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文章」地方綜合年鑑質量控制研究——以2017年度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年鑑類)評審爲例(上)

地方綜合年鑑質量控制研究

——以2017年度全國地方誌優秀成果

(年鑑類)評審為例

楊卓軒*

摘 要:當前在地方誌事業轉型升級的形勢下,“年鑑全覆蓋”目標正在穩步推進,中國年鑑精品工程在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在這一工程的帶動下,年鑑質量普遍提升。就全國範圍看,影響年鑑質量的一些問題長期以來仍然存在,年鑑質量還有提高的空間。目前的社會環境下,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許多年鑑處於少有問津的尷尬境地,特別是一些質量欠佳的年鑑,以致於影響讀者使用,沒有發揮年鑑應有的作用,年鑑工作長期以來處於邊緣化狀態的現狀也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因此,提高年鑑綜合質量迫在眉睫。2017年度全國地方誌優秀成果(年鑑類)評審活動的結果顯示,省市縣三級地方綜合年鑑有3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對年鑑綜合質量產生一定影響,即彩插圖照與文字不統一、未按規定標註審圖號、標註參與有關評獎情況不客觀不準確等問題。打造精品年鑑成為當務之急,組稿、編輯和出版三個環節成為關鍵,每個環節質量責任制的到位和落實是年鑑質量得以提高的保證,只有年鑑質量的改善和提高,才能推動年鑑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鑑,大盆也,一曰鑑諸,可以取明水於月。”[1]徐灝曰:“鑑,古祇作堅,從皿以盛水也。因其可以照形,而監察之義生焉,其後範銅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謂之鑑,聲轉為鏡。”[2]“鑑”的基本字義是鏡子,年鑑,可以看作是某年某方面的鏡子。一面質量上乘的鏡子可以客觀如實地反映物體;而一面質地粗糙的鏡子會改變甚至歪曲物體的形象。習近平總書記說,精品之所以“精”,就在於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3]。“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4]年鑑作為存史、資政、育人的工具書,旨在為領導決策和經濟社會服務,為當代和後世提供參考資料,因此年鑑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它的存在意義和使用價值,要高度重視。

為貫徹落實《全國地方誌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全國年鑑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年鑑規劃》),全面展示年鑑編纂成果,進一步提升年鑑編纂質量,大力推動年鑑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充分發揮年鑑工作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的作用,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以下簡稱中指組)和中國地方誌學會於2017年開展了第四屆全國地方誌優秀成果(年鑑類)評審活動。通過逐級評審,見微知著,可以大致描繪出全國三級地方綜合年鑑質量的總體情況,歸納出具有共性的質量問題,提出提高年鑑編纂出版質量的對策建議,旨在“為後世留下堪存堪鑑之記述”,打造更多精品年鑑。

一、省市縣三級地方綜合年鑑質量現狀

我國的年鑑事業起步較晚,發展卻很快,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各行、各業的年鑑編纂出版如雨後春筍一般。2015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規劃綱要》,要求“到2020年,做到地方綜合年鑑由地方誌工作機構組織編纂,一年一鑑,公開出版,實現省、市、縣三級綜合年鑑全覆蓋”。2016年12月,中指組印發《年鑑規劃》,明確要求“深化年鑑質量建設”。2017年12月,中指組修訂發佈《地方綜合年鑑編纂出版規定》,進一步明確要求規範編纂出版流程,完善年鑑質量評議、審查驗收制度,嚴格質量標準,為規範指導全國的地方綜合年鑑編纂工作提供了依據。兩年多來,全國各級地方誌工作機構採取多項措施和手段,使年鑑編纂範圍不斷擴大,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多,年鑑工作取得許多成績。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長期以來制約年鑑事業發展的一些因素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如年鑑事業發展不平衡現象比較突出,編纂理念和思路因循守舊,行文中工作總結、工作報告痕跡較重,尤其是少數地區和部門對年鑑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夠,年鑑質量參差不齊,總體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即使是高質量的年鑑尚未完全擺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而質量欠佳的年鑑已然成為導致年鑑工作長期以來處於邊緣化的狀態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的一個重要誘因。和地方誌書相同,年鑑也是“官書”,必須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原則。“年鑑全覆蓋”目標能夠實現,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批能夠充分展示地方誌的當代價值及永恆魅力的高質量地方誌成果,以此來引領年鑑事業的發展壯大。

