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近日,以霸屏模式領銜暑期檔的《延禧攻略》終於演完了。

該劇以反套路的劇情、高級灰的色調、高還原度的考究、完美的構圖比列吸睛無數,而其中出現的非遺元素,更是令眾網友們讚歎不已。

今天我們要來說的是劇中多次出現的團扇,它們都是仿製的故宮博物院藏品。

“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比如富察皇后使用的那把上繡桃樹、仙鶴,以明黃做基調的團扇便是仿自清代“黃色紗貼綾絹桃樹雙鶴圖染雕骨柄團扇”;

“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高貴妃那把紅色六瓣海棠形宮扇是“紅色緙絲《海屋添籌圖》烏木雕花柄團扇”的仿製品;

“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皇太后常執的一把繡有桃樹、仙鶴的團扇則是參考的故宮博物院“紗面貼絹仙鶴桃樹圖團扇”。

很多人想要他們的同款,然而在某寶上搜,發現價格實在是太貴了,可比空調都來得貴。

那麼,為何如此之貴?原因在於團扇用了緙絲。

“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緙絲蓮塘乳鴨圖》的小細節

在之前的國家寶藏中,一副南宋朱克柔緙絲《蓮塘乳鴨圖》曾以其精美細膩的圖案和複雜的織造技術,為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讓“緙絲”這門古老的中國手工技術走入了人們的視線。

一寸緙絲一寸金

緙(kè)絲,中國傳統絲織工藝品種之一。又稱“刻絲”、“克絲”等。

它以“通經斷緯”為基本技法,即以本色絲作經,各色彩絲作緯,根據紋樣的輪廓或色彩的變化採用不斷換梭和局部回緯的方法織製圖案。

緙絲織造時,需要藉助古老的平紋木機、不同規格的梭子、撥子等竹木工具。

“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緙絲作品一般有三個特點,首先是緙絲作品大多是一種集體創作的作品,後人判斷這類作品價值的高低只能看其作品本身的工藝和藝術價值;

其次是一件緙絲作品的完成往往傾注著作者大量的心血,為了完成一件作品需要幾個月乃至一年以上,緙織者不僅要有良好的技藝功底,還要有極高的藝術悟性;

“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再次,緙絲作品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許多緙絲作品既有平塗色塊的平緙,也有構圖造型的構緙、齊緙。

緙絲作品一般立體感很強,加上緙絲作品的題材都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故其藝術和觀賞價值完全可以和名家書畫分庭抗禮,甚至有所超越。

與一些名繡相比,緙絲有著一種因稀有珍貴、技藝難以掌握而帶來的“高處不勝寒”的寂寞。由於緙絲工藝繁複,得之不易,素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說。

“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歷史上是用來製做皇帝的龍袍、製作名人字畫或宮廷裝飾藝術品,以製作精美、高雅簡樸、豔中帶秀的特點聞名海外,被贊成為為織中聖品

緙絲工藝

中國古代緙絲工藝的出現至遲不晚於7世紀,但緙絲真正在藝術領域登堂入室乃始於北宋末年

受宮廷院畫的影響,緙絲開始以摹緙名人書畫為能事,“奪丹青之妙、分翰墨之長”,甚或造及“勝於原作”的境界。

從宋以來一直是皇家御用,常用以織造帝后服飾、御真(御容像)和摹緙名人書畫。

“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緙絲紫天鹿 北宋

在北宋,緙絲的名聲最響亮,不論包首、裝裱,還是緙絲藝術品山水、花鳥、人物等,已達到非常高得水平。

歷經元、明兩代,皆有精品傳世。清初緙絲髮展緩慢,直至清代乾隆朝,隨著天下的富庶繁盛,緙絲藝術的發展繼而登上了又一高峰。

“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藍色緙絲雲龍紋單朝袍 清乾隆

在清代,緙織御製詩文書畫、梵經佛像、服裝等大為流行,且工藝較前代有了很大的發展。

其中之一就是創造了雙面“透緙”技術,使織物兩面的花紋相同,線條清晰平整,特別適合裝飾插屏、扇子的使用要求,宮中有大量的團扇都使用了“透緙”的技術。

“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黃色緙絲鳳棲梧桐圖團扇 清

在明清時代,緙絲被皇家所壟斷,不允許民間使用,現存傳世緙絲珍品主要集中在故宮博物院,每一件緙絲作品保留下來的都是精品。

非遺小鎮

千百年來,吳江絲綢久負盛名,而緙絲、宋錦、刺繡等工藝又為吳江的絲綢錦上添花。

吳江的緙絲工藝已有千年歷史,南宋時期這裡緙絲就已繁榮發展,湧現出一批緙絲名家,傳世佳作尤多。

明清時期,蘇州已成為緙絲生產中心,清代的緙絲中心仍在蘇州,規模進一步擴大。

“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緙絲瑤池吉慶圖軸 明

吳江的緙絲工藝之精湛在花紋中得以淋漓盡致的展現。上好的緙絲製品圖案立體,絲線平滑細膩,在顏色的細節表現上也過渡自然,糅合到渾然天成的地步。

如今的吳江緙絲手藝人們,繼續傳承著那份匠心,用專注和巧思賦予緙絲一如既往的好品質。

“一寸緙絲一寸金”,後宮娘娘最愛的寶貝,藏在這個江南小鎮!

2006年,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緙絲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延禧攻略》成功完成了國產古裝劇的逆襲,也讓觀眾感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美,希望更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傳承下去!

古建中國-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臺。融合建築、文化、文創三大行業,彙集“資訊、商務、文化、交流”四大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