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軍和桂軍哪個強?

兔子ms


粵軍和桂軍哪個強?本人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粵軍遠遠強於桂軍!

我們說比較兩個同量級的東西誰強誰弱,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倆當面pk一場,高下立判。粵軍和桂軍由於地緣原因,他們的較量就不可避免了,民國曆史上這場慘烈血腥的粵桂戰爭,很鮮明的反應了兩隻軍隊的實力。

1920年爆發的粵桂戰爭,是民國史上一次典型的以弱勝強的戰爭,在桂系夾縫中發展起來的粵軍在陳炯明、許崇智率領下大坡陸榮廷、陳炳坤指揮的數倍於己的桂軍,失利後的桂軍退入廣西境內,陸榮廷的護法軍政府亦宣告瓦解。

也許有人說粵軍這次是主場作戰,佔了天時地利的優勢,那我們再來看第二次粵桂戰爭,1921年爆發的第二次粵桂戰爭依然是桂軍先挑起戰火,桂軍沈鴻英部率先攻入廣東,但粵軍在陳炯明指揮下,迅速反擊,廣西門戶梧州很快喪失,粵軍一路如入無人之境,桂軍一潰千里大敗虧輸,戰敗後,陸榮廷宣佈下野,野心勃勃的一代梟雄霸業徹底終結。

需要指出的是,粵桂戰爭與民國時期其他軍閥混戰畫風迥異,無論是攻入廣東的桂系軍閥還是攻入廣西的粵系軍閥都在對方境內開了慘絕人寰的燒殺擄掠,雙方將對方境內變成了人間地獄,軍閥混戰帶給人民的苦難令人髮指!


林屋公子


有網友問:粵軍和桂軍那個更強?首先在抗戰時期,廣東部隊頭號主力就是第4軍,與廣西第7軍一樣成名於北伐戰爭。但是如果論廣東和廣西的二等部隊,差距就顯現出來了。

廣東部隊的二等部隊主要是,62,63,64,65和66軍,廣西部隊的二等部隊主要是46、48、31和84軍。廣東部隊的二等部隊普遍戰績都要好於廣西部隊的二等部隊。

從128抗戰的廣東第19路軍到813抗戰,廣東2個軍到上海參戰。廣東部隊很早就已經開始參戰抗戰。

在武漢會戰最激動人心的萬家嶺大戰,圍殲日軍第106師團的戰鬥當中。廣東部隊的第4軍,第64軍和第66軍集體參戰。

葉挺將軍曾經電賀稱:六十六軍萬家嶺大捷乃“挽洪都之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而後來,第64軍因為成了各個戰場的救火隊員,更是被稱為銅軍。

而且每次廣西遭到日軍入侵,廣東部隊都是第一次衝進去增援的。在1939年桂南會戰。日軍在北部灣登陸,奪取南寧。廣東第64軍,第66軍協同嫡系第5軍進入廣西在崑崙關與日軍爆發大戰,第5軍負責攻堅,廣東第64和66軍負責阻擊日軍援軍。

到1944年桂柳會戰,廣西危機,四路日軍衝進廣西,各主要城市相繼失守。廣東第62軍,第64軍協同其他各地趕來的第26,37,93軍增援廣西。


其中廣東第64軍在桂平阻擊日軍8個晝夜,極大緩解了緊張的局勢。在1945年,廣東第62,64軍更是切斷了南寧日軍與越南日軍的聯繫,並且一路前進收復了南寧附近地區合圍南寧。

並且在5月26日,廣東第64軍收復廣西省會南寧,隨後,第62,64軍向越南方向追擊日軍。在7月收復龍州、憑祥、鎮南關,驅敵於國境之外。

嚴格來說,廣東部隊在抗戰時期參加的大戰役更多,出名的戰鬥也比較多。而且也貢獻出了更多的高級指揮官,比如薛嶽。


深度軍事


你這個提問,叫我掉眼淚,兩廣之軍何來強弱,兩廣之軍都是抗日的虎狼,殺敵的勇士。兩廣是血脈相聯的兄弟,在他們的血液裡流的全是忠勇之血,在他們的腦海裡全是為國為民的魂。

桂軍,從抗戰開始,1200萬人的八桂之地,為抗日出兵超過100萬,傷亡達68萬,當時廣西是十人出一兵,十出七不歸。抗戰時廣西的壯勞力全部在抗日,天地良心,廣西猴兵真是忠勇無比,他們沒有派系之爭,更沒有自私自利的表現,真是指那打那。廣西猴兵用自己的血,用自己的肉為中華民族不受恥辱而流盡汗,流盡血。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絕不出一個大漢汗。



