幣業是其中之一。

光緒元寶,是在晚清光緒年間受洋務運動影響而產生。從1900年開始鑄造一直延續到晚清的宣統三年,使用流通了11年的時間,是中國最早的機制洋式銅元,也是中國近代機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質茶具一套賞析!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質茶具一套賞析!

銅質茶具一套 壺口徑:3.6cm 底徑:4.3cm 高:14.3cm 杯口徑:3.6cm 底徑:2.8cm 高:5cmx8

茶具選材廣泛,金、木、竹、陶皆可取。茶具,古代又稱茗器,同其他飲、食具一樣,它的發生和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粗糙到精緻的過程。唐代茶神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列出了28種茶具的名稱。 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指採茶者,如《茶經》說:“茶人負以(茶具)採茶也。”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據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中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裡初處可見,諸如唐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說:“客至不限匝數,競日執持茶器。”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床,旁邊洗茶器。”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詩》有“蕭疏桂影移茶具”之語,宋、元、明幾個朝代,“茶具”一詞在各種書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禮志》載:“皇帝御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

茶具範圍宋代皇帝將“茶器”作為賜品,可見宋代“茶具”十分名貴,北宋畫家文同有“惟攜茶具賞幽絕”的詩句。南宋詩人翁卷寫有“一軸黃庭看不厭,詩囊茶器每隨身。”的名句,元畫家王冕《吹蕭出峽圖詩》有“酒壺茶具船上頭。”明初號稱“吳中四傑”的畫家徐責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對飲時,他趁興寫道:“茶器晚猶設,歌壺醒不敲。”不難看出,無論是唐宋詩人,還是元明畫家,他們筆下經常可以讀到“茶具”詩句。說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茶具按其狹義的範圍是指茶杯、茶壺、茶碗、茶盞、茶碟、茶盤等飲茶用具。中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茶愛好者青睞。由於製作材料和產地不同而分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屬茶具、竹木茶具和玉石茶具等幾大類。

金屬用具是我國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 早在 公元前18世紀至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統一 中國之前的1500年間, 青銅器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先人用青銅製作盤、盛水,製作爵、尊盛酒,這些青銅器皿自然也可用來盛茶。自秦漢至六朝,茶葉作為飲料已漸成風尚, 茶具也逐漸從與其他飲具共用中分離出來。大約到南北朝時,我國出現了包括飲茶器皿在內的金銀器具。到隋唐時,金銀器具的製作達到高峰。本世紀80年代中期,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謂是金屬茶具中罕見的稀世珍寶。但從宋代開始,古人對金屬茶具褒貶不一。元代以後,特別是從明代開始,隨著茶類的創新,飲茶方法的改變,以及陶瓷茶具的興起,才使包括銀質器具在內的金屬茶具逐漸消失,尤其是用錫、鐵、鉛等金屬製作的茶具,用它們來煮水泡茶,被認為會使“茶味走樣”,以致很少有人使用。但用金屬製成貯茶器具,如錫瓶、錫罐等,卻屢見不鮮。這是因為金屬貯茶器具的密閉性要比紙、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這樣更有利於散茶的保藏。因此,用錫製作的貯茶器具,至今仍流行於世。

歷史上有 金、 銀、 銅、 錫等金屬製作的茶具。 金屬茶具因造價昂貴,一般百姓無法使用。至今所發現唐代宮廷的銀質鎏金茶具。這是1987年5月我國在陝西省扶鳳縣皇家佛教寺院法門寺的地宮中, 發掘出大批唐朝宮廷文物,內有銀質鎏金烹茶用具,計有11種12件。這種茶具雖有實用價值,但更具工藝品的功用。

歷史上還有用金、銀、 銅、錫等金屬製作的茶具。尤其是錫作為貯茶器具材料有較大的優越性。錫罐多製成小口長頸,蓋為筒狀,比較密封,因此對防潮、防氧化、防光、防異味都 有較好的效果。唐時皇宮飲用顧渚茶、金沙泉,便以銀瓶盛水,直送 長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造價較昂貴,一般老百姓無法使用。

至於金屬作為泡茶用具,一般行家評價並不高, 如明朝張謙德所著《茶經》,就把瓷茶壺列為上等, 金、銀壺列為次等,銅、錫壺則屬下等,為鬥茶行家所不屑採用。到了現代,金屬茶具已基本上銷聲匿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