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甜甜秒變「糟糠妻」?電商「殺熟」套路讓老用戶寒心

現在網購已經成為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被大數據“殺熟”過嗎?

小甜甜秒變“糟糠妻”?電商“殺熟”套路讓老用戶寒心

近日,一位網友在微博上吐槽,自己被京東“殺熟”了。一副夏新F9藍牙耳機,京東plus會員價要149元,而普通消費者購買雖然要花159元,卻能享受滿159元減38元的優惠,這讓京東plus會員情何以堪?

小甜甜秒變“糟糠妻”?電商“殺熟”套路讓老用戶寒心

小甜甜秒變“糟糠妻”?電商“殺熟”套路讓老用戶寒心

電商平臺屢爆“殺熟”

這樣的現象不止一例。微博網友“柴犬皮蛋”在京東欲購買一件聖碧濤氣泡水時,發現普通賬號顯示有滿49減10的優惠券,而plus用戶就沒有這個券,對此,京東客服表示:“京東活動優惠只針對銅牌及以下的用戶”,也就是說,你經常消費,那麼給你的價格就更貴。

小甜甜秒變“糟糠妻”?電商“殺熟”套路讓老用戶寒心

但如果你說京東專挑plus會員下手,其實也不對。因為不是京東會員也會被“宰”……有網友表示,自己想在京東自營店買東西,卻遭遇兩個賬號兩個價格的尷尬狀況。一瓶20元左右的定型噴霧,價差竟然就有6元,差不多為商品價的三分之一!

小甜甜秒變“糟糠妻”?電商“殺熟”套路讓老用戶寒心

以前人們還沒有那麼依賴網購的時候,都喜歡去家附近的某家商店裡買東西,一來二去成了熟客,時不時能跟老闆聊兩句家常,老闆偶爾還給你打個折或者搭著送點東西。現在卻越來越奇怪了,新客戶成了香餑餑,平臺轉身向老客戶“磨刀霍霍”。

這種電商“殺熟”現象就是指平臺通過收集用戶畫像、支付能力、支付意願,做到“一人一價”,甚至出現“會員價”高於正常價格的怪象。其實,並非京東一個平臺上有這樣的“殺熟”現象。根據網友的反映,滴滴、攜程、飛豬、淘票票等多家電商平臺都存在“殺熟”情況,覆蓋了在線差旅、在線票務、網絡購物、交通出行等多個領域。

曾經陳奕迅的《紅玫瑰》紅遍全網的時候,那句“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到今天是歷久彌新。雖然說現在互聯網獲客成本越來越高,但昨天還是你們的小甜甜,今天就成了“糟糠之妻”,是不是也太真實了一點?

“大數據殺熟”違法嗎?

那麼這種“殺熟”現象到底有沒有違法?消費者能否不只是徒勞聲討,而是藉助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目前來說,對於“殺熟”的討論雖然激烈,但此前並沒有類似的法律案例可供參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目前看來這還只是一種“擦邊球”,很難界定。理論上講,商家和電商平臺都有權對同一件商品進行不同的定價,而不是全部要統一定價。

而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市百良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冰律師認為,“大數據殺熟”幾乎都是B2C,消費者與商家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完全處於無知狀態,他們認為自己獲得的價格是公允的大眾價格,是純粹的被欺騙。

不過有一個好消息,上個月,《電子商務法(草案)》第三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對“大數據殺熟”等一系列電子商務熱點問題作出了規定,以法律的形式約束電商市場亂象。不久的將來,消費者們維權時就會更有底氣了!

與此同時,也希望各電商平臺將目光放長遠一些,不要因為眼前的利益寒了老用戶的心,這樣“殺雞取卵”遲早會引發大規模的信任危機,到時將得不償失。

小知識:如何避免“殺熟”?

1、在平時生活中,比如購物、預定機票、酒店或電影票時,我們要多個平臺一起查價,貨比三家,並及時清理平臺緩存。

2、多用自己的賬號和身邊朋友的賬號比比價,蘋果系統和安卓系統也交叉比較一下,最大程度減少被“殺熟”的機會。

3、儘量避免在多個平臺上使用相同的信息進行註冊,APP和網站間的關聯授權也要定期清理,防止平臺獲取你的多維度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