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女神研究之四:「飛天女神」李霞卿,沖天豪氣寫傳奇

龍耳東《民國女神研究》系列之四

《沉香透史冊,熣燦若春花》

(編著:龍耳東)

民國女神研究之四:“飛天女神”李霞卿,沖天豪氣寫傳奇

“飛天女神”李霞卿

第二篇

“飛天女神”李霞卿,沖天豪氣寫傳奇

民國女神,各有千秋!而“飛天女俠”李霞卿與所有的民國才女相比,她走過了一條大不相同,近似瘋狂的傳奇之路。

對!——就是瘋狂!就是傳奇!民國那個年代,也真是一個充滿傳奇的年代!在那個兵荒馬亂、炮火連天的動盪時代,竟然湧現一大批教育、文學、科技、學術等方面的傑出大師和他們取得的世界級卓越成果!

有了這些傳奇也就罷了,可誰也無法想像:在那個連自行車、收音機、汽車都很稀罕的年代,竟然破天荒地出現了中國近代航空史上的奇蹟!——那一批女性飛行員居然駕駛著轟鳴的飛機,昂首向天,衝上雲霄!

歷史永遠地記錄下了她們的名字:盧佐治夫人、王桂芬、朱慕飛、李霞卿、李月美、顏雅清、張瑞芬、鄭漢英、朱美嬌、歐陽英、楊瑾珣和第一個少數民族女飛行員權基玉等21位“飛天女神”!她們每一位“飛天女神”的身後,都有一個大寫的傳奇!而最令人目瞪口呆的傳奇人物是李霞卿,她書寫了中國航空史上的一連串的驚歎號!

她是中國女子跳傘第一人!

她是中國航空界在瑞士取得飛行執照的第一人!

她是世界上最好的波音航空學校的第一位女性畢業生!

她是第一個加入美國婦女航空協會的中國女人。

她得到過瑞士、美國、中國、秘魯多個國家或航空機構頒發的飛行資格證書和獎章!

她是第一個獲得中國政府頒發給她任何地方飛行的執照,這是絕無僅有的權利!

她是上海飛行學校的唯一女性教師,為中國的抗戰培養了一批空中保衛力量!

她是世界上擁有商業飛行資格的唯一女性!

她是中國民航第一位女駕駛員!

她是第一個駕駛軍用飛機表演飛行的中國女飛行員!

她是第一個創造了當時中國女子國內長途飛行的最高紀錄!

她是唯一在南北美洲作長途飛行的中國女飛行員!

她的名字被載入《中國大百科全書•航空航天卷》的史冊!

她是中國婦女航空史上的一顆巨星!

李霞卿完全不在乎世人眼裡的驚歎、訛傳和猜疑,她獨立特行,無拘無束,大膽行事!這位“飛天女神”就像一道五彩雲霞,映射在民國曆史的藍天……

“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

一、充滿離奇的傳聞

(一)生、死兩傳聞

李霞卿的一生,充滿著各色各樣的離奇傳聞和令人驚詫的傳奇。

她“被出生”、也“被死亡”。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人們都說不清道不明李霞卿的生與死。她究竟生於何時何地?死於何地何時?且看筆者拂去一層層歷史塵埃,探尋李霞卿這位“飛天女神”的成長因緣——

李霞卿的父親李應生是革命黨人。當年在革命黨人在廣州發動黃花崗起義,被滿清政府殘酷地鎮壓下去了,逮捕並殺害了一些革命黨人。李應生和弟弟李沛基非常悲痛和氣憤。他們兄弟倆就策劃了為革命烈士復仇,炸死清朝派駐廣州的將軍鳳山的計劃。他們在鳳山必經之地開了一家小貨店,裡面安放了炸藥。等鳳山經過時,點燃炸藥,終於把這個沾滿革命烈士鮮血的清朝走狗給炸死了。

當年的辛亥革命元老鄒海濱曾寫了《李旦旦女士小傳》一文,提到了這次刺殺經過:“女士名旦旦,炸鳳山時,女士尚在襁褓。其父既定謀行炸,常抱負一乳兒嬉遊門外以避偵者目,乳兒非他,即女士也。”這裡面的意思說,李應生抱著嬰兒在門前作掩護。“李旦旦”就是李霞卿後來拍電影時的藝名。因為,那一年是1911年,炸死清朝將軍鳳山,為革命烈士復仇的事,大快人心,影響甚大。所以,後來很多人也認為李霞卿是1911年出生的。1935年5月15日的《舊金山新聞》採用了這種說法。時至1985年,國內雜誌《電影世界》中一篇名為《影星、飛行員———李旦旦》的文章,仍沿襲了這種說法。

但是,筆者查閱史料,知道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這可以從美國加州的墓碑上看到,上面清楚地寫著李霞卿的生日是“1912年4月16日”。也就是說,當年炸死清朝將軍鳳山之時,李霞卿還沒出生。

李霞卿的出生時間被廣泛地誤傳,就連她的出生地點,也存在分歧。當年流傳較廣的說法是“李霞卿祖籍在汕尾市海豐縣”。很多報紙媒體都這樣引用。

但是,海豐縣檔案局局長黃大毅卻表示,對這個問題還不大清楚。海豐縣檔案局所屬的“海豐檔案信息網”上刊載的“海豐名人史料”中,也沒有李霞卿的相關資料。但在“汕尾市人民政府網”上,李霞卿的傳記列入“名人傳記”欄目裡。