進度和數量上的增長是遠遠不夠的,單就目前的年鑑質量現狀看,形勢尚不容樂觀。具體影響因素有:一是工作量大。即不僅文字質量審核的工作量大,組織稿件,組織編、審、校、出的工作量也大。蒐集資料、佔有資料、排比資料要花去很多時間和精力。二是打磨時間少。年鑑與志書不同,沒有20年左右的間隔期,而是每年一鑑,需要當年組稿、當年撰稿、當年編校、當年出版,同時也沒有志稿評審會後的兩至三年打磨時間,所以可以用於質量審核的時間被大大壓縮。三是編纂環節少。年鑑編纂質量審核的環節越少,直接參與質量審核的人員就越少,每個環節所承擔的責任就越重,工作要求也越高,這對於參與審核的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面臨的壓力也越大。

2017年舉行的全國地方誌優秀成果(年鑑類)評審活動顯示,當前年鑑成果在體例、資料、文字、出版等方面還存在種種問題。

二、地方綜合年鑑存在的三個質量問題及編纂建議

根據2017年度全國地方誌優秀成果(年鑑類)評審活動的結果,有3個非常容易被忽視的問題直接影響年鑑編纂出版質量,即彩插圖照與文字不統一、未按規定標註審圖號、標註參與有關評獎情況不客觀不準確問題等。

(一)彩插圖照與文字不統一

年鑑文中圖片尤其是彩插部分的圖片與圖注信息不統一。例如標題為“武警XX省森林總隊”,配有2張圖片,圖1圖注為“XX(省)森林總隊”,圖2圖注為“XX(省)森林武警總隊”,圖文不統一;有的照片裡顯示的條幅為“森林防火千里行”,圖注卻為“防火教育活動”;有的照片裡建築物樓頂牌匾文字與圖注介紹不一致。更有甚者,介紹某本書時,照片上顯示的封面作者與圖注中的作者姓名不統一,或者作者名字出現錯別字、同音字等。因此,在年鑑統稿環節,要重點對彩插、圖照內容進行核實,仔細核對文字信息與圖片是否吻合。圖片力求清晰、美觀,選用注重典型性、資料性,突出反映重大事件、重要成果和熱點問題的圖片,文字說明應簡潔、準確,要素齊全,以圖釋文,統一圖注格式。全書圖序統一排序方式和擺放位置,注意文中圖片有無圖題、圖例、圖說和單位等。

(二)未按規定標註審圖號

年鑑中的地圖尤其重要,作為工具書必須把準確、規範的版圖知識呈現給讀者,否則不僅違反地圖管理條例和國家相關法規,還會影響判讀。目前,一方面由於地圖編制和地圖審核的重要性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另一方面獲批審圖號需要一定時間,一些年鑑受出版時間限制,相關手續未能按時辦理完成,年鑑地圖出現未按規定標註審圖號、地圖繪製不符合規範等問題。地圖的繪製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等國家相關規定,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的地圖,須經專業部門編制,再報送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部門審核。全國地圖、世界地圖、歷史地圖等,應向國務院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報送審核。正確體現國家主權和利益,避免發生政治性、原則性錯漏;要保證地圖編制技術質量符合國家有關規定。要嚴格遵守地圖送審制度和重大選題備案制度。在地圖審核方面,遵守國務院《地圖管理條例》(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二條規定:“經審核批准的地圖,應當在地圖或者附著地圖圖形的產品的適當位置顯著標註審圖號。”《地方綜合年鑑編纂出版規定》第二十六條:“地圖選用應遵守國家關於地圖管理的法規和有關規定、辦法,需經過有審核權的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標註審圖號。”未獲得審圖號的地圖不可入鑑。

(三)標註參與有關評獎情況不客觀、不準確

一些年鑑的封面、扉頁或封底等位置錯誤標註參與有關評獎及獲獎情況,引起歧義。例如,《XX年鑑(2017)》的封面標註《XX年鑑》獲XX省第X屆年鑑評審一等獎。獲得獎次的年鑑一定是該年鑑2017卷之前的某卷,而不可能是2017卷,這樣的標註說明是不準確的。在記述中準確添加獲獎年鑑的卷號,如可以改為“《XX年鑑(2016)》獲XX省第X屆年鑑評審一等獎。”前卷年鑑取得的成績不能代表本卷年鑑的質量,也可以刪除類似語句,保持封面簡潔;如所獲成績具有重要價值或里程碑意義,且符合本卷年鑑記載的時間斷限,可以在年鑑大事記和相關條目中記述。

參考文獻:

*楊卓軒,女,天津市人,中國地方誌指導小組辦公室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史、年鑑學。

[1](漢)許慎:《說文解字》卷十四,《叢書集成初編》,中華書局,1985年,第464頁。

[2](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卷十四上,《續修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第22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7頁。

[3]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10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124~125頁。

[4](戰國)孟子著,萬麗華、藍旭譯註:《孟子》卷十四《盡心下》,中華書局,2006年,第331頁。

(待續)

(本文原載《中國年鑑研究》2018年第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