粵軍,從抗戰開始,出兵95萬,傷亡60餘萬,和桂軍弟兄基本相同。粵軍,在抗戰前期就傷亡過大,你看十九路軍,還有薛嶽帶的廣東兵,打到最後,薛嶽都差點成光桿司令了,可見粵軍是何等剛烈之士。可以說兩廣的兵都是好兵,全都沒有慫兵,比那些不保家衛國的東北慫兵,強百倍。




現在講講兩廣的抗日名將,叫大家記住他們的名字,因為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是華夏的頂樑柱。

廣東名將上圖第一名是19路軍上將總司令,蔡廷鍇。

第二名是鐵軍第四軍的張發奎。

第三名是新四軍的葉挺。

第四名是第九戰區司令薛嶽。

當然,還有羅卓英,蔣光鼐,謝晉元,吳奇偉,範漢傑,黃琪翔,餘漢謀,李漢魂。




廣西名將,當然李宗仁,白崇禧是抗日大佬。而李濟深,黃紹竑,李品仙,何柱國等也是一等一的將領。

這些抗日名將出生入死,保家衛國,何來高低之分。還有兩廣兩百萬的忠勇之士,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又何來高低之分。

請中華後來的子孫們記住他們,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魂,他們更是中華民族的根,一定要記住,記住。


旅鴉視界


民國時期的桂軍和粵軍都是勁旅。對國家都有大功。不過要對比兩支勁旅誰強的話個人還是覺得桂軍更強一些。理由有如下幾點:

第一 桂軍領導層以李宗仁、白崇禧和黃紹竑三人為主。三人中李宗仁踏實沉穩,寬厚仁慈,有長者之風。白崇禧足智多謀,用兵如神,是將帥之才。黃紹竑政治謀略出眾,是出色的政治家。這三人號稱桂系三傑,李宗仁和白崇禧又合稱李白。三人傾力合作,各有所長,自成一派。反觀粵軍,北伐時粵軍貢獻最大,號稱鐵軍。由於粵軍處於革命中心,領導人經常更換,並未像桂系成為一個獨立對抗中央的軍閥。即使陳濟棠割據廣東,還是被推翻下臺。所以從領導層這點講桂系完勝。但是粵軍名將眾多,並不輸桂軍,比如薛嶽張發奎蔡廷鍇,甚至我黨著名軍事家葉挺葉劍英都是出自粵軍。



第二 士兵戰鬥力相比:廣西兵被美國將軍史迪威稱為世界上最好的士兵。彭德懷元帥也稱讚廣西兵“猛如老虎惡如狼”。明朝時就有狼兵之稱。廣西有十萬大山,民風彪悍,李宗仁又注重教育,廣西兵文化程度非常高,真正是智勇雙全。在血戰崑崙關時,桂系的第七軍和四十八軍主力被調走,白崇禧帶著一幫廣西新兵和日本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血戰,打得屍橫片野,血流成河,最後這支從未打過敗仗的鋼軍全軍覆沒。廣西兵確實不愧狼兵之稱。而廣東兵戰鬥力確實沒有廣西兵那麼高,但是廣東兵作風勇猛,悍不畏死,也不是簡單易與之輩。中國人第一次像樣子阻擊日本侵略者的就是蔡廷鍇指揮的粵軍19軍。從士兵戰鬥力比較廣西兵稍強,但不佔明顯優勢。



據上分析,如果兩廣相爭,勝利者可能還是廣西。不過如果能排除政治等其他因素干擾,單純的兩軍對壘,粵軍仍然有反殺的能力。


滄海歷史春秋


這是兩廣兄弟區域軍隊的較量。可以說,粵軍是先弱、漸強、頂峰、衰弱;而桂軍則是一直實力較均衡平穩

先看早期,孫中山來粵前,廣東只有省防軍,無正規軍,且被桂軍控制。孫中山進粵後,由陳炯明建設粵軍,後鄧鏗將軍創立粵軍第一師,為粵軍崛起打下堅實基礎,後來的粵軍也是由這個師發展而來。陳炯明叛變後,孫中山建立新型軍隊,並開始啟用黃埔學生軍。這時的粵軍一方面支持新成立的黃埔軍校,另一方面,黃埔軍校也為粵軍提供大量新鮮“血液”——很多黃埔生到粵軍供職。

慢慢地,粵軍逐漸發展為三個集團軍:張發奎的鐵四軍,陳銘樞(包括蔡廷鍇、蔣光鼐)的第十九軍,陳濟棠的第一集團軍。此時的粵軍,已與白崇禧、黃紹宏、李宗仁為首的桂軍不相上下。粵桂兩軍都訓練嚴格,但粵軍政治思想覺悟要高,而桂軍則缺乏傑出的政治領導人。