李霞卿的祖籍究竟是不是汕尾市?還沒定論。而在廣東恩平市博物館,有李沛基刺殺鳳山的圖片展出。廣東省博物館證實:李應生與李沛基是親兄弟。既然李沛基是廣東恩平人,那李應生也是廣東恩平人。李霞卿的祖籍自然也就是廣東江門恩平人了。這一點可以得到官方的印證:李霞卿的雕塑像樹立在江門市星光公園內。旁邊有明確的標註:“祖籍恩平”。因此,李霞卿的出生地基本可以確定在廣東恩平了。

不僅李霞卿的出生有誤傳,連她的死亡也有誤傳。

有關她的死亡時間,在中、美兩國很大範圍內,誤傳了半個多世紀。她“被死亡”幾十年,這也真是絕無僅有地離奇之事!

李霞卿之死,是如何被誤傳的呢?目前,只能看到較早的《中國空軍》雜誌(1946年5月16日)上面有一篇名為《女性進入航空之門》的文章,是這樣寫李霞卿失事:“不知道是33年還是34年(指民國紀年),這位女飛行員飛行失事,結束了她的生命。以前對她熱烈讚許的人,又都以悲切的心情互報她的噩耗。”

這種誤傳,竟然也被廣東江門恩平市航空史專家關中人先生接受,他在《航空史研究》的一篇名為《李霞卿的若干歷史問題初探》的文章中,以訛傳訛,推斷說:“她飛行失事殉難的時間不大可能遲至1944年或1945年。”(此文於1988年發表)。

可誰會料到,李霞卿卻活生生地出現在公眾的面前!她於1958年(時已四十六歲)應邀參加了香港啟德機場新跑道啟用典禮,並親自駕機做了示範表演。當年的香港《工商日報》等報紙刊登了新聞報道。

這真是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

造成這種訛傳訛的根本原因,筆者分析,大致有三點:

一是報刊雜誌把女性飛行員李霞卿與李月英混為一談。她們兩人皆為巾幗,年齡相仿,又都姓李,姓氏相同。故而誤傳。

二是英雄情結。李霞卿在二戰期間,為抗戰出力,聲名遠播。而李月英也在二戰期間駕駛美國空軍運輸機,在1944年執行一次飛行任務中,她的飛機與下方的練習機相撞,機毀人亡。李月英不幸殉職。巾幗英雄,皆為人敬。

三是信息閉塞。當時香港和美國等報刊,中國大陸是無法看到的。因此以訛傳訛。

晚年的李霞卿以打麻將、逛商店、作公益消磨時光。她於20世紀60年代,從香港定居到美國舊金山。直到1998年,李霞卿因急性肺炎,在美國加州奧克蘭市去世。

(二)傳聞算“第一”

從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就有上海和美國的報紙、雜誌稱讚李霞卿是“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

而同一時期的上海《申報》也曾報道過:秋瑾的女兒王桂芬是中國第一女飛行家。也有研究文章說朱慕飛才是中國第一女飛行員。而最早報道“中國第一女飛行員”新聞的是1919年11月7日的《三藩市號角郵報》。那天的報紙發表文章說盧佐治夫人是“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

眾說紛紜,各有依據。但究竟誰是“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呢?

先來分析王桂芬。她於1901年生在湖南。從小學得她母親秋瑾一身“俠氣”。她在美國紐約大學刻苦學習製造和航空知識。學成歸國後,沒有機會在空中飛行。只得改做航空教育、編譯工作。作為飛行員,必須有實際飛行技能和達到定量的空中飛行時間。因此,有的航空史專家認為:王桂芬不是中國第一飛行員。

再來看朱慕飛的飛行經歷。她生於1897年,是廣東軍政府航空局局長朱卓文的女兒。她於1920年就在美國學習飛行技術。不僅能駕機和特技飛行,而且還會修理飛機。

如果從駕機飛行的時間先後來說,那最早的女飛行員應該是譚根的內妹盧佐治夫人。她於1895年生廣東開平。1915年在美國加里福尼亞大學讀書時,就跟隨姐夫譚根(中國航空先驅)學習飛行。雖然她是“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但當時的中國還沒有航空業,她只好留在美國。她有一個美國名字:安娜·彼·盧。

而李霞卿學成飛行的時間在1935年。比她更早飛行的女性已有30多位了。之所以當年的上海和美國報紙稱李霞卿為“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主要是出於宣傳方面的考慮,需要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不過,從實際飛行的距離、難度和飛行時間上來說,李霞卿的確堪稱“中國第一女飛行員”。

她是世界上最好的波音航空學校的第一位女性畢業生;

她得到過瑞士、美國、中國、秘魯多個國家或航空機構頒發的飛行資格證書和獎章;

中國政府頒發給她任何地方飛行的執照,這是絕無僅有的權利;

她是上海飛行學校的唯一女性教師,為中國的抗戰培養了一批空中保衛力量;

她是世界上擁有商業飛行資格的唯一女性;

她在連續六週飛遍西南航空公司所有的危險航線。

她創造了當時中國女子國內長途飛行的最高紀錄。

因此,李霞卿獲得“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是當之無愧的!

