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靠抖音『輕鬆』掙錢,爲什麼我還要讀書?」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能靠抖音‘轻松’挣钱,为什么我还要读书?”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能靠抖音“輕鬆”掙錢的這個小姑娘,是浙江初二女生雯雯。她的掙錢方式是在抖音上發佈視頻,內容是字體的特效製作。從今年2月份開始到現在,雯雯的視頻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點贊,有人私信她要購買她的字體,甚至拜她為師。而雯雯也把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了抖音上,除了睡覺,她幾乎所有時間都是在抱著手機刷抖音,正常的生活學習徹底被打亂。

家長嘗試了各種勸誡的辦法,結果卻變本加厲。今年5月,家長只能帶著雯雯找醫生進行心理諮詢。結果女孩對心理諮詢師說: “我的字體一套能賣出100元,現在我能保證自己每個月的日常開支,既然如此,為什麼我還要上學?”

既然現在就能輕鬆賺錢,為什麼還要辛苦讀書?既然有一條容易的路,為什麼要走那條難的?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作為家長,你的答案會影響孩子一生。

1

這個新聞,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一位漁夫在海邊曬太陽,

一位富翁走過來對他說:“為什麼不去捕魚呢?”


漁夫說:“捕魚乾什麼呢?”


“捕魚你就能掙很多錢啊?”

漁夫說:“掙錢又為了做什麼呢?”


“掙錢你就可以買一艘更大的船。”

“買大船又做什麼呢?”


“這樣你就可以掙更多的錢。”

“那又能怎麼樣呢?”


“你就可以像我這樣,在海邊曬太陽。”

漁夫說:“我現在正在曬太陽啊。”

這個“漁夫”的話,和小姑娘雯雯的話如出一轍:你那麼辛苦才能曬到太陽(掙到錢),我現在就可以擁有。那我為什麼還要努力工作(學習)呢?

其實,兩人看似都在享受陽光,但實質上是有很大區別的——富翁擁有選擇權,而漁夫沒有選擇權。

漁夫兜裡錢用光了還能曬嗎?漁夫生了大病還能曬嗎?漁夫有了娃之後還能曬嗎?但富翁是不一樣,他不僅可以選擇天天曬,還可以選擇在最好的海灘曬,還可以選擇不曬太陽,去山上看夜景,去湖邊吹風……

如果雯雯現在不讀書玩抖音,那只有初二文化的話,也許一輩子都只有這一個謀生技能,如果有一天,她的技能落伍了?有人超過了她的技能?出於某種原因,她不能再玩抖音了?……那她該靠什麼來生存?或者萬一有一天她想換個工作,她又能做什麼?

這個道理,孩子不會想那麼遠,但家長可以告訴她,即使她真的喜歡玩抖音、想靠這個來掙錢,可以在她完成了基礎教育和學習了其他求生技能後,再來選擇。

“能靠抖音‘轻松’挣钱,为什么我还要读书?”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2

事實上,雯雯不是個例。在一個小學生街頭採訪中,當被問及“長大之後想做什麼”的時候,40%的小學生的回答是想當網紅。新華社前不久發佈了一個調查《95後謎之就業觀》,結果叫人咋舌:調查顯示48%的95後選擇了不就業,而選擇就業的那部分裡,54%的人理想職業是網紅。

“能靠抖音‘轻松’挣钱,为什么我还要读书?”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這兩年,隨著直播、視頻網站的興起,網紅產業迅速崛起,網紅們短平快的賺錢方式和光鮮亮麗的生活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也成了很多未成年人的“偶像”。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能靠抖音‘轻松’挣钱,为什么我还要读书?”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這個回答可怕之處,不僅在於這個小孩對於人生的追求是如此之低——找個社會上的男朋友養她,還在於她對理想生活的嚮往是如此膚淺——買衣服買化妝品。

她之所以得到這樣的感悟,是因為她的偶像——網紅們就過著這樣的生活。他們中間,有初一就輟學、泡夜店、頻繁整容、換富二代男友的,有為了錢和粉絲髮生不正當關係直至被央視點名的,有無知到侮辱國歌、調侃南京大屠殺的……對他們來說,一切都是為了賺錢,而賺錢就是為了花錢。