經過北伐戰爭的洗禮後,汪精衛的粵軍——四軍與蔣介石的桂軍——七軍都戰績不菲。之後,新軍閥為爭權奪利,又陷入混戰,或分或合,今日聯手,明日反目。大小戰役不斷,

粵軍戰力慢慢提升,桂軍基本保持平衡。後來的粵軍十九軍戰力最強,超過桂軍和四軍。

再往後發展,福建事變後,十九軍被蔣消滅,此時的粵軍只剩陳濟棠的部隊,陳反蔣後,陳的軍隊土崩瓦解,從此,粵軍退出歷史舞臺。而剩下的桂軍雜牌軍便一枝獨秀。

但是,粵軍的軍官仍歷史留名,如殲滅日軍最多的抗日戰神——薛嶽將軍


大千極微


我覺的粵軍強,但是今天主要介紹下桂軍。在國民黨軍隊中,桂軍是一支比較強大的武裝力量,在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中,都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但在解放戰爭中卻與人民為敵,最後被解放軍消滅。 在桂系軍閥中,有三個比較有名的人物,他們是李宗仁、黃紹和白崇禧,人稱“桂軍三巨頭”。 李宗仁,字德鄰,廣西臨桂縣人。廣西陸軍速成學堂第一期步兵科畢業,後踏入廣西軍界。參加過護國戰爭,1920年升任“粵桂邊防軍第三路”司令,廣西自治軍第二軍總司令。不久,在桂林成為獨霸一方的軍政首長。 黃紹弦,字季寬,廣西容縣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回廣西軍中任職。1921年率所部千餘人加人李宗仁麾下,任第二支隊司令。

由此開始李黃聯手,後在新桂系內坐了第二把交椅。 白崇禧,字健生,廣西桂林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他與李宗仁和黃紹弦是廣西陸軍小學時的同學。白崇禧足智多謀,聰明過人,素有“小諸葛”之稱。1923年任黃紹弦廣西討賊軍參謀長,後來成為新桂系中的第三號人物。 舊桂系的首領原是陸榮廷,李宗仁原是他的下屬。1923年秋,李部改稱“定桂軍”。次年初,陸榮廷企圖佔領梧州並想進攻廣州,委李宗仁為前敵總指揮。李宗仁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不願受陸指使想自立門戶。於是,李宗仁誘使陸將攻擊目標指向桂林的沈鴻英,從而導致陸、沈在桂林鏖戰三月,雙方死傷慘重。此時,李宗仁見火候已到,便與黃紹弦緊急商議,作出“先陸後沈”的決策,合擊陸榮廷,會師南寧。隨後,定桂討賊軍在南寧成立督軍署,以李宗仁為總指揮,黃紹 為副總指揮,白崇禧為總參謀長兼前敵總指揮,形成了李、黃、白新桂系三巨頭統治廣西的局面。8月,在李、黃的夾擊下,陸在全州被迫通電下野,逃往上海當寓公。舊桂系的統治結束,新桂系崛起。

1924年底,孫中山將新桂軍改編為“廣西省綏靖督辦公署”,下屬兩軍,李宗仁為督辦兼第一軍軍長,黃紹弦為會辦兼第二軍軍長,白崇禧為總參謀長兼第二軍參謀長。1925年秋,新桂系三巨頭通力合作,消滅了陸榮廷、沈鴻英殘部,還擊退了滇軍唐繼堯的進攻,統一了廣西全境。 1926年初,廣西接受廣東國民政府的領導。在1月召開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李宗仁被選為候補中央監察委員,成為國民黨的中央大員。不久,桂軍的兩個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李宗仁任軍長,黃紹弦為黨代表,白崇禧為參謀長兼第一旅旅長。該軍編制中不設師,全軍共轄9旅18團另加2個獨立團,1個入伍生團,還有炮兵營、工兵營以及軍校第一分校的學生隊,共4萬餘人。 桂系第七軍的士兵幾乎是全在廣西招募的,外省的較少,中下級軍官外省籍的亦不多。


李三萬的三萬裡


前幾天,剛回答了一個桂軍與湘軍誰厲害的問題,今天又被邀回答粵軍與桂軍哪個強,真有點要拉仇恨的感覺……呵呵。

其實,兩廣自古至今關係都十分密切,有時幾乎難分彼此。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在蒼梧(今廣西梧州)設郡,自此,兩廣都歸屬蒼梧郡管理。我國封建最後的一個朝代清朝,也設有兩廣總督“總督兩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廣東和廣西兩省的軍民政務。所以說,大多時候,我國是將兩廣作為一個整體來管理的。民國軍閥混戰時期,兩廣接壤的許多地方,今天是廣西軍閥佔有,明天又被廣東軍閥搶走,使得這些地方的老百姓有時候都分不清自己到底屬於那邊的人。

