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爲何不制裁印度?

太陽175839885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除了俄羅斯,還有什麼國家敢迎著美國上去打臉。那恐怕只有印度了。這個國家“自信”起來,連自己都不怕,更別說美國了。你還別不信,世界上敢迎著美國核動力航母艦隊衝上去的,還真沒幾個國家。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後,印度海軍直接派出了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毫不退縮的迎著美國企業號核動力航母帶領的第74特遣編隊展開海上對峙。終於成功肢解了東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孟加拉國。這份自信可不是說說而已的。

(S400防空系統足以在局部挑戰一下美國的空中優勢了)

最近外媒又報道了,印度和俄羅斯簽訂了購買50多億美元的軍火採購合同,其中包括S400防空導彈系統整整5個團的全套裝備。這本來不算什麼,畢竟幾十億美元的交易而已,中東那些土豪們,上百億丟出去都不眨眼的。問題是印度陸軍參謀長拉瓦特直接表示,雖然知道美國肯定會因為這事制裁印度,但是印度無所謂。果不其然,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在白宮發表了要制裁印度的講話。畢竟美國有專門制裁反擊美國敵人的法案——CAATSA。而且將會很快實施,而印度要到2020年才能得到第一批S400防空導彈。成為繼中國和土耳其之後的第三家外國用戶。

(之前還親密無間,之後就立馬打臉,特朗普對印度的打臉行為,極其惱火)

這個CAATSA我也順便科普一下,美國在2017簽署生效的一份用來制裁反擊美國敵人的法案;專門針對俄羅斯、伊朗等國家。該法案規定了美國可以對任何與俄羅斯軍方合作的第三國實施制裁,這可真夠霸道的。印度居然不怕?這邊剛買了50多億美元的俄羅斯軍火。馬上又表示要繼續購買伊朗的原油。這年頭敢這麼打美國臉的國家,恐怕印度算是全球獨一份了。

(印度一度與美國好得蜜裡調油,大有直接拋棄俄羅斯的架勢,甚至連俄羅斯租借給印度的核潛艇都讓美國人上去了,兩國關係一度鬧得不可開交)

(然而印度可能終於發現了美國這位大總統實在不靠譜,剛想貼過去就連遭耳光糊臉,被打得暈頭轉向之後才發覺,還是俄羅斯更靠譜,人家俄羅斯也就坑點小錢錢,一般不會對印度外交貿易說三道四)

(印度就敢逆著美國和伊朗合作)

其實想來也對,最近美元堅挺強勢,印度的盧比則是一路暴跌。油價卻在漲,在油價和貨幣的雙重壓力之下,莫迪只能選擇這條得罪美國的路。甚至討論過以人民幣結算的預案來繞開美元。畢竟中國在金磚國家裡實力首屈一指,有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做後盾,人民幣當然比盧比好用多了。因為現階段印度唯一能大規模出口換外匯的就只有農產品,印度的植物油和植物蛋白飼料的產量較高,連中國每年也要從印度進口一部分,不過印度畢竟是人口大國,國內的需求同樣很大。如果印度政府拿出過多的農產品用於出口貿易換取外匯,那就只好委屈一下底層賤民了,比如一日三餐改成兩餐。

(印度這個國家,各種歡樂多,根本不在乎世人的看法)

(俄羅斯跟印度做了那麼多年的軍火買賣,在印度軍內有大量利益代言人,並非那麼容易丟開的。)

不說這些,就說說美國能怎麼制裁印度?禁止印度人去美國讀書?禁止美國企業僱傭印度人做外包?禁止印度人朝國內寄僑匯?這些都不現實。何況印度也是大國,大國就是可以任性。莫迪很清楚美國人的民心士氣全靠印度裔的PPT來維繫,多少大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打擊印度會面對國內受傷害管理層的反擊。而印度也知道自己和美國沒有直接衝突,美國是不可能對自己火力全開的。目前有中國頂在前頭,美國一時半會還顧不上它。單純利用外交軟實力和優越的地緣優勢,既買到俄羅斯的廉價武器,又買到伊朗的便宜石油,各個大國還要爭相拉攏它。