“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透過歷史的傳奇、驚歎與疑惑,讓我們帶著學者的眼光,去尋找這位“飛天女神”的足跡……

三、從“飛天夢”到電影明星

李霞卿出生於1912年4月16日。她的父親李應生,早年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作高級翻譯。他是一個非常精明能幹的人,以作生意為掩護,追隨孫中山革命。李應生和弟弟李沛基為了給黃花網起義犧牲的革命烈士復仇,於1911年10月25日,炸死了清朝派駐在廣州軍隊的鳳山將軍。在當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為革命軍攻佔廣州立下了頭功。

李霞卿4歲時,就失去了母親。她從小就常常趴在祖母的懷裡,聽著傳奇的童話故事。她的祖母是誰?

她的祖母就是近代鼎鼎有名的徐慕蘭。廣東光復時,徐慕蘭擔任廣東女子北伐隊隊長,率隊參加對張勳作戰。女隊員們統一穿白衣褲或湖綠衣褲,她們個個戎裝披掛,肩上、腰上佩戴著長短槍,身上掛著炸彈,一路上威風凜凜。她們在前線作戰,英勇無比。廣東北伐軍司令姚雨平率軍在宿州車站與清軍激戰,女隊員們奔赴前線,其中鄒醒民一馬當先,“始終在第一戰線上,猛勇無比,敵敗,同大隊追至四十餘里,皆在前隊。”

徐慕蘭小妹徐宗漢的丈夫是誰?說出來都嚇你一大跳!就是鼎鼎大名的近代偉大革命家黃興。黃興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革命地位,想必眾所周知,不必再說了吧。

李霞卿從小聽著祖母講的故事長大。她最喜歡聽的就是祖母徐慕蘭講的峨眉山飛天仙女懲惡揚善、幫助窮人的故事。優美的童話故事,激起了她五彩斑斕的夢幻。她無數次地幻想自己也能像仙女一樣,長出一雙翅膀,在天空自由飛翔。去剷除人世間的不平之事,為民眾主持正義。有幾次她爬上高高的石巖上,張開雙臂,騰空躍起。她幻想著飛起來。可是,她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她固執地爬起來,再次爬上石巖,再次“飛”躍。但她還是摔在地上,痛得牙關緊咬。如此殘酷的現實,都沒能摔醒她的幻想。她倔強地認為,這是因為她還小,只是暫時的失敗。等她長大了,就一定能飛上藍天!

就是這樣的“飛天”夢,一直陪伴著李霞卿成長!直到她14歲那年,命運給了她一次轉折的機會!

1926年2月,李霞卿的父親李應生與中國電影先驅黎民偉合作成立了上海民新電影公司。黎民偉負責影片拍攝的藝術工作。李應生擔任公司的總經理兼董事會主席,負責影片拍攝的商業運作。當時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為《玉潔冰清》,主要內容是講述了一個富家子弟黃伯堅與漁民女兒素仙苦戀的故事。當時劇組的主創人員都已敲定,只缺女主角素仙的妹妹瓊仙的配角人選,挑來挑去,最後,主演之一的林楚楚(即黎民偉的夫人)想到了李應生的女兒李霞卿,無論年齡、性格、氣質還是長相,都跟影片中的瓊仙這個配角人物極為相似。當時李霞卿只有十四歲,在中學讀書。她皮膚細膩,粉撲撲的瓜子臉上,長有幾粒雀斑。嘴唇像一顆初熟的櫻桃。嘴角微挑,像一雙菱角。眉毛彎彎,身體碩長,氣質秀麗。純樸可愛的東方美女的形象。

李應生起先還猶豫,耽心李霞卿缺少表演經驗,把這個戲給演砸了。但在黎民偉等的勸說下,李應生只好讓李霞卿試演。誰知,毫無表演經驗的李霞卿憑著清新活潑、大膽純樸的本色,竟然一炮打響,紅遍了上海灘。接著,李霞卿又參演了《和平之神》、《海角詩人》、《天涯孤女》、《五女復仇》、《西廂記》、《木蘭從軍》等影片。李霞卿因此而聲名鶴起,成為民國時期上海灘最紅的女影星之一。1928年中秋之星的評選活動中,年僅16歲的李霞卿居然與胡蝶、王人美、周璇、王瑩、高倩萍、阮玲玉一起被評為“星級七姐妹”。由此可見李霞卿當年的影響力之大。

民國女神研究之四:“飛天女神”李霞卿,沖天豪氣寫傳奇

(影星李霞卿)

四、撲朔迷離的突然轉折

李霞卿作為一名當紅影星,正在演藝界風光無限好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事!

一個月黑風高之夜,一夥持槍歹徒,開著汽車,襲擊了電影公司。搶劫了公司幾十萬大洋,還綁架了公司會計。

李霞卿聞訊大怒,躍馬追趕。在上海灘外白渡口橋畔截住歹徒。歹徒對一個單槍匹馬的弱女子,根本不放在眼裡。幾個歹徒惡狠狠地衝上前來,揮拳便打。豈料,李霞卿學過格鬥,三拳兩腳,擊倒二名歹徒。另幾個歹徒哪肯放過她,一起圍上來,揮刀就砍。李霞卿左閃右擊,劈手奪過敵刀,反而砍傷幾個歹徒。此時,歹徒的頭領這才意識到遇到難纏的對手了,連忙跳上汽車駕駛室,想開車逃跑。誰料勇氣百倍的李霞卿竟然飛身撲向駕駛室,拉開車門,猛地一推。匪首哪想到一個弱女子身手如此快捷?冷不防被推擠下去,硬生生地摔在地上。車下的幾個歹徒一邊慌忙扶起匪首;一邊衝向駕駛室,想拉出李霞卿。可學過駕駛技術的李霞卿熟練地腳踩油門,開著汽車飛奔而去。李霞卿連夜把汽車開到警察局報案。