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廣西與廣東兩邊的人,其實應該是在民國初期開始的。廣西近代的第一個軍閥陸榮廷,在倒袁運動中乘機壯大廣西的實力,竟然蓋過了廣東,一度成為了兩廣的霸主。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陸榮廷和曹錕、吳佩孚、張作霖軍閥聲明反對。於是,兩廣戰事驟起,算是粵軍與桂軍的一次交鋒吧。但這仗並沒怎麼打得起來,因為桂軍叛將韋榮昌帶領“援桂軍”一槍不發佔領南寧,陸榮廷被迫逃遁,自此在桂系慢慢談出,以李宗仁、白崇禧等為首的新桂系開始崛起。而廣東方面,陳濟堂也坐大廣東成了粵軍的首領。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桂系與馮玉祥、閻錫山等聯合反蔣,揮軍入湘。蔣介石即命陳濟堂入湘,截擊張桂軍。於是,粵軍與桂軍又來了一次正面交鋒。此戰,隨著蔣介石在中原擊敗馮玉祥,桂軍早已無心戀戰,粵軍乘機將桂軍趕出湖南。

可以說,粵軍與桂軍在軍閥混戰時期,雙方搶地盤爭利益的小打小鬧不斷,還真沒有試過大打出手的。所以,無從比較誰強誰弱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此後桂系是順風順水,名頭是完全壓過了粵軍。

但是,在抗日戰爭中,由蔡廷鍇率領的以粵軍為主的十九路軍,在第一次松滬戰役中痛擊日冠,可以說是粵軍最大的閃光點,打出了中國軍隊的氣勢!


50後男人


粵軍:又名廣東軍,國民革命軍的起家部隊,分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和二軍,第一軍軍長何應欽戰功赫赫,在北伐戰爭攻打福建立下戰功無數,第四軍更是打過硬仗無別稱為鐵四軍,其中以獨立團長葉挻乃是軍中精英,立下戰功數不勝數,攻下城池無數,抗日戰爭時以廣東十九路軍菜廷鍇軍長,蔣光鼐參謀長,帶領軍隊在上海打響了抗戰的槍聲。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張發奎軍長也是打得日本節節敗退,64,66,87軍。國民革命軍87軍軍長廣東十虎將之一鄧龍光,是唯一支在南京保衛戰成建制正面突圍的軍隊,可為勇士之軍。64軍長李漢魂,被稱為鐵軍打過無數硬仗,參加了武漢會戰,桂南會戰,豫湘桂會戰等等,重創日軍,66軍:也參加過南京保衛戰,血戰沙場,從正面突圍,廣東軍可為所有軍隊都戰功赫赫,他們的精神更是廣東的驕傲,是全國驕傲。


光輝歲月8977788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如果按照現在網上的說法,桂軍簡直就是天下無敵。桂軍在民國五花八門的雜牌軍中算得上是比較強悍的,但我個人觀點是,如果真有網上傳的那麼強,早就統一中國不再偏居一偶了,還是窮山惡水的一偶。所以我認為,桂軍在各軍閥中雖然強悍,但並不突出,和其他大點的雜牌軍不相上下。另一個就是,就算你是雜牌軍中的王牌,你還是雜牌軍,還是不能與國民政府的中央軍抗衡的。而國民政府的中央軍中很多部隊就是以廣東子弟為主組建的,國民政府中廣東籍的將領比廣西籍的將領多了很多,大概也不全是靠關係上去的吧?張發奎、薛嶽、蔡廷鍇、李漢魂等都是比較有名的廣東戰將。至於陳濟棠的粵軍,也不是無能之輩,加上廣東的財力人力物力都在廣西之上。民國時期的粵軍未必打得過桂軍,但也未必會輸給桂軍,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年代,廣東這麼大一塊肥肉擺在廣西餓狼面前,相信李宗仁絕不會是因為仁慈才不吞併廣東,而是吃不下廣東。而廣西這個窮山惡水的靠收鴉片過路費做軍隊開支的地方,如果陳濟棠有能力,也絕不會被白白送這麼多銀子給李宗仁。所以,我認為,無論是粵軍還是桂軍,其實和其他省份的軍閥一樣,縱使是有名一點突出一點,但大家的綜合實力還是差不多的,都沒有壓倒性的優勢。如果有,那就是蔣介石,就是國民政府,就是中央軍了。