(印度的精英階層在美國混的風生水起)

歸根結底,是因為印度知道美國的底線在哪裡。印度和美國同為前英國殖民地獨立而來,美國外交上的那點彎彎繞也就騙騙沒見過世面的小國家,印度也許底層老百姓比美國民眾差很多;但是上層統治集團的精英們,那可是接受過全套英式教育的,論水平和學識不比美國差多少。所以現在的印度明顯玩的是左右逢源。利用現在西方的政治環境,想盡辦法讓自己成為受益者,一般國家學都學不來。你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關注微信公眾號:戰爭史,多位專家將在公號中將繼續為您解讀。獨立專業,有種有料,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戰爭史政治軍事歷史系列文章。


戰爭史


印度自70年前獨立建國之後,一直繼承了英殖主主義霸權思想那一套做法,想先稱霸南亞,把諸鄰國收拾變為自己的殖民地。


印度先後吞併錫金,侵略尼泊爾,把大吉嶺地區後廓爾喀人,從尼泊爾分離出來,然後大肆遷徏本國移民,與廓爾喀人一起組成西孟加拉幫,其實廓爾喀人民從尼泊爾分離出來起,一直謀求獨立的鬥爭從沒停止過。

但是,由於印度政府的血腥鎮壓與屠殺,廓爾喀人民的獨立運動屢敗屢戰,直至今年已經組成了8000多人的游擊隊,嚇得印度軍人一個個往外逃跑,留守在西孟加拉其餘的印軍巡邏隊,走在大街之上也顫顫抖抖,提心吊膽


印西孟加拉邦發展到今天這種局面,其實是印政府侵略它國惹的禍,廓爾喀人尋求民主獨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為什麼,對印不加以制裁呢?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因為印度與美國站在同一反華陣線上,印收留藏獨分子,妄想把西藏從中國獨立出去,為了達到它不可告人之目的,曾與中國發生過邊界爭奪戰爭,最後以慘敗而告終。

幾十年了,印度始終不服慘敗的教訓,為了實現它的所謂亞洲"大國"夢想,武裝自己的軍隊,實現國防"現代化",大量從西方世界手中購買先進武器,它先後從法國購買陣風與幻影一2000戰機,從俄購買航母與飛機武器,從美國日本購買一系列先進武器,目的只有一個,美國與西方世界想借印度之手牽制,制約中國的高速發展,而印度正好與中國西藏相鄰,正符合美國反華包圍圈的一部分,正符合美國戰略與經濟利蓋,它巴不得印中兩國發生邊境戰爭,它好乘虛介入印度建設軍事基地,嚴重威脅中國國土安全,以達到它那不可告人之目的。


北斗七星92070701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與中國西藏、不丹、尼泊爾接壤。地勢北高南低,南部土地肥沃,北部為山區,但都在海拔1500米以上。面積為7096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錫金在1975年前是一個獨立之國。印度1975年把錫金吞併,變成了印度所屬的一個邦,一直到現在。當時印度並沒有遭受到聯合國及美國等國家譴責,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印度在國際上打著不結盟國家的旗幟,實行不結盟政策,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鬥激烈,都想拉攏印度為己所用,對此事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故意忽視,都不想得罪印度。聯合國也沒有譴責與制裁印度的提案。二,錫金是內陸小國,與南亞次大陸以外的其他國家交往甚少,在國際上幾乎沒什麼影響力和朋友;三,印度吞併錫金用了一個周密完整較長的計劃,一切都顯得“自然合法”。如他先與錫金簽訂和平條約,然後讓大量印度移民進入錫金成為公民,逐步進入錫金議會及錫金其它要害部們,執行親印度路線,錫金議會先通過了併入印度的決議,印度議會又通過了接納錫金併入的決議,最後又讓錫金通過全民公決,顯示大部分錫金國民同意併入印度;四,錫金併入印度期間,中國在搞文化革命,無暇顧及錫金併入印度這一事件。中國一直沒有承認印度對錫金的吞併 ,後來直到2003年6月23日中國才承認錫金為印度所屬,據網上資料所述,是因為印度表態藏南有幾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認歸中國所屬。


長江微波


美國為何不制裁印度?

