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兩個資源枯竭城市,多年努力,轉型效果顯著,終於實現蛻變!


自然資源是天賜的,一些城市天生地下、山裡就藏著礦產資源,被發現後就無節制開採,城市短時間內可以風光輝煌,但是資源開採完了,城市就變成了資源枯竭城市,對於安徽來說,就有兩個資源枯竭城市。

第一個是淮北市,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是安徽省東北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還是安徽省面積最小的地級市。

淮北市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在過去的幾十年,累計生產原煤8億噸,在為國家貢獻大量煤炭資源和電力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2009年3月5日,淮北市被確定為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

此後,淮北市開始轉型之路。近年來,淮北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打造“中國碳谷”和“陶鋁峰”,做大做強接續產業,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在高碳產業低碳發展、塌陷區環境修復、激發創新活力等方面,有效破解了資源枯竭、生態環境破壞、發展後勁不足等難題,探索出一條可資借鑑的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新路。

第二個是銅陵市,光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有銅礦的城市,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

銅陵採冶銅的歷史始於商周,盛於漢唐,延綿3500餘年。新中國的第一爐銅水,第一塊銅錠,都來自銅陵。在計劃經濟時代,銅陵供應的銅一度佔到全國的一半。但是3500年的採礦路終有到頭的一天,銅礦日漸枯竭,留下一座破壞嚴重的城市。2009年3月5日,銅陵市被確定為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

此後,銅陵市開始轉型之路,跳出了靠資源吃飯的發展模式,開啟了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發展的新路,花了7年時間,完成了歷史蛻變,連續多年獲得轉型績效評估優秀等次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