一時間,李霞卿勇鬥歹徒的事,傳遍了上海灘。其父李應生為有這麼英勇的女兒而感到非常高興。他破例地在演出的《木蘭從軍》情節裡,加了一段“飛馬追敵”的插曲。可是,就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後,當紅影星李霞卿卻突然宣佈退出影壇,留學歐洲。這一不尋常的舉動,當時就引得整個上海灘一片譁然。

這裡面究竟出了什麼事?李霞卿為什麼要退出影壇呢?據眾人猜測,大致有三種原因:

一、是李霞卿黑夜追打歹徒,可能被黑社會盯上了。其父為女兒的安全,耽心她被綁架。

二、是據說是為愛情。其父李應生的老戰友、辛亥革命功臣鄭毓秀把侄子鄭白峰介紹給李霞卿。鄭白峰當時作為民國政府的代表,擔任國際聯盟的秘書,住在法國。鄭白峰一表人才,與天仙秀麗的李霞卿一見如故。他們共赴歐洲,過起甜蜜的新婚生活。

三、還有一種說法是,其父李應生投資拍攝《木蘭從軍》欠了杜月笙的很大一筆錢。他們無力還債,只得讓李霞卿以留學為名出國,實際上是逃債。

以上三種說法,筆者認為“逃債”之說比較靠譜。查閱當年資料可知:投拍《木蘭從軍》的電影確實是花費了很大的資金,但票房收入連本都沒有拿得回。而李應生為投資拍攝《木蘭從軍》的電影,四處借債。其中,大筆資金是借的黑道大哥杜月笙的。借黑道大哥的錢不還,那是什麼後果?

這件“逃債”的事,是造成李霞卿息影的主要原因。此事在李霞卿年輕的心裡留下了很深的陰影。她的這個心態,我們從李霞卿對後來的一件事情的敏感反應,就可以得到鮮明的印證——

那是1937年李霞卿在上海接受記者的採訪。此時的李霞卿已經是一位聞名遐邇的女飛行員。有一位記者問她是否還有意拍一部“航空”的影片,來提倡國防,來宣傳航空事業。筆者認為這位報社記者提此問題非常合理,沒有絲毫的不妥當。但是,李霞卿的反應卻非同一般,一反常態。她聽記者此言,臉色大變,打斷記者的問話,回答說:“請你別提這事吧”。報紙刊登的文章是這樣描述李霞卿當時的神態:“她突然面紅過耳,愀然不樂,好像對她有了一種絕大的侮辱似的。”

有的史學研究專家為李霞卿掩飾,說李霞卿面對記者的提問,神情失態,是因為“她的激情從表演轉移到了飛行上,大概為她從前對電影的狂熱感到難為情。”

錯!我認為:李霞卿此時的失態,正好印證了筆者在前文的推定。她不是為從前對電影的狂熱感到難為情,而是因為以前拍攝電影欠錢難還,只好出國逃債。因此難堪。

雖然,李霞卿因逃債而不得不息影。但她內心對影藝的愛好,仍埋藏在心底。她身在異國他鄉,偶而顯露崢嶸——

她參觀學習英、法、美等國的西方電影工業。

她結識了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等一批優秀的外國影星。

她擔任過卓別林私人宴會的“特別主持人”。

她與好萊塢超級巨星威廉·威爾同臺合演過世界名劇《簡·愛》。

她在好萊塢電影《爭議通道》裡扮演了一箇中國女飛行員。並把表演酬金捐給了中國抗戰救濟基金會。

在充分研究了這位“飛天女神”之後,筆者認為:李霞卿天生的就是表演家。精湛的演藝細胞已滲入到了她的骨子裡。她後來的飛行表演,其實就是她影藝表演的另一種轉化形式!李霞卿表面是秀美的仙女,而她骨子裡卻是敢於挑戰的表演家、冒險家、英勇戰士!

她就她,無人能替代!

五、“飛天女神”海外圓夢

李霞卿與鄭白峰新婚蜜月過後,兩人的距離就顯出來了。

她喜歡挑戰,對新事物有深厚的興趣。喜歡開party喜歡熱鬧。而鄭白峰卻喜歡看書、喜歡安靜。兩人真是南轅北轍,冰火兩極,一個冷靜一個熱鬧。最後,他們選擇了分居。

離婚後的李霞卿了無牽掛。她偶然觀看了巴黎的飛行表演。那飛機轟鳴的震撼力和那昴首呼嘯直衝九霄的雄姿,深深地打動了她,一下子激活了她久積在兒時心裡的“飛天夢”!她想起兒時趴在祖母的膝蓋上,聽講飛天女神的故事。慢慢地她也幻想著自己張開了雙翅,飛翔在藍天,懲惡揚善,幫助窮人……少兒的夢想,堅定了李霞卿學開飛機的願望。她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瑞士日內瓦科康塔納飛行學校的學習。