一、地理位置

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部與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是中國第二大鄰國。

冷戰後蘇聯解體,美國成世界上維一超級大國,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堅持著自己的道路和平穩定的發展,中國國土面積廣,物產豐富,人口眾多是一個潛在的世界級強國,美國一直視中國為潛在對手,為鞏固他絕對的世界領導權,想方設法圍堵中國,遏制中國發展,而印度作為中國第二大鄰國,與中國又有領土爭端,印度成了美國圍堵遏制中國最好的棋子,印度成為美國非軍事盟國,美國的裝備印度只要有錢都能買得到,因此,美國不會制裁印度。



二、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的國家,不久將是世界第一大人口的國家,國內龐大的廉價勞動力是美國與西方國家所需的。

三、印度是世界第一大武器進口國,其國防裝備就是買買買的節奏,每年美國俄羅斯進口大量軍事裝備,給美國軍火商帶來巨大的利潤,也為美國創造龐大的外匯收益,是美國土豪級軍火買家,美國為了這個也不會制裁印度。


四、錫金一直處於半獨立狀態,長期被印度所操縱,在國際上也未得到廣泛的認同,也未加入聯合國,1975年印度佔領吞併錫金,當時印度與美蘇及西方國家關係都很好,美蘇為了各自的戰略利益,都不願為了小小錫金得罪印度,美國也沒制裁印度。


大風起兮雲飛揚y


印度吞併錫金不假,但首先有一點需要指出,就是自印度1947年獨立以來,就繼承了英國殖民當局在錫金的權力,成為了錫金的保護國,印度控制了錫金的外交、國防和經濟大權,錫金的獨立在很大程度上僅僅是形式上的。即便是這種形式上的獨立,從1973年開始印度也不再允許,印度先是通過決議使錫金成為了印度的“聯繫邦”,繼而又在1975年強迫錫金議會廢黜了國王,通過“決議”加入印度,成為了印度的一個邦。可見,

印度對錫金的吞併是一步步進行的,並不是像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那樣一步完成,自然在國際社會就沒有引起很大反響。

因為錫金自獨立後就一直處於印度的“保護”下,沒有獨立的外交權力,加上錫金作為內陸山地小國,戰略價值可以忽略,因此錫金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在國際社會的存在感很弱。這也是印度完全吞併錫金後並沒有引起很大國際反響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後咱們再來看美國的反應,從根本上講,大國的行為受利益左右。印度自獨立以來一方面標榜自己是西方式的民主國家,作為英國前殖民地,英聯邦重要成員,與西方世界保持著相對良好的外交關係,另一方面又奉行計劃經濟,在經濟和安全上與蘇聯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在整個冷戰期間,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南亞大國,在地緣戰略上印度具有重要地位,一直是美蘇兩大陣營都爭相拉攏的對象,同時也是一個在東西方世界間兩面逢源的國家。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拉攏印度有利於遏制中國,也可以避免印度完全倒向蘇聯,因此絕不可能為了一個毫無國際存在感,戰略價值可以忽略,已經被印度實際控制多年的小小錫金而去制裁、刺激印度。


照理說事


卸磨殺驢不含糊 只待黔驢技窮時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禁被提問者的幼稚可笑雷到了。世界上沒有不偷腥的貓,無非是時機未到,早晚而已。

一、美國離不開印度

美帝做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其稱霸全球的野心可說是火星人都知道。印度獨特的地理位置,獨特的民族特性,註定會被美帝這隻貪婪的惡虎盯上。

