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書城:堅守文化理想25年的文明風華空間

文华书城:坚守文化理想25年的文明风华空间

1993年,文華書城有限公司成立於廣東珠海,是全國成立最早的民營書店之一,至今已逾25年。

書店取名文華,是取文明風華之意,希望通過書店推廣閱讀,促進文化繁榮。經過25年的發展,文華書城目前擁有10家門店,分佈於珠海、中山、江門、清遠、肇慶、武漢多地,總品種達到30多萬種,總經營面積近3萬平方米,對各地的讀者及當地政府的文化建設、閱讀推廣、形象窗口起到了重大作用。是廣東省唯一獲得圖書、音像製品全國連鎖經營資格的民營文化企業。曾榮獲“全民閱讀示範基地”“最美閱讀空間”“價值閱讀品牌示範店”等稱號。

文华书城:坚守文化理想25年的文明风华空间

如今,文華書城已不僅僅是一家書店,還包括了:文藝空間、咖啡館、古籍專區、名人交流、文化教育、文創商品以及會員服務。在文華書城的經營背後,很多人忽視的是文華人那份25年依然堅守不動的文化理想。

從1993年文華書城開辦在拱北口岸附近第一家拱北文華書店開始,文華書城創始人李錦志就踏上了一條“不歸路”。他曾說過:“開書店是條寂寞的理想之路,想要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想要使勁踩出幾個腳印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除了耐得住寂寞,還要抵得住誘惑。”

1998年的金融風暴對於很多珠海的書店來說打擊幾乎是致命的,大部分中小型民營書店不是負債累累就是紛紛倒閉。然而,珠海眾多小型書店因金融危機的洗禮退出市場的同時,文華書城卻投入自身的全部資源將營業面積增加至1000平方米,並在珠海首創在書店裡開設咖啡廳,嘗試行業跨界1+1大於2的創新經營模式。率先實行會員制,專設“會員閱讀室”對會員顧客免費開放,且會員可免費借閱圖書、電影光碟,單品可針對會員提前預售,打造了當時珠海文化市場的爆款銷售奇蹟。

文华书城:坚守文化理想25年的文明风华空间

破釜沉舟一搏的結果是文華不僅衝出了危機,而且迎來了自己的新紀元。接下來的幾年裡,三鄉店、清遠店、漢街店、懷集店、揚名店、明珠店等相繼開張,在許多小型書店黯然收場的同時,文華書城卻到處“攻城略地”,讓越來越多的讀者享受購書和閱讀的快樂。

理想遇見現實,以至作出妥協,是常有的事。2002年拱北店面對高昂的租金,無奈地從地上搬到地下,圖書的微薄利潤挑戰著理想和堅持。從地上到地下,文華人其實不無擔心。當時全國沒有先例,讀者是否適應?文華書城再一次在理想與現實的迂迴中找到了平衡點。從地上到地下,營業面積擴大了,圖書的品種增多了,讀者的熱情更旺盛了,珠海文化領域的大眾閱讀時代由此開始。

文华书城:坚守文化理想25年的文明风华空间

近年來,互聯網信息時代迸發式發展,新型媒體崛起。在網上書城的衝擊下,實體書店一直籠罩在倒閉的陰雲中。掏錢買書的讀者雖不少,但實體書店經營大不如以前。特別是隨著網上書城紛紛佈局線下,進一步壓縮了現有實體書店的生存空間,實體書店普遍生存堪憂。網絡時代,大眾注意力轉移、選擇購書的渠道增多,這是實體書店生存面臨的共性問題。

對於文華書城來講,更著重於讀者對實體書店的真實體驗感,同時相信所有愛讀書的人都有著同樣的感受,這種感受是網絡不能給予的。書店不僅僅是一個賣書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承載著一種文化,應該是一個交流和人際溝通的公共空間,應該和看電影一樣是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文华书城:坚守文化理想25年的文明风华空间

在這種情況下,文華書城秉持著原有的經營模式,從傳統模式向新型關聯業態轉變,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突出文化創意和品牌影響力。同時積極參與並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和公益活動,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群眾性讀書活動,在營造全社會良好讀書氛圍等方面發揮了示範性作用。