春天帶炸炸完又炸


隨便就說哪個厲害的,絕對是有地域吹捧或者沒有歷史常識的表現,並且有挑撥兩廣關係的嫌疑。

縱橫既不是廣東人,也不是廣西人,沒有什麼利益糾紛,就來談談我對兩廣軍閥的一個評價。

不同時期兩支軍閥所表現的戰鬥力並不一樣

很多人張嘴就是桂系軍閥比粵系軍閥厲害,實際上根本就沒有弄明白什麼是桂系,什麼是粵系,也就是自己是廣西人就說桂系厲害,自己是廣東人就說粵系厲害。

只要是軍閥,即使是外面看起來是一個整體,實際上內部也是相互鬥爭,桂系以1925年為分界線的話,可以分為以陸榮廷為首的舊桂系和以李宗仁、白崇禧為代表的新桂系。

在辛亥革命初期,舊桂系橫跨兩廣,勢力很大,在孫中山南下發動發對袁世凱的護國護法鬥爭中,南方軍閥的矛盾也逐漸顯現,1920年舊桂系和粵軍爆發第一次粵桂戰爭,桂軍失敗,1921年第二次粵桂戰爭中,粵軍攻入關係,摧毀了舊桂系的政權。

但是舊桂系一分為幾,新桂系卻在快速發展,1924年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徹底打敗陸榮廷以及沈鴻英成為廣西的實力派,1925年完成統一併且在粵軍的支持下打退了來犯的滇軍。

滇軍這個時候唐繼堯是老大,後來龍雲和盧漢在背後倒戈,成為新的雲南掌舵人,這樣,滇、桂、粵在孫中山的牽線下,組建團結在一起。桂軍和粵軍也沒在單獨開打過。

兩個軍隊在北伐中的表現

桂系軍閥可以說是亂做一鍋,當然粵系軍閥也好不到哪去,代表的人物有陳炯明、張發奎、李濟深、陳濟棠等,後來陳炯明背叛革命,遭到孫中山的驅逐,廣州國民政府經過了一系列的鬥爭,最終老蔣上位,軍事整合完成,湊了七個軍(唐生智第八軍隨即加入),宣佈北伐。

這八個軍裡面,依次是中央軍、湘軍、滇軍、粵軍、粵軍、湘軍、桂軍、湘軍,大概就這樣吧,在北伐軍中粵軍應該是比桂軍實力強一點,要不是陳炯明叛變,估計北伐軍裡面,勢力最大的應該是粵軍,畢竟北伐軍的總司令是蔣介石,參謀長就是李濟深。

在北伐中遇到阻力最大的就是粵軍的第四軍和桂軍的第七軍,兩軍的主要對手就是號稱中國最強人的吳佩孚,當然,當時的吳佩孚已經走下坡路了,即使是這樣在湖北境內,吳佩孚也組織軍隊和北伐軍進行了激烈的對抗,兩軍表現都算良好,最終打敗了吳佩孚,第四軍被稱為鐵軍,第七軍被稱為鋼軍。

為什麼我們總感覺桂系更厲害一點?

前面已經說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桂軍能夠打敗過粵軍,但是,我們卻總有這種錯覺,彷彿一提起桂軍我們就能想到,桂軍能打,廣西狼兵什麼的;然而,實際上粵軍出了很多的名將,比如張發奎、葉挺、薛嶽、蔡廷鍇等都出自粵軍,新桂系知名度高點的也就是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後來投靠蔣介石從政了)。

實際上,之所以新桂系會給我們這樣的錯覺,其實主要還是新桂系屬於國民黨黨內的地方實力派,和滇軍、晉綏軍、湘軍在這點上有本質區別,也就是說,表面上大家都掛著青天白日旗,實際上新桂系是半個身子都在國民黨裡面,新桂系也就是半中央化。

在得到幾乎等同中央軍的待遇的同時,新桂系始終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但是這種獨立性也就是國民黨內的小團體,並不是真正的地方軍閥,這也是為什麼老蔣下野的時候,李宗仁能代總理,閻錫山他們怎麼就不行。

而粵軍在後來幾乎就沒什麼印象了,為什麼?因為粵軍完全中央化了,粵軍派系本來就多,陳炯明被趕跑後,張發奎還跟著新桂系一塊反蔣,後來陳濟棠也跟著反,但是反來反去,也就剩餘漢謀了,抗戰爆發後,餘漢謀粵軍編製成六個軍進行抗日。這時候反蔣的粵軍領袖人物,都沒了兵權,剩下的將領都是聽從老蔣安排,準備抗戰了。

所以,粵軍沒能像桂系一樣後來一直形成派系,在抗戰中勢力不減反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