1 戰略稱霸跳板

中國做為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無論經濟、軍事、科技等重要領域發展速度之快質量之好,都大大超出了美國人的意料之外。剛剛甩掉蘇聯獨自坐上頭把交椅的美帝,顯然是沒玩夠呢,所以才妄想故伎重施,肢解中國。特別是印度與中國搭界,又有藏南等地區的領土紛爭,這些“便利條件”讓美帝吃了秤砣,刻意選擇印度作為遏制中國崛起的陸上大本營(海上日、韓、菲等國的軍事基地已經形成了包圍圈)。

2軍事試驗基地

兩次世界大戰,美國人大發戰爭橫財。靠販賣軍火起家的精明的美國商人,引導美國政府把研發生產各類先進殺人利器作為增長GDP的殺手鐧。可怕的是,美國政府欣然接納了;可悲的是,印度為代表的國家紛紛為美國武器埋單了。特別是三哥們的飛機接二連三出事之後,忽然發現老毛子在坑他們,於是敢怒不敢言地悄悄轉投美國爹門下,並開心地充當起檢驗美國武器效果的“小白鼠”。

3商品傾銷市場

印度國土面積、GDP、人口,三項硬性指標均排在全球前列。而曾經一度淪為英國殖民地的印度,為當年的日不落帝國帶來過巨大財富。比如,英帝就曾經以印度為大後方打敗了大清帝國,並通過販賣鴉片等掠奪賺取了大量財富。這讓嗜血成性的美國奸商發現了印度是個寶地,通過印度可以獲得廉價勞動力、免費土地、還有各種優惠政策。所有這些條件,正好讓美國人把淘汰貨統統銷售給感恩戴德的三哥。

二、美國瞧不起印度

美國是從骨子裡瞧不起印度的,不僅因為美帝一向自我感覺良好,還在於印度的奴顏婢膝,自甘墮落。

1國家混亂

印度歷史上就是多個邦聯合起來的大雜燴國家,對外儼然一個國家,其實內部卻是誰也不服誰的。1948年獨立以來,印度政府對內打壓除印度教之外的異端分子,對外大肆侵略擴張,對周邊國家是軟的欺硬的怕。這就導致印度陷入內外交困的危險境地,內部一些邦鬧獨立,外部被印度欺凌的小國家一直都沒真正服過印度,總想找個機會報仇。這種極端不穩定的政治動盪潛在危機,讓美國看清了印度這個國家存在隨時分裂的風險。歷史經驗告訴美國人:中國是不怕受侵略的,中國人是愈挫愈勇的,打起持久戰來會拖死任何一個國家。而印度的情況恰恰相反,所以說三哥這點尿性讓美國爹很“放心”。

2人民短視

印度人普遍是倔驢脾氣,一頭撞到南牆上,還非得再尥上幾蹶子表示它不服!問題是你不服,老虎就不吃你嗎?可是印度人就是這麼任性,就連隨地大小便這麼基本的反應國民素質的問題,都無力解決。是印度政府不作為嗎?要知道印度總統可曾經發起過轟轟烈烈的建設廁所運動的,但是印度人民不買賬,放著廁所不用,還是隨時隨地率性而為。以小見大,可見印度人的頑固不化,自以為是,讓他們繼續殖民時代的固步自封,再加上宗教信仰的麻痺,整個印度民族可謂死水一潭。但是美國佬自信尿性大,覺得他們隨時隨地可以一泡尿淹了新德里。

