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籍部落,犧牲聽力像魚一樣終生在水裡生活,只爲了活著

最近,一個靠海而生終生不能上岸的地方在抖音上大火,

因為環境原因,那裡的孩子個個瘦小黝黑。

雖然生活貧苦,他們卻個個活潑熱情,臉上總是掛著純真的笑容,活得自由而快樂。

他們特別喜歡在遊客面前表演跳水,這樣可以獲得一些零食之類的獎賞。

很多遊客也願意多買一些零食帶過去給他們,由於兄弟姐妹眾多,他們獲得零食後都會面露喜色與幾個兄弟姐妹一起分享。

無國籍部落,犧牲聽力像魚一樣終生在水裡生活,只為了活著

因為那裡極致清澈的海水使得漂浮在海上的漁船彷彿懸在空中,引得無數網友大呼神奇。

而正因其大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仙本那親自走一遭,坐一次漁船,拍一條抖音。

而去了之後更多人發現,在仙本那附近還生活著一個叫巴瑤族的海上游牧民族。

巴瑤族的祖先是被流放的原住民,因為長時間被禁止踏足陸地,他們選擇寄生在海洋上,

在淺海的珊瑚礁上搭建房子,過著沒有國籍的海上游牧生活。

他們住在用木樁高架於淺海的茅草屋裡,使用“lepa-lepa”小舟作為水上交通工具,以捕魚和水上貿易為生。

就這樣世代發展,巴瑤族人也習慣了海上游牧的生活。

由於極少踏足陸地,外界對他們的影響極少,所以他們一直保留著較為原始的生活方式。

無國籍部落,犧牲聽力像魚一樣終生在水裡生活,只為了活著

巴瑤人的境遇十分的窮苦,因為生活在國家交界,他們大多沒有國籍、沒有身份,甚至終生不能上岸。

為了能夠在水中潛得更深、更久,他們在小時候就故意將耳鼓膜弄破,這樣能減少水壓帶來的痛苦,

可是晚年的巴瑤族人也因此變得聽力衰弱。

無國籍部落,犧牲聽力像魚一樣終生在水裡生活,只為了活著

據說當地政府已經開始重視巴瑤人生存狀態,陸續允許部分巴瑤族人加入加來西亞國籍,

據說馬來西亞政府為了吸引遊客特地建造了一些水上村落,學校與診所來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

巴瑤人無人問津的生活正在被打破,將去挑戰全新的生活方式,他們究竟能不能適應還是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