但是,這所學校不是婦女航空學校。監考官並不想錄取她。問:“你是美貌漂亮的女士,為什麼要學飛行?”李霞卿堅定地說:“女士為什麼不能學飛行?我就是要做女人不敢做的事。”

考官故意刁難地問:“聽說你們中國的女人,用布條纏著腳,因此,小腳都是殘廢變形的。”聽了這話,李霞卿確實生氣了,大聲地說:“我之所以到這裡來學開飛機,就是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女性不但能在地上走,也能在天上飛。”

她終於被破格錄取,進入瑞士日內瓦康塔納飛行學校學習駕駛飛機的課程。在整整一年的學習過程中,她始終對飛翔充滿了無限的渴望和滿腔的激情。那種飛行的激情,洶湧澎湃地衝撞著她的心靈。當她在空中看到了廣闊無垠的大地和巍峨壯麗的山脈時,她感到山川的渺小和人類的偉大。她全的身心受到強烈的刺激和震撼!她深深地愛上了飛行。她深深愛上了穿雲透霧的感覺!

歷史永恆地記錄下了這行文字:1934年8月6日,李霞卿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理論和飛行考試,拿到了瑞士航空俱樂部頒發的飛行執照,成為世界上在日內瓦拿到飛行執照的第一位女性,在中國航空史上,李霞卿也是在瑞士取得飛行執照的第一人。

李霞卿認定了要把飛行作為自己的事業,那精益求精的飛行技術,就是她平生的追求。1935年她進入美國加州奧克蘭市的波音航空學校深造。她狂熱地學習著氣象學、機械學、導航學等各類複雜課程。她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上課,脫掉絲綢做的禮服,換上了沾滿油汙的工作服,她完全不像嬌嬌仙女,而變成了一個大男人似的勤勉努力。可是,一場危及生命的意外,正等著她!——

1935年5月15日,教練格雷格按常規對李霞卿進行飛行特技訓練。飛機在舊金山灣上空約2000多英尺開始橫滾練習。教練猛拉駕駛杆,機頭沖天昂起,整個機艙向後倒扣下去。這時,教練隨意看了一下後視鏡。這一看不要緊,嚇出了一身冷汗!格雷格看見李霞卿被摔出了機艙外,——她的安全帶斷了!

這突發事故,把李霞卿也嚇呆了!強烈的求生慾望令她鎮定下來。在呼啦啦的強大氣流中疾速降落中,李霞卿拼力向背後伸手,猛地拉開降落傘的傘鎖。頓時,空中綻開了一朵白傘花。李霞卿打開降落傘後,還沒來得及鬆口氣,馬上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此次不是陸上降落,而是海上訓練。如果不及時掙脫降落傘的繩索,她將被傘索纏死在海水裡。

老天真是厚愛美女啊!李霞卿幸運地掙脫了傘繩,波濤起伏的海浪把降落傘和李霞卿衝到岸邊。被駐紮在舊金山的美國海軍預備隊的巡邏飛機發現了,連忙派飛機施救。可是,飛機的起落架卡住了。被冰冷的海水凍得牙齒直打顫的李霞卿,眼睜睜地看著無法施救的飛行遠去。她絕望地閉上眼睛,意識漸漸模糊。不知過了多久,李霞卿被第二架美國海軍預備隊的飛機營救,此事轟動全美國。但她對如此轟動的驚險事故,竟然輕描淡寫地說自己弄丟了一隻鞋子,渾身有點冷。

幾個月之後即1935年11月5日,李霞卿作為美國波音航空學校的第一位女學員,以全優的理論與實習成績畢業了。在奧克蘭機場上空的飛行表演中,東方美女李霞卿精彩的飛行特技,轟動美國飛行界,她成為第一個加入美國婦女航空協會的中國女人。

民國女神研究之四:“飛天女神”李霞卿,沖天豪氣寫傳奇

六、學成歸來報家國

李霞卿載譽歸來,於1936年春節前,在上海定居。

她加入了上海中國航空協會,在上海南京、洛陽、成都、西安、昆明、貴陽、太原、北平等城市作飛行表演,轟動全國。憑藉著為國效力的滿腔熱情,李霞卿創造了當時中國女子國內長途飛行的最高紀錄。

但作為妻子,她想念親人;作為母親,她想念兒子!她長期與丈夫鄭白峰分居,她很想與兒子在一起,仍希望擁有一個幸福圓滿的家。可是,在民國時期,中國大地上連自行車、收音機、汽車都很少見的年代,封建思想還很盛行。李霞卿開飛機上藍天,被很多親友認為是邪端,女人開飛天,不守婦道,不持家業,不務正路。她無法與兒子團聚,她悲傷、委屈的淚水,隨風灑落……

李霞卿把滿腔的委屈埋在心底,積極參加上海中國飛行協會組織的一些飛行表演,以喚醒國人解放思想,喚醒同胞姐妹破除封建殘餘的束縛。

當時的各類報刊發表消息,報童報販在大街小巷吆喝著“飛天女神”的飛行表演報道。1936 年春天,上海市民擁擠在跑馬場大世界一帶,觀看李霞卿駕著名為“新中國精神號”的橙紅色單翼輕型飛機,像一隻春雁,翱翔於碧空。“飛天仙女”熟練地駕機飛行,精湛的特技表演,讓地上的市民驚呼不已!“女人也能開飛機?!”