3發展滯後

曾有印度網友提出“中國落後印度多少年”這種在中國人看來非常可笑的問題。這足以說明印度人要麼沉迷在“大國”迷夢中不肯醒來,要麼乾脆就是井底之蛙。印度獨特的地理位置,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阻擋了三哥原本可以眺望中國的視線,讓他們覺得周邊盡是錫金不丹尼泊爾這類彈丸小國,放眼天下似乎就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巴基斯坦敢於挑戰。而要知道巴基斯坦面積只有印度的四分之一,人口只有印度的十分之一,GDP只有印度的八分之一,加上印度覺得巴基斯坦的軍隊規模小、武器裝備差、科技含量低,越比優勢越明顯,於是三哥們終於釋懷了。覺得中國的小弟不過如此,中國也強不到哪裡去。殊不知,老毛子都看不下去了,都在替印度找死不得法而倍感遺憾。美帝就更甭提那個開心勁了,心說就印度人這智商這眼光,就是給他一坨凍×都能給當金元寶塞褲兜裡揣半天。直到化凍被發現了,美帝再瞪著眼珠子熊三哥:怎麼搞的?拉褲子裡了,不知道嗎?

三、美國玩不轉印度

印度畢竟曾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過那麼牛×的一段。而每當提起歷史,美國人就心虛起來。

1宗教林立

眾所周知,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教目前成為印度的主流教派,而除此之外印度還有伊斯蘭教等二百多種宗教。雖說各種宗教宣揚的教義各執一詞,無奈悠久的歷史在廣大教眾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信仰問題不是靠突擊式的教育可以扭轉過來的,更不是靠武力可以解決的。印度國情特殊,印度人基本上都信教,跟單純信仰基督教的美國佬不同,印度人信仰的宗教五花八門,所以首先從信仰上就沒法降服印度。

2部落紛爭

印度是典型的“人吃人的社會”,階級對立明顯,雖說三教九流無所不包,但無非分為兩大類人群:有權有勢的貴族,一貧如洗的賤民。

歷史上看,印度本來就是多個小邦抱團取暖湊合在一起的草包國家,直到如今也沒有實現中央集權。各個小邦各有各的宗教領袖,各有各的民族,語言,文字,生活習俗,所以即使自以為了不起的“摩的”總統也是幹叫喚沒辦法,某些部族長老、宗教領袖、土鱉財主就是不尿他這一壺!

更別說你美國總統了,又算哪個山上的猴?

3中俄抵制

就算是美帝一廂情願,印度投懷送抱,日本推波助瀾,導致亞洲形勢一度緊張。那麼中俄作為聯合國五常之兩大國,又是周邊地區主要大國,維護世界和平職責所在,確保本國安全責無旁貸,於公於私都不會坐視不理!何況還有一個不服輸的巴鐵小弟一直盯著印度呢。這就讓美帝尷尬了,聯合印度攪局吧,自己勞師襲遠,中俄嚴陣以待,撈不著便宜;反之,別說制裁印度了,就算是不搭理印度,也怕印度這條沒有主心骨的癩皮狗轉投中俄門下。

總之,通過以上三點分析來分析去,可以歸結為三句話為這個問題作結:一是美國暫時不捨得制裁印度,因為印度的油水還沒有榨乾;二是美國認為不值當地制裁印度,因為印度的水平差得太遠,永遠不會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三是印度這個國家好似一隻陰險狡詐的狐狸,搞不好就惹一身騷,美帝也怕有閃失,所以不敢輕易下手。


山東夏津赤腳大仙


印度在上世紀大肆擴張之時,美國帶領西方沒少制裁印度,不僅能在經濟領域壓制與印度的貿易活動,而且在軍事領域擠壓印度。一方面加大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援助和武器出口,另一方面嚴格限制對印度的武器銷售。尤其是印度強行吞併錫金之後美國的制裁相當嚴重,甚至一度希望中國出面教訓印度。

很多人看到今天的美國對印度購買S400行為,並沒有實施制裁打壓,就想當然的認為美國在印度吞併錫金之時,也同樣沒有制裁它,這是不正確的。印度之所以不願意徹底放棄採購俄羅斯武器,就是對西方的武器禁運和經濟制裁難以忘卻,不敢將國防安全寄託在西方身上,這一點與伊朗有很大相似性。

