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近日,中國教育學會召開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座談會,與會專家紛紛暢談心得體會,表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國之大計 黨之大計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教育事業的根本性問題,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新形勢下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獻,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行動指南。”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說。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鍾秉林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集中闡述了“九個堅持”,是我們黨對我國教育事業規律性認識的深化,需要深入學習研究,認真領會和把握。

在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談松華看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明確了新時代教育的戰略地位。“黨的十六大以來教育被置於民生首位,但民生畢竟屬於福利,而國之大計既是民生又是國計,體現了教育對國家發展直接起到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強調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把教育放在了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是根本性的事業,要一以貫之地加以堅持。”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陳如平認為,教育是黨之大計的提法是一大亮點,“這要求我們從政治高度,或者治國理政的視角看待教育的改革發展”。

在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石中英看來,總書記所強調的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僅是針對教育戰線提出來的,也是對全黨全社會提出來的。各級黨政一把手都要帶頭學習,為教育方針的落實創造條件;社會企事業單位應該履行社會責任,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豐富的資源;學校也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向廣大家長宣傳解釋黨的教育方針,最終在培養時代新人上達成共識,形成合力。

德智體美勞缺一不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基礎教育在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戰略任務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李天順認為,當前,中小學要全方位、全過程和全人員都能做到以立德為根本,以樹人為核心,在培養什麼人、為誰培養人和怎樣培養人等關鍵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從理論到實踐走出一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新路。

40多年的從教經歷,讓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深刻感受到加強中小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我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大愛、大德、大情懷,為孩子們打好精神底色,引導他們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

習近平總書記專門針對勞動教育的論述讓與會專家感到振奮。石中英表示,黨的教育方針中有關全面發展的表述從“德智體美”發展為“德智體美勞”,增加了“勞”字,可謂一字千鈞。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教勞結合思想的新發展,反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要求,也是對我國總體進入小康社會以後部分青少年存在著輕視勞動、缺乏正確勞動價值觀現象的根本回應。

“作為教育方針之一的‘勞’,強調學校教育不僅應當注重學生勞動意識、勞動能力和勞動實踐等方面的培養,更重要的是藉助學校教育引導學習者將所學知識、技能主動應用於改善自身社會生活,並能自主解決日常生活與自身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北京開放大學原副校長張鐵道表示。

打造一流教師隊伍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社會風尚,努力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讓廣大教師享有應有的社會聲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總書記再一次強調教育對建設強國的重要性,號召全社會要尊重教師,我作為一名教師感到無比幸福、無比自豪。”顧明遠認為,信息化、人工智能確實可以引起教育的革命,但是這僅僅是培養人的方式的改變,永恆不變的是教育的本質、培養人的本質,在這方面,教師的作用無可取代。

談松華認為,再好的改革方案都要教師到第一線去實現,如果教師隊伍素質不達標,設計再好的方案到下面都會變形,所以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教育事業建設的根本。

“要讓廣大教師成為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成為學生精神成長中的‘重要他人’。要確立一個理念,每位教師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體。”《中國教育學刊》編委會編委馬憲平說。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特級教師吳正憲認為,當前教育主要問題的解決關鍵要靠高質量的教師隊伍。要把好教師入口關,制定科學合理的入職標準,對入職者教育的價值判斷和追求都需要考量。要了解基層教師,尤其是鄉村教師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師資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18日第7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