女人開飛機,成為轟動性的新聞,被中外報紙爭相報道。當時有記者這樣描述李霞卿:“她的頭髮梳成了空心卷,這是1937年最新潮的髮式。她身穿一套晚裝,上裝和長褲是灰綠色的,上有淡紅色的花朵。這套裝束與那條淡綠色圖案的緞子披肩相互映襯。她的皮膚細膩光滑,只有幾個小雀斑。她美豔無比。她是那麼的優雅,橢圓的臉龐,菱角般的嘴,燦若櫻桃的唇,略微上翹的眉毛,只要一見她,你就知道她是一個標準的廣東美女。”

李霞卿以真實的行動,洗涮親友對自己的偏見,向世人宣告,要打破了數千年強加在中國婦女的精神枷鎖。——男人能做到,女人一樣也能做到。女人不僅可以做電影明星,也可女飛行員。喚醒同胞姐妹要男女平等,投入新時代。

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上海灘頭的槍炮聲越來越近了。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李霞卿積極要求駕機參戰。民國政府出於保護婦發兒童的角度考慮,沒有批准她的請求。李霞卿仍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中,創建了上海救護傷兵醫院、難民營和學校。日軍為此通緝她。李霞卿只好撤離上海。也就是在這一年裡,她沒能挽回失敗的婚姻,她乾脆公開登報,聲明與鄭白峰徹底離婚。李霞卿沒有個人的小家了,她把全部精力投向了抗日救亡的民族大業。

當時,中國軍民的救護藥品極度缺乏。1939年3月23日,李霞卿、顏雅清接受美國援華藥物局的邀請,駕機在美國和加拿大等歐美各國進行飛行表演和抗戰募捐演講。為中國抗戰軍民籌集款項和藥品。所到之處,受到當地政府和華僑團體的熱烈歡迎。中文報刊爭相報道,稱之為“飛行使者”、“中國一位親善特使”。在環美飛行募捐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畫面:

碧藍的天空中,一架橙紅色飛機非常耀眼!那是李霞卿駕駛的“新中國精神號”飛機在進行一連串的高難度特技表演。當飛機飄然降落後,人們翹首以盼。只見機艙門開,出現一位英姿麗的中國女子,向人們揮手致意!此時,機場掌聲雷動,掀起波濤般地狂潮!李霞卿一手扶著舷梯,一手在空中有力地揮動,示意眾人安靜。她大聲地演講:“親愛的華族同胞,親愛的美國朋友,感謝你們的深情厚意。小妹我肩負國家使命來到此地,我們的中國正被日軍野蠻蹂躪,我們的人民正血火中掙扎。小妹我環飛美洲,宣傳抗戰,募捐救國,不負我心……”

李霞卿所到之處,都受到當地政府、華僑、政要、名流以及民眾的熱烈歡迎,她飛抵溫哥華進行募捐宣傳時,美國當地政府派出飛機於空中迎候;李霞卿去鹽湖城進行抗戰演講時,當地機構派出15架飛機前往空中迎接,其場面壯觀而隆重。由於李霞卿出色的表演,在美洲掀起了一陣“李霞卿熱”,使抗戰募捐活動創下“飛行一小時募捐4萬元”的輝煌記錄。她在南美洲的一個秘魯國家宣傳募捐時,李霞卿駕駛軍用機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飛行表演。引起秘魯舉國震驚和極大的轟動!——在他們國家的航空史上,竟無此先例!秘魯航空部部長將秘魯政府授予給李霞卿的一枚航空金質獎章,親自給李霞卿佩戴於胸前!

即使在如此奔波勞累的情況下,李霞卿還參加了以中國抗戰為背景的電影《歧路》的演出。

七、愛恨交織三段情

通過大量的史料,筆者發現,李霞卿作為一個女性,她的家庭生活是失敗的!作為妻子、作為母親,她是不合格也是不幸的!透過無數耀眼的光環和令人陶醉的榮譽背後,筆者看到她一顆痛苦、破碎與淒涼的心!

李霞卿一生有三段婚姻。她的第一次婚姻,帶給她美好的憧憬與永遠的心酸!李霞卿與鄭白峰結婚後,生活在法國。但兩人的志趣極不相同:鄭白峰喜歡安靜讀書;而李霞卿卻好動,喜歡社會應酬和朋友聚會。兩人分居很長時間,最後離婚。當時民國年間,社會觀念還不開化,很多人還以舊觀念看她。認為離婚是傷風敗俗的事情。

李霞卿乾脆公開登報,宣佈從此與鄭白峰徹底離婚。鄭白峰是文化人,很愛面子。對李霞卿公開登報,廣而告之的驚人作法,極為惱火。他的自尊心受到打擊,也在他的朋友同事之間產生了負面影響,直接影響了他的官場升遷。鄭白峰為此記恨她一輩子。不準李霞卿看望兩個孩子,也不準家人提起她。任何人問及李霞卿,鄭白峰斷然道:“她死了”。李霞卿與鄭白峰相互恨著對方,離婚後,他們終生都沒有再相見。