今天的印度是美國重點拉攏的盟友,別說它買下5套S-400防空系統給俄羅斯送去79億歐元,就算是印度白送給普京100億歐元,美國也只能好言相勸,因為美國同時與伊朗、俄羅斯、中國展開貿易戰,國內的壓力已經相當大了。它的盟友歐盟也被難民折磨的不堪重負,無力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提供更多的幫助,這時候再把印度推向對立面,是非常不理智的。


利刃軍事


首先就是地緣政治歷史上並不與美國有多大的衝突。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上,主要其國土面積達到298萬平方公里,大概相當於中國的1/3。而與美國相距遙遠,所以說,印度奉行南亞霸權政策,但是在印度洋上並不敢違反美國的政策。並且美國在印度洋上擁有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這讓印度也不敢對美國肆意妄為。



而且印度這個國家在西方人眼裡是標榜的民主國家,作為西方其民主制度代表並極為推崇。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自然樂見其成。在政治背景上對你對其進行經濟制裁的可能性比較低,也沒有太多的理由。


而作為軍事上,印度是南亞次動次大陸上的軍事霸主,不斷地對周邊小國進行控制與欺壓。由於印度並不與美國發生軍事衝突和軍事對峙,而且雙方還有一定的軍事貿易往來。印度這個軍火市場上的冤大頭,在今後還會給美國帶來更多的軍火利益。

而在經濟上,印度的GDP總額已經達到了2.6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五位。整體經濟實力已經上升,並對世界產生越來越多的影響。但是對於美國來說,印度的經濟對美國並沒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這與我們完全不同,我們幾乎與美國和歐洲是全方面的競爭。而作為印度幾乎只是農產品加工品低級製造產品。在軟件方面,印度有一定的優勢,在工業製成品上,印度的競爭力很差。

在科技創新能力上,印度對於科研能力上的投入並不是特別大。主要還在於企業的自我創造能力比較低,而國家的統籌規劃,相對也比較混亂。以至於印度在科技創新能力上始終無法獲得更大的突破。這自然而然地對美國就形成不了技術上的競爭。那麼美國就對印度沒有必要採取諸多的限制。



在文化層次上,印度是一個古代就擁有強大文明的國家。只是近代的印度和古代的印度是完全脫節的,而印度的文化領域上,卻也沒有太多可以與美國與西方競爭的優勢。所以短期內印度的文化對世界暫時沒有什麼過大的衝擊。


綜合以上因素,美國與印度之間沒有什麼太多的利益衝突。自然對印度的制裁,相對來說就要少得很多,但並不是沒有。印度在與巴基斯坦競爭的時期。1998年,在國際社會全面反對的情況下,兩國先後進行了核試驗。之後,美國便開始對印度採取了經濟制裁措施。

對於錫金的佔領是發生在1975年,印度歷來採取南亞霸權政策。而當時錫金這個國家,當年曾經是我們西藏的藩屬國,而且政治經濟上並不獨立,都要依靠印度。在國際上也並不是被所有國家所承認,也沒有要求加入聯合國。印度在1975年出兵佔領了錫金,錫金宣佈加入印度。而這個時期印度與美國,蘇聯關係要好,美,蘇自然而然就是得過且過,並沒有給予追究。



而近期是由於東方大國的快速成長,對美國造成了事實上的競爭壓力,美國開始全力圍堵。而作為印度卻沒有出現這樣的狀況,而且美國還利用印度與東方大國有領土爭議狀況,來挑動印度這一個不理智的國家與其鄰居展開軍事競爭,甚至軍事衝突。


所以在整體的國際局勢上來說,印度擁有更多的優勢資源可以來發展自己,只是可惜,印度的政策上的混亂,並沒有這樣的優勢得到有效發揮。只是可惜,印度有些要錯過這樣的時機!小夥伴們覺得印度是否會把握好這樣的時期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喜歡的可以點贊關注哦!


