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現有162名百歲老人 最大年紀111歲

岳阳现有162名百岁老人 最大年纪111岁

岳阳现有162名百岁老人 最大年纪111岁
岳阳现有162名百岁老人 最大年纪111岁

□策劃 丘脊樑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 芸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百歲老人,更勝珍寶。”記者從岳陽市民政局瞭解到,我市共有162名百歲老人,其中男性有29人,女性有133人。華容縣的百歲老人最多,有36名。岳陽年紀最大的老人也在華容,名叫吳錫林,今年已經111歲。

這些百歲老人過去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又有著什麼樣的長壽秘方?記者對我市兩位百歲老人進行了探訪。

100歲老人彭金蓮 一個人拉扯大5個孩子

10月16日上午8點多,記者前去岳陽樓區友華小區探訪彭金蓮老人時,對方還未起床。給記者開門的是她的大兒子陳榮昌,他說母親現在作息時間十分穩定,每天傍晚5點多睡覺,早上9點左右起床。

經過一番洗漱後,記者見到了今年5月10日剛滿100歲的彭金蓮老人。老人身體康健,行動自如,精神狀態極好。在這個樂觀的老人身上,其實有著一段沉重的過往。

1958年,彭金蓮丈夫因為血吸蟲病去世,留下一屋子的孤兒寡母。當時,她生育了5個孩子,最大的16歲,最小的才9個月。孩子的爺爺奶奶早早就離世,生活的壓力全部壓在彭金蓮一個人身上。隊裡工分要出,屋裡家務要做,還有5個孩子要養,彭金蓮都不記得自己是怎麼熬過來的了。當時她還年輕,長得又很標緻,上門給她介紹對象的人不少,可是她都拒絕了。

16歲的大兒子陳榮昌記得,父親去世的時候,他剛剛初中畢業,接到了南縣師範免費讀中專的機會。因為家裡一下子沒有了頂樑柱,他想輟學回家,幫助母親,但彭金蓮堅決讓兒子上學,打消他的輟學念頭。1961年,陳榮昌從師範畢業,被分配到插旗鄉一所小學教書,第一個月發了工資,29.5元。他從中抽出10元,交給母親作為生活費,當時母親喜極而泣。但母親並沒有收下這錢,反而把錢還給了兒子,讓他去買些好衣裳。“你現在當老師了,不能老穿打補丁的衣服,這樣影響不好。”

在任何時候,彭金蓮都把子女放在第一位,就是這麼無私忘我的母愛精神,將一家5個嗷嗷待哺的孩童拉扯成人。一晃二十幾年過去了,孩子們一個一個長大成人,80年代,彭金蓮全家終於脫貧。本以為母親可以安享晚年,可是她根本閒不住。63歲的彭金蓮到陳榮昌家,幫兒子帶孫子,從此再沒離開過岳陽。孫子後來也長大了,老人家還是閒不住,即使現在到了100歲,有時候還幫家裡洗衣服、收衣服。

四世同堂其樂融融

彭金蓮喜歡打麻將,以前腿腳靈便的時候,經常和小區裡面的老人一起搓麻將消遣,打的金額特別小。這兩年,下樓成了大問題,她就不出門了,不過依舊對麻將痴迷。2016年的春節,彭金蓮的孫兒、孫媳婦都回來了,她喜上眉梢,吃完飯就喊孫輩陪她一起打麻將。這一場,就從中午打到了晚上11點,當時98歲的老人一直沒有休息。

活到100歲,彭金蓮的生活作息非常有規律,每天早上9點多起床,洗漱吃早餐,最愛吃的是米粉,每天早上可以吃一大碗,外加一個雞蛋和香蕉。白天看三集連續劇,下午4點多再吃一頓飯,然後梳頭半個小時,傍晚5點多就上床睡覺了。年紀雖大,可是彭金蓮特別愛講衛生。記者走進她的房間,只見被子疊的整整齊齊,生活用品擺放的規規矩矩。大熱天的時候,她每天都洗澡,不用別人幫忙,都是自己動手。衣服也是自己洗,家裡有洗衣機,她很會操作。