這種網紅,不配成為青少年的偶像。他們既不是出色的人,也沒有追求著精彩的人生,甚至,他們過的都不是幸福的生活。

孩子們之所以會以這些人為偶像,除了受社會不正當價值觀的影響,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逃避心理。因為比起輕輕鬆鬆靠臉賺錢,辛辛苦苦讀書、考試、上大學、工作、賺錢是一條既辛苦又漫長的路。

我們先不討論這條路孰是孰非、孰優孰劣,我們就來看看,如果一個孩子,在該讀書的時候不讀書,即使將來他能輕鬆賺錢,但長久來看,他的路就真的這麼容易嗎?

有個最好的例子就是范冰冰。范冰冰15歲就開始工作,拍攝《還珠格格》走紅時,才17歲。在和她同期的其他花旦中,她的學歷是最低的。這似乎也不影響她掙錢,近10年來,福布斯中國名人收入排行榜上,范冰冰總是榜上有名。2017年甚至位居首位。但這一切,在2018年化為烏有,除了要“吐出”8.84億元罰款外,她損失的還有信譽和道德——對於一個明星來說,這才是最致命的。可以想見,作為一個有“汙點”的明星,她以後的路不會好走。

有人說,她的錯也許是後來才犯的,但她選擇的路早就佈滿了陷阱。一個20歲不到的孩子,本該在學校裡接受三觀的塑造,但她卻在複雜的娛樂圈接受一些“潛規則”的薰陶,在她還分辨不了什麼是對錯什麼是黑白的時候,她已經被娛樂圈裡一些錯誤的風氣“汙染”了。這些“汙點”在她尚未走紅時也許只是小毛病,但隨著她的強大,這些“汙點”也逐漸長大,直至成為她人生的“黑洞”。

一棵樹,如果一開始就長歪了,那它即使長得再粗壯,也到達不了原本該有的高度,更不可能成為棟樑之才。

人的成長也是如此,如果一開始就走錯路了,那麼即使他走得再快、他的捷徑再近,他最終到達的,也不是正確的方向。

管子曰:“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大計莫如樹木;終身大計莫如樹人。”這句話,我們可以理解:在這個發展飛快的時代,很多孩子總希望可以走捷徑,可學習是走不了捷徑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與其讓孩子跑的快一點,不如教會孩子將眼光放長遠一些,聚焦於未來,跑得更遠一些。

“能靠抖音‘轻松’挣钱,为什么我还要读书?”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3

而且,作為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的是,拼搏的滋味未必全是苦,很多時候,幸福感就是在拼搏中得到的。

還記得寫了暢銷書賺了大錢就退學的韓寒嗎?即使之後他的人生髮展也是一路順暢,但今年年初,他還是吐露心聲,對當初的退學感到遺憾: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有句歌詞說“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韓寒的成功“彩虹”,缺了學習這一塊顏色,到了現在,成了人生的遺憾。

仔細想想,為什麼娛樂圈、網紅屆的不良事件那麼多,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他們的成功來得太容易了,反而體會不到幸福的感覺。神經生物學家讓-迪迪埃·文森特說,“幸福不等同於愉快,它是一種難以企及的境界,它需要尋找、獲得和經營。它是愉快和痛苦之間、積極和消極之間、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一種不穩定的平衡。幸福要求你對生存積極參與,它是一門功課。”

讀書就是這種尋找、獲得和經營,這是一個人人生最初的奮鬥。他只有一步步往上,才能走得遠一些,看得廣一些。如果孩子在這時候出於畏懼苦難的心態而過早地選擇放棄讀書,那他下次再遇到選擇時,也許依舊選擇放棄奮鬥,那麼,他也許一輩子都得不到幸福。

最主要的,是讀書帶給人心靈的力量。作家龍應臺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信中這麼說: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讀書,絕不只是為了混一張大學文憑、有一份混口飯吃的技能。讀書,是為了給孩子打下終身學習的基礎;讀書,是為了讓孩子學到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讓他找到幸福的思維方式;讀書,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從事著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時為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

“能靠抖音‘轻松’挣钱,为什么我还要读书?”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審核:韓麗晴

莫愁大觀園

有溫度 有態度 有深度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