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一根「針」,串起千條「線」,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江西這樣干!

巧用一根“針”,串起千條“線”,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江西這樣幹!

巧用一根“針”,串起千條“線”,深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江西這樣幹!

2018年10月10日,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尹建業在上饒市信州區調研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工作

“房屋拆遷款分配不均引發矛盾糾紛。”10月9日11時48分,景德鎮市珠山區白鷺小區網格員王瑾在綜治信息平臺上上傳了一條信息。幾乎同時,這條信息出現在省綜治中心的大屏幕上。3分鐘後,這條信息經流轉處理,被指派到相關單位處理。短短的3分鐘背後,是我省用兩年時間推進綜治中心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基層社會治理難題的寫照。如何巧用這根“針”,串起千條“線”,考量著制度設計者的智慧。我省始終把傳承弘揚“楓橋經驗”作為社會治理的總抓手,一方面堅持重心下移、固本強基,一方面通過強化系統設計,理順條塊關係,夯實基層基礎,紮紮實實構築起基層社會治理的“四梁八柱”。今年上半年,全省公眾安全感、滿意度分別達96.38%、96.62%,再創歷史新高。

社會治理創新,基層是重點。

當前基層社會治理中普遍出現的問題,是多個治理主體、治理平臺和服務中心各自為政、配合不力。如何形成合力,讓治理更高效有序?

江西的做法,是在全省全面推開綜治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綜治信息化建設“三項建設”,為下一步構建實體化、扁平化、精準化運行機制打下了紮實基礎。

巧用一根“针”,串起千条“线”,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江西这样干!

近年來,作為各級社會治理的資源統籌平臺,綜治中心在全省各地落地開花。目前,全省共建成2.2萬餘個綜治中心 ,一個自村(社區)、鄉鎮(街道)到縣(市、區)、市再到省的五級信息網絡建立並有效運行。

不僅僅是掛個“牌子”,每個綜治中心都明確了信息彙總、綜合研判、流轉督辦、績效評估等工作職能,承擔著統一指揮、及時響應、協調聯動、有效處置等功用,推動事件處置高效化。

過去一年,全省五級綜治中心繫統共受理和流轉處理矛盾糾紛10.8萬件,84.4%以上的矛盾糾紛在鄉鎮、村(社區)兩級得到解決。

一線走訪、發現問題、掌上輸入、協調解決——對於網格員陳敏來說,拿著智能手機走訪轄區網格,及時發現問題,線上進行記錄反饋,是每天的“必修課”。而在上饒市綜治中心,陳敏每天通過手機上傳的巡查信息匯聚於此。來自全市的一條條線索用不同顏色,從緊急到一般一一標示出來。

在上饒市“一張網”的社會治理網格體系中,以200至300戶、1000人左右設置一個網格,劃分了近2.1萬個小網格,把每一樓棟、每戶居民都納入網格中,將“千萬格”匯聚成“一張網”。“人在網上走,事在網格辦”,依託精準的網格化服務管理,基層治理除了在廣度上“做加法”,更在深度上“做乘法”。

巧用一根“针”,串起千条“线”,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江西这样干!

上饒市在現有的平安志願者、糾紛調解室、心理諮詢室、平安小區、組團式服務的基礎上,將“社區黨建、管理、服務、治安、文化、環境”六大類30多項民生事項合一,歸入“網上綜治中心”。從發現問題,到上報指揮平臺,再到事件流轉處理、網格驗收成效,這些流程都通過網格加以解決,形成“上報、受理、分流、幫辦、反饋、驗收、考核、歸檔”各環節的閉環系統,真正把政府服務與群眾需求縮短為“指尖上的距離”。

“我們現在消息更加靈通了,和群眾的關係也更密切了。”不少基層網格員表示,“一張網”實現了基層治理模式的“轉型升級”,過去的工作盲點通過一線走訪排摸,得到了梳理和了解;過去一些長期沒有解決的糾紛,也通過網格的流轉得到了妥善處置。

巧用一根“针”,串起千条“线”,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江西这样干!

網格化、精準發力的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全省逐步鋪開。目前,全省共劃分了10萬餘個網格,有網格員10萬餘人,基層社會治理有了清晰的脈絡。

房屋漏水了有人維修、老人病了有人上門義診、生活困難的居民有人幫扶……在南昌,這些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大小事能得到及時解決,得益於該市綜治中心對街、巷、路、地名和樓棟、單元、門牌號碼、居民信息等數據庫的建立。

依託技術革命和信息化支撐,南昌的基層社會治理實現“華麗轉身”,實現了基層社會治理數字化集成、監測、研判、指揮、調度、實戰等功能。

鼠標一點,系統自動生成社會治理重點問題各式圖表,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效依據。在贛州市綜治中心,綜治信息平臺在全國統一的九大模塊基礎上,開發了可視化的三維地圖,直觀顯示人、地、物、組織等的具體位置;藉助集成化的“雪亮工程”共享系統,鐵路、河道、林區等重點領域一旦發生異常,第一時間可向綜治中心報警,構建起平安建設的第一道防線。不僅如此,通過系統,中心還可以實時瞭解網格長、網格員的走訪軌跡、走訪進度和走訪內容,做到工作軌跡直觀可見、工作績效隨時可查、社情民意即時反映;對於網格長髮現上報的問題,系統內全程留痕、實時反饋、績效聯考,督促有關部門及時處理事件,促進問題的有效解決。

巧用一根“针”,串起千条“线”,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江西这样干!

如今,我省的基層社會治理,已深深植入科技的基因。小到路燈破損、窨井蓋丟失,大到違法違章、治汙防洪……都能在“互聯網+社會治理”這張大網裡獲得“智慧化”的解決辦法。正是這一條基層社會治理信息化、智能化的全新之路,打通了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推進了各類數據的貫通共享,實現從單一管理到社會共治的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