淡然小司


這個問題其實有個預設前提,就是美國沒有制裁過印度,但其實美國是制裁過印度的,因為印度當年的核試驗。

木叔可以簡單的介紹一下背景。這個制裁源於20年前——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都進行了核試驗,特別是印度在2天時間連續進行了5次核試驗,還進行過一次發射短程導彈試驗,這引發了全世界譁然,因為這距離《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通過才僅僅過了2年。美國作為世界警察,對此當然不能不聞不問。


木叔需要說明的是,是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推動了對印度的制裁。

這些制裁包括:凍結1991年開始的印度與美國的軍事交流,禁止向印度出口涉及到核與導彈的相關武器和裝備、暫停美國和印度高層的往來等。

美國對印度的制裁其實也是聯合國五常理事國發表了聲明,各大國做出了姿態的基礎上,美國對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追加的制裁。從本質上講,這些制裁對維護國際和平是很重要的,畢竟美國和印度是重要的軍事合作伙伴,美國對印度的軍事制裁和抵制,對印度的影響,比聯合國的聲明效力要大得多。

其實美國不僅對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行制裁,還是想把這兩個國家拉回“正常的軌道”,所以美國在制裁之外,又和印巴兩國分別進行關於核禁試條約簽署問題談判。印度和巴基斯坦聲稱不再進行核試驗,並即將簽署《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美國隨後部分取消了對雙方的制裁。但後來印度與巴基斯坦都沒有履約,美國的制裁又恢復了。

直到2001年4月印度外長辛格訪問美國時,還在和美國抱怨,要求美國取消對印度的制裁,認為這損害了兩國關係。而此時的美國總統已經是小布什。小布什則以繼續履約克林頓時期的制裁協議為由,在沒有得到印度保證的前提下,沒有取消制裁。


直到5個月後,印度對美國示好,布什政府才取消了對印度的制裁。有媒體稱,這可能是因為9·11事件的發生,使得美國要調整南亞政策,特別是需要印度和巴基斯坦支持美國對阿富汗的反恐戰,因而雙方關係才比較快速的緩和。


木春山談天下


1998年,印度進行了核試驗,美國對印度實施了各種制裁。這些制裁的影響非常有限,並沒有阻止印度經濟的增長。目前的情況略有不同,因為美國現在正在印度之後停止購買伊朗石油,而不是從俄羅斯購買S-400導彈防禦系統。在這兩種情況下,印度的利益都被忽視了,這些利益甚至不利於地區。由於伊朗沒有違反“核協議”,過去70年來它也沒有在印度支持恐怖主義。

再來說說巴基斯,這個國家在三次戰爭中襲擊了印度,並在每場戰爭中得到了美國的支持,以及美國的外援。美國的許多言論只是為了繼續破壞該地區的穩定並減緩印度的增長和影響。

而目前的事實是,特朗普主義代表了40年前任何一屆政府都不會公開這樣做的政策的實施。由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案例,毫不猶豫地將其用於制裁印度。因為它將實現減緩印度增長的目標。由於能源成本上升以及無法以優惠利率購買伊朗石油,印度當然會在短期內看到其增長率萎縮。印度可能會轉向伊拉克購買石油,並開始增加購買巴士拉輕質原油,這適合印度的需求和氣候。但取消伊朗石油供應,將再次推動石油價格走高。

在快速發展的經濟體中,能源成本上升更加困難。如果發生這樣的事件,印度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會崩潰。這種影響將與1998年的情況類似,並且經濟將再次恢復增長軌跡。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將繼續下去。美國不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印度與美國的貿易順差總額僅為每年300億美元。這不會改變印度2.5萬億美元經濟的動態。甚至美國對印度銀行和機構的制裁也幾乎沒有效果。此外,印度幾乎生產國內所需的一切,事實上美國公司會因為放棄在印度的外包和研發中心而受到更大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