這段婚姻同時也給李霞卿造成了極大的傷痛!她實在是想念兩個孩子,只好去賄賂鄭家的傭人,讓他們母子悄悄地見上一面。每次見了孩子,李霞卿都忍不住抱著孩子哽咽,淚流滿面……但是,孩子與母親的感情卻很淡薄。抗戰勝利後,李霞卿與兒子鄭柏士在美國重逢,本應該是歡天喜地的場景。可他們相聚在餐館,飯桌上只說著“你好!謝謝!”之類的應酬話。如同路人一樣的陌生。他們居住在加州,母子相距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但來往不多。曾經有人問過鄭柏士對母親的印象。鄭柏士卻說:我知道她很有名,作為我的母親我當然為她驕傲。但我並不愛她。可悲的是,李霞卿在公開場合,也不承認鄭柏士是她的兒子。

第一次痛苦的婚姻結束之後,李霞卿還結過兩次婚。她的第二次婚姻發生在1945年。李霞卿認識了一名姓徐的醫生。但,以李霞卿驕貴的、從不遷就人的性格,和無拘無束的生活習慣,他們的婚姻又亮起了紅燈。在他們的女兒出生不久,李霞卿的第二次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李霞卿的第三任丈夫是一位姓李的男士。據說這位陪伴李霞卿走到人生終點的男人很愛她。但人生的落幕,常常帶有一些戲劇性。頗有諷刺意味的是:在李霞卿死後不久,她的第二任丈夫和第三任丈夫,每週日下午都相約打牌。

李霞卿的晚年生活平淡無奇。就是與朋友打打麻將,逛逛商店,做做慈善事業。但她時常渴望重上雲霄。但那主要是以娛樂為目的。有一次,李霞卿到美國加州的鄉村旅行。發現一架農用飛機停在田地裡。她頓時心血來潮,雙眼放亮。經農主同意,李霞卿興奮地駕機升空,在空中旋轉、翻飛、進行一系列精彩的特技表演。把地面上的農場主和農民看得目瞪口呆!當她飄然降落後,那些村民仍恍然夢中。

李霞卿的身體一向很好,在86歲那年(即1998年)患急性肺炎,於美國加州奧克蘭市去世。李霞卿從影星到飛行員;從她的事業到她的愛情,都可以看到李霞卿獨立、剛強、果敢甚至是桀傲不馴的個性。這個性一直表現到她的人生終點:她去世前就買了四塊連片的墓地。她要葬在墓地中間,周圍不想有任何鄰居。——她的一生就是一個瘋狂的傳奇!她本人就是一個謎一樣的女人!

八、獨立特行成英才

民國女神,各有千秋!李霞卿與所有的民國才女相比,她走過了一條大不相同,近似瘋狂的傳奇之路。

這首先是她的個性使然。性格即命運,在李霞卿的身上得到全然的體現。她性格的形成,筆者通過大量的史料研究,認為她從學校受的教育,對她的性格成長几乎沒有多大關係。李霞卿不像其他的民國名媛一樣,從小學到初中再到大學一路按部就班地科班畢業。她14歲學初中時就參與電影表演。雖然僥倖成為當紅的影星,但這個電影表演也只是非科班出生。李霞卿沒有進入正規的電影學院學習表演藝術。從影星轉身飛行員,李霞卿倒是認真、刻苦地學習了駕機飛行技術。獲得了航空學校的畢業證和飛行資格。拿今天的話來說,李霞卿的學校教育歷程,嚴格地說,就是“職業技術”學校教育。

因此,筆者認為,學校的教育對李霞卿的個性成長,沒有多大的影響。她個性的形成,主要是來自家庭。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

一、李霞卿出生於革命的家庭,從小養成了大膽、果敢,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李霞卿的祖母徐慕蘭早年參加同盟會,擔任過北伐軍女子隊的隊長。徐慕蘭的妹妹徐宗漢是大名鼎鼎的革命家黃興之夫人。李霞卿的父親李應生和叔叔李沛基追隨孫中山革命,炸死清朝將軍,影響很大。李霞卿出生於這樣的家庭,直接的影響至少有兩個:

1、養成勇敢、大膽的個性。

她十六七歲黑夜追歹徒,單槍匹馬地與歹徒搏鬥,還把歹徒的汽車開進警察局報案,從這些就可以看得出她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正是有這種個性,她才敢於挑戰人生之路,敢於駕機衝向藍天。

特別是在美國進行飛行訓練中,安全帶斷開,她被摔出機艙時,她雖然被這突然發生的意外事情嚇呆了,但她並不慌張,頭腦冷靜,臨危不亂,她沉著地克服強大的下降氣流,伸手去背後,拉開降 落傘,安然降落在三藩市海灣,她掙脫傘繩的纏繞,在刺骨的冰水裡堅持到營救人員趕來。

如果沒有大膽的勇氣,她不可能駕機在空中進行特技表演,也不可能在險惡的航線上飛行。遇到意外事故,她也不可能脫離危險。她天生的就是一個膽大心細的冒險家。

2、培養了她強烈的民族精神。

抗戰爆發後,李霞卿滿懷愛國熱情,請求駕機參戰。但沒得到批准之後,她仍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在上海組建了中國傷兵醫院、難民營和學校。為此,李霞卿被日軍通緝。她離開上海後,駕機飛赴歐美300多個城市,進行特技飛行表演,為抗戰募捐。為中國抗戰軍民募集了一大批的藥品、衣物和錢糧。