從1993年12月至今,文華書城已成功舉辦了30000多場跨界講座、明星交流會及各類文化交流活動,如莫言、周國平、王石、馮侖、馬良、高銘、李娜、安東、六小齡童、林志穎、謝霆鋒、張傑、周筆暢等文化界和娛樂界的知名人士,其內容涵蓋了當代藝術、設計、時尚、電影、音樂、文學、歷史等文化領域,近千萬人次響應並參與。

文华书城:坚守文化理想25年的文明风华空间

圍繞圖書和閱讀,結合年輕讀者喜愛的生活方式,文華書城策劃了多種不同形式的線下活動,突出體現了“閱讀也是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堅持每個月都舉辦優秀圖書展銷、名家講座、本土作家作品展、文化交流等活動,為市民呈現一個書香濃郁、富有當地特色的閱讀氛圍。每週在各個門店開展詩歌沙龍、文學沙龍、音樂沙龍、專題講座、名家籤售會、讀書會、親子故事會等精彩紛呈的文化交流活動,各個門店也舉辦少兒益智遊戲、少兒繪畫、手工製作、朗誦比賽、兒童英語角等形式多樣的現場文化體驗活動,使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少兒在潛移默化中愛上閱讀。

文华书城:坚守文化理想25年的文明风华空间

2018年6月,文華書城首次聯袂三位業內繪本大師,以大型閱讀活動收費形式,共聚武漢的漢秀劇場,現場給2000多位武漢市民帶來一場閱讀大秀,點燃了讀者的閱讀熱情。這意味著首次有繪本閱讀活動登上一個國際級表演舞臺,該模式為行業先河,為行業以及書城發展起到參考作用。

文华书城:坚守文化理想25年的文明风华空间

文華書城還積極與各地政府、媒體、學校、慈善組織、社區等舉辦各種文化活動與愛心捐贈活動,所有這些活動都對公眾免費開放,慈善活動所捐贈的書目金額也達1000多萬。2008年汶川地震紀念活動組織讀者募捐達26萬元。這些活動均吸引了大批媒體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反響。

文华书城:坚守文化理想25年的文明风华空间

截止到2018年8月,文華書城的會員數已達1147923人,文華書城微信公眾號粉絲數達74928人。2017年中旬開始,文華書城實行的會員制也緊跟信息時代的進步發展成為“電子線上會員”,通過微信會員卡可享有會員卡支付、充值、通知群發、節日關懷、積分獎勵及每日推薦等。至今電子線上會員數達118910人。電子會員制度為企業積累了大量會員,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了精準客群分析的基礎,同時,會員的良好忠誠度、對品牌的信任,也成為持續發展的動力。

對於文化領域及產業的發展,國家不斷加大扶持力度。2016年,11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2017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專門強調要推動全民閱讀、扶持實體書店發展。讓書店成為城市文化地標,創造契機讓更多讀者走進書店,文華書城要做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書店+美術館、書店+展覽、書店+文創、書店+旅遊等將是文華書城新業態的發展規劃。從單一售書轉向多元複合,從而吸引讀者,依靠紮實的精準服務,有效滿足讀者多方面的閱讀需求。在改革創新中不斷提升書店的吸引力,讓逛書店成為珠海市民文化生活的新風尚,實現書店由傳統閱讀向城市新生活方式進階的突破。

文华书城:坚守文化理想25年的文明风华空间文华书城:坚守文化理想25年的文明风华空间

1993年到2018年,文華書城堅守著那份文化理想。在這25年裡,文華書城作為守望者一直在人生命題裡進步、成長;同時,文華書城仍將以守望者的身份陪伴讀者成長,並仍將在回望、傳承與重塑中為讀者帶來更多的“有靈且美”,與讀者共同在流動的文化盛宴中肆意狂想。

1993年懷著一顆對精神文化執著的追求之心,讓廣大讀書人享受到購書的便捷與快樂,文華書城因此而誕生,才有文華書城25年的堅守,才有“渠清如許,源頭活水”的己任,才有胸臆佳想,耳目清爽之感。

經營書店是遊走於文化與商業之間的活動,讓文化得到弘揚、讓商業獲得發展是文華書城肩負社會責任的體現。文華書城在堅持走大型連鎖書店的方向下堅持創新理念,在充滿機遇的大環境下異軍突起。

25年只是一個小節點,未來,文華書城將一直與讀者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