“我母親非常容易滿足,她對物質沒有什麼追求,一年給她買兩套新衣服,她就很開心了。”陳榮昌說,母親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但是她熬過來了,這跟她天性樂觀有很大關係,她堅信再苦再累日子也有個盡頭。“而且她心地很善良,處處與人為善,不喜歡與人爭辯,這大概也是她長壽的原因吧。”

“母親過去為我們遮風擋雨,給了我們一個溫暖的家。現在我們也是應該給她一個舒適安逸的環境。”陳榮昌說,現在母親住在家裡,四室同堂,一家人其樂融融,是個幸福之家。

102歲老人張少怡 洗衣曬穀拉二胡

在汨羅市古培鎮粟橋村,有一位老人張少怡,是當地的張氏“活祖宗“,今年102歲的老人家,耳不聾眼不花,每天還能走個幾里路,平時讀書看報眼鏡都不戴。

張少怡是汨羅人,一輩子靠種田為生。即使到了102歲,手頭依舊放不下農活。遇上好天氣,他都把稻穀攤在屋門口的地坪裡,扒拉稻穀,讓它們晾曬乾。“我們孫子都不讓我做事,但是沒辦法,我閒不住。” 張少怡說,他一點都不覺得辛苦,沒事時動一動,身體才健康。

雖然已經上了一百歲,張少怡的生活完全不需要子女們操心,平時穿衣、吃飯、洗衣都是自己動手。老人家很喜歡穿白襯衫,在他家裡晾曬了一排白襯衫,都是他手洗的。房間內,視線所及之處,都是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平時沒事的時候,張少怡最喜歡自己唱唱歌、哼哼老戲,拉拉二胡。最近二胡找不到了,他就看書消磨時間。

“來,我念給你,這是講毛澤東故事的。”張少怡從一疊書中翻出一本《毛澤東傳》,念起書來抑揚頓挫,完全不像背稿的樣子。“我視力還可以,平時看書不需要戴眼鏡的。”

除了視力好,張少怡的身體狀況也極佳。2016年,老人家過100歲生日的時候,全家一百多號人全部到齊了。大家很關心老人家身體,特意將他送到汨羅市人民醫院體檢,醫生說他內臟只有50歲,很年輕。

張少怡80歲的時候,就給自己準備了一副棺木。沒想到,這麼多年,一直無病無災,棺木都腐朽了,自己還活得好好的。柺杖也是,買回家十幾年了,一直沒用過。

不抽菸不喝酒 處世不驚

說到長壽原因,張少怡說,自己不抽菸不喝酒,平時愛吃紅薯。以前沒肉的時候,還喜歡吃點肉,現在什麼都有了,肉類就吃得比較少了。

“我一天吃三頓,早上跟中午都吃得比較好,我也不怎麼挑食,孫媳婦給我做什麼菜,我就吃什麼菜,但是晚上吃得很少。” 張少怡說,吃了飯就要運動,他年輕的時候因為參加過舞龍舞獅隊,還在裡面負責抬龍頭,學了一些武術的本領。現在基本上忘記了,但是每天的鍛鍊還是要堅持,現在就是每天散散步。

“今年身體差了一點,只能走個一兩里路了,去年還好,走到汨羅去都沒問題。” 張少怡說去年的時候,他去汨羅城區都是走路過去的,來去20多里路,走下來完全沒有問題。

張少怡與妻子生育了十幾個孩子,因為家境貧寒,最後只存活了9個。目前,年紀最大的子女已經82歲了,最小的也是50多歲了。現在五代同堂,家族龐大,加起來有100多人,子孫其樂融融。

老人家心胸豁達,遇事不驚。

“最大的事情,對他而言都不是個事。”老人家的孫媳婦孫民樂告訴記者,老人家的孩子已經去世了兩個,還有一個孫子也因為車禍去世。但是,老人家都看得特別開,並沒有悲傷。“人生無常,老人家在這一塊看得很透。心裡沒什麼事,也從不與人爭辯,這也是他長壽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