李霞卿還參加了美國影業公司以中國抗戰為背景拍攝的《歧路》演出,並把表演報酬捐給了中國救濟基金。

沒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李霞卿是不可能忍受勞累奔波、居無定所的“飛人”生活。

二、生活的富足,養成了她個性太強,不會遷就旁人、嬌貴的習氣。

1、李霞卿的家庭相當富有,養成了她具有富家小姐的嬌氣。

她的祖母徐慕蘭是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徐潤之的侄女,家庭富有財力。李霞卿四歲就失去了母親。因此,父親李應生和祖母徐慕蘭把她捧得像手心裡的寶貝一樣。如此寵愛地把她養成了嬌貴、高高在上,不遷就旁人、個性太強的性格。

正是因為她有如此要強的個性,才導致她的婚姻破裂。這是情理之中的事,也是可以預料到的事。她愛動愛熱鬧愛交際愛表現,唯一的不愛安靜。而她的首任丈夫鄭白峰與她恰恰相反。這兩個冰火兩重天的人在一起,不離婚才是奇怪!

從李霞卿的離婚方式,也可以看得出她不遷就、不顧旁人甚至不顧前任丈夫鄭白峰的面子和心理感受。在那個時候,離婚不是一件光榮的事。而李霞卿卻公開登報,宣佈與鄭白峰徹底離婚。這不僅使鄭白峰在朋友、同事面前顏面盡失,而且還影響了他的官場升遷。因此,鄭白峰惱怒地回應她的驚人之舉。無論什麼人提及李霞卿,鄭白峰都說她死了。也不準李霞卿去看望兒女。他們從此不再相見。

李霞卿的高高在上,不遷就他人的個性,一直體現到她人生的終點。在她死前就預先買了四塊連片的墓地。她要求埋葬在中間,周邊不要任何鄰居。——李霞卿真是太有個性了!

2、李霞卿愛張揚、好表現的個性,伴隨她一生。

她讀初中時就涉足影業,且一舉成名。不到16歲就成為當工的影星。這歸功於她有一個從事影業的父親。但是,李霞卿少時成名,更加滋長了她好動,愛表現,喜歡熱鬧、喜歡挑戰的個性。雖然她退出了演藝界,但,飛行表演,可以看成是她人生舞臺的另一種演藝。也可以看成是李霞卿影藝的延續,是另一種形式的表演。

3、李霞卿思想開放,多才多藝。她有知識有文化,她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從大量的史料,可以判斷:李霞卿不是一個賢妻良母型的女人。她不善於持家,也不屑於做管家婆。李霞卿的親情十分淡薄。她與鄭柏士同住加州,相距不遠。但他們很少往來。在公開場合,李霞卿還不承認鄭柏士是她的兒子。難怪鄭柏士也不喜愛他的母親李霞卿

正因為婚姻不幸,她與鄭柏士分居,才給了李霞卿駕機升空,實現兒時夢想, 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她小時聽祖母講飛天仙女的故事,幻想自己也能長翅膀飛起來,懲惡揚善,幫助窮人。這些兒時的夢想,終於被觀看的飛行表演喚醒!

李霞卿要實現了“飛天”的夢想,首先是經濟實力。沒有足夠的財力,她也只能望“機”生嘆。她有了錢,分居後又有了時間,李霞卿進入了航空學校,“她勤勉地學習氣象學、機械學、導航學等各類複雜課程,脫掉絲綢做的禮服,換上了沾滿油汙的工作服,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上課”。通過努力的刻苦學習,她熟練地掌握了穿雲破霧的飛行技術,終於實現了她的人生價值!

三、李霞卿具有反抗封建思想,提升婦女地位,積極為社會做公益的精神。

由於革命家庭的影響,李霞卿從小耳濡目染,接受了祖母徐慕蘭等婦女反抗封建壓迫,追求民主自由、男女平等的思想。她同中國大多數婦女一樣,渴望在社會上施展才能,提升婦女的社會地位和聲望。因此,當李霞卿面對航空學校監考官的詢問,她理直氣壯地說:“我到這裡來,就是讓世界知道,中國女性不但能在地上走,而且能在天上飛。”

李霞卿學成歸國後,在上海、南京、武漢、成都等地作飛行特技表演,以自己切身的行動,來號召來喚醒中國同胞特別是婦女們解放思想,掙脫封建枷鎖,走出家庭的牢籠,投入到新的時代,為社會作貢獻。

李霞卿有著高尚的情操和貢獻社會的思想,積極參與抗戰救亡活動;不辭勞苦,遠飛歐美,進行飛行表演,為抗戰軍民募捐。

也正因為李霞卿脫離了她個人小我、私我的屬性,而成長為人們普遍喜歡的公眾人物;成長為奉獻社會的“和平天使”;成長為讓歷史緬懷的“飛天女神”!

民國的傳奇,委實太多。影星、歌星、文化名人、教育專家、學術大師、商界精英……如同繁花似錦,星河燦爛。

可是,像李霞卿這樣沒有經過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等常規教育,而僅憑航空飛行技能的“職業技術”教育,就一舉成名的,委實不多!縱觀她充滿離奇、驚奇、傳奇的一生,筆者只能寫下八個字:獨立特行,瘋狂傳奇!

【民國女神系列研究 第二篇 完結,第三篇(待續)】

【作者簡介】百度:龍耳東,全國著名作家、編劇[]。電視節目編導、製片人[1]。書法家、史學者。創立“中華歷史全息論”開史學研究新方向[2]。本文作者龍耳東先生授權歷史春秋網發佈,轉載時請務必註明來源和作者姓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