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的奇謀「偷襲陰平」爲何能夠成功?

鄧艾成功偷渡陰平,是三國兩大奇謀之一,另一個是蜀漢大將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只是沒有實施,留給後人無盡的遐想,而且魏延也沒有機會去實施,因為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後,魏延也被楊儀所殺。

而鄧艾的奇謀偷渡陰平卻成功了,從而也成就了鄧艾的傳奇,雖然鄧艾最終被陷害致死,但鄧艾成功偷渡陰平的傳奇從此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了傳奇的一幕,50歲左右才被司馬懿所識的鄧艾憑此一役比肩白起、韓信,成為中國古代七十二名將之一。

鄧艾的奇謀“偷襲陰平”為何能夠成功?

【鄧艾】

那麼,鄧艾只帶著3000兵,制定這樣的一份偷襲計劃,他的底氣來自於哪裡呢?

這其中最大的關鍵是姜維失去了漢中。

喜歡三國的人都知道,蜀漢之所以能夠以一州之力成為三國鼎立的一方,不在於蜀漢有多強大,而是在於蜀漢擁有兩個地方,一是漢中,二是荊州。四川三面環山,東有缺口為荊州,所以,在關羽失去荊州之後,劉備剛稱帝為何就舉全國之力東征,發動夷陵戰役,根本原因就在於荊州太重要了,失去荊州,益州東面門戶大開,隨時有被敵人進攻的危險。

所以,劉備在夷陵戰役失敗之後,諸葛亮為何把與聯盟東吳作為基本國策,一方面是兩國聯合才能共同對抗曹魏;另一方面化解東面被攻的危險。好在東吳並無大志,只想偏安,所以,蜀漢東邊門戶一直平安。

但是,蜀漢還有一大危險那就是北面,雖然北面環山,但當年劉邦能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是利用了北面環山之間有通道。所以,劉備在取代劉璋成為益州新主之後,黃權建議北取漢中,方可保蜀漢平安。

劉備親率諸葛亮、張飛、法正、黃忠、馬超、魏延、劉封等大將豪華陣容,發動了漢中戰役,終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敗曹操,取得漢中戰役的勝利。

鄧艾的奇謀“偷襲陰平”為何能夠成功?

雖然漢中之戰沒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名聲顯赫,但漢中之戰的激烈並不遜色於這三大戰役中的任何一場戰役,其慘烈程度可以說是慘不忍睹,當時曹操也是超豪華陣營參戰,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雙方動用那都不少於二十多萬人馬,劉備是慘勝,這也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時劉備無力支援的根本原因,因為無兵可援了。

劉備因此漢中稱王,蜀漢實際上進入最鼎盛時期。漢中從此在魏延、諸葛亮及蔣琬、費禕等苦心經營下,一直成為蜀漢安全的最大屏障,在諸葛亮之後,曹魏即使多次西征,但都在漢中被蜀漢打敗,曹魏無力深入漢中,那也就不可能再深入蜀漢,蜀漢政權雖然是在草包劉禪的領導之下也一直無憂。

但到了姜維時代,姜維改變了蜀漢在漢中的戰略,放棄“錯守諸圍”的傳統戰略,改為“斂兵聚谷”的戰略,也就是將過去的步步設防、錯綜接應的戰略改為堅守關鍵部位的戰略,這樣,在司馬昭三路大軍的同時進攻之下,漢中迅速失守,姜維大軍被逼到劍閣一帶。

失去漢中,整個蜀漢就暴露在曹操三面包圍之下,即使是崇山峻嶺,但曹魏大軍也就有了謀劃奇兵的可能,鄧艾就在這種情形下想出了偷渡陰平這一奇謀。其實,即使鄧艾不想出這一奇謀,在曹魏的三面夾擊之下,也會有其他奇謀誕生,只是時間問題。

所以,鄧艾敢偷渡陰平,最關鍵在於蜀漢失去了漢中。

鄧艾的奇謀“偷襲陰平”為何能夠成功?

再就是,蜀漢國經過夷陵之戰、街亭失敗和魏延之死,已經失去了人才梯次培養髮展的條件,也就是出現了軍事人才的斷層,廖化、張翼這些劉備時期的老人還在披掛上陣,姜維這種中生代的人才寥寥無幾,年輕將領更是沒有人才出現。

正是有了這般底氣,鄧艾才只考慮自己,不考慮蜀漢國會怎樣的排兵佈陣。

然後,蜀國內耗,這是一個王朝腐朽沒落最為基本的特徵。相較於姜維的戰略高度不夠,蜀漢更大的問題在於他進入了衰落期,其特徵就是宦官弄權。

宦官是皇帝制度的寄生品,伴隨著整個皇權的始終,但這有一個特殊現象,皇帝正,朝政清,社會安定,這宦官絕對無名;反之,宦官有名,這個朝廷必定有問題。

蜀漢到了這個時候,誰最有名?除了阿斗,就要數宦官黃皓了。

鄧艾的奇謀“偷襲陰平”為何能夠成功?

鄧艾雖然不能完全清楚蜀漢國朝廷的內幕細節,但姜維“沓中避禍”這樣的大事還是知道的,魏國在出徵詔書中已經提到了這一點。所以,對於一個腐朽沒落的王朝,你的作戰計劃無論是怎樣的大膽都不為過。

姜維不守險,邊將投降,這也給了鄧艾以底氣。

出征時,鄧艾的任務是拖住姜維,因為姜維已經“遠離巢穴”,主攻任務是由鍾會去完成。但是,鍾會卻幾乎是毫無阻攔地進入並兵不血刃地佔領了漢中!原因何在?蜀漢國在邊境已經不設防。

鄧艾的奇謀“偷襲陰平”為何能夠成功?

本來,諸葛亮、魏延等人的邊防政策是設立營寨,守住山口,但姜維認為這樣只能防住敵人,而不能消滅敵人,於是撤銷山口營寨,只在漢、樂等城駐軍。等到鍾會進攻陽安關口,守將蔣舒投降,另一個將軍猝不及防,戰死。

鍾會進攻樂城,雖然一時沒有攻下,但鍾會知道這是一座孤城,跟本就不去管它,直接繞過去攻擊劍閣。這對姜維是一個多麼大的諷刺!邊城之戰雖然是鍾會打的,但三支軍隊有一個統一的監軍衛瓘,他會及時地給各支部隊通報情報的。

也就是說,姜維的邊境不設防、邊城守將投降,鄧艾都是一清二楚。

面對這樣一個腐爛、內鬥的朝廷,面對這樣一支沒有防守意識的軍隊,面對不戰而降的邊境將領,鄧艾完全可以預料,只要他出其不意出現在蜀軍面前,蜀國朝廷就會震顫,軍隊就會恐慌,將領就會有人投降,他就會有勝利的把握。

可以說,當面對一個腐朽沒落的政權時,任何一個大膽的計劃都是有可行性的。也難怪司馬昭會把蜀漢國看成是“國小民疲,資力單竭”!這要是諸葛亮時期,同樣的國土和人口,司馬昭的父親司馬懿會認為蜀漢國是一個“伐之如執掌耳”的小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