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幸福,正在一次次比較中溜走

-1-

在火車站候車,買了一本雜誌,裡面有一篇文章印象特別深刻。

文章介紹了一種來自南美洲原始森林的鳥,因為全身翠綠,身上帶著的灰色紋理就像一圈圈波浪,因此被人們稱作翠波鳥。

翠波鳥身長5-6釐米,但它們的巢卻比自己的身體大幾倍,甚至十幾倍,這顯然很不合理。

於是就有動物學家去觀察,他抓了一隻翠波鳥在一個巨大的籠子裡,可奇怪的是,翠波鳥只建了一個能容下自己身體大小的巢,然後就停工了,這與人們印象中翠波鳥巢穴的差別很大。

動物學家萊奧托又放了另外一隻翠波鳥進入籠子,有趣的一幕發生了,原本已經建好巢穴的翠波鳥開始擴建起自己的老窩,與此同時,新來的翠波鳥也直接修建了比自己身體大幾倍的巢穴。

而且,兩個巢穴都還在不斷地擴大中,只要其中任何一方的巢穴更大,另外一隻翠波鳥就會跟著擴建,最終,原先被放進籠子的翠波鳥居然死了,而這隻鳥死後,另外一隻翠波鳥便立刻停止了築巢。

萊奧托繼續抓來另外一隻翠波鳥放入籠子,這一次,和想象中一樣,新進來的鳥開始大力建巢,第二隻進入的翠波鳥也重新開始瘋狂地擴建巢穴,結果依舊,當其中一隻疲憊不堪地死去,另一隻就立刻停止了修建。

於是,人們終於發現,翠波鳥不停擴建巢穴的原因很可能只是盲目的攀比,倘若兩隻翠波鳥的巢穴離得太近,就必然會有一隻因為攀比而一命嗚呼,活活累死自己。

這聽起來著實不可思議,但仔細想想,人類又何嘗不是呢?

我們的幸福,正在一次次比較中溜走

-2-

又到了一年一度曬年終獎的時候。老同學歡子早我一年畢業,今年是他第一次領年終獎,一次性領了5000元,比他一個月的工資還高,激動地拉著我去吃烤肉。

本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最近卻成了他的煩惱。

原因只不過是他在刷微博時看到一組數據說,2017年白領年終獎平均為7278元。不比還好,這一比,歡子的好心情算是全沒了 。

有人說,生活累,一小半源於生存,一小半源於慾望與攀比。

我們的幸福,正在一次次比較中溜走,但很多事情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比較並不完全是壞事。

朋友小A,標準的佛系青年一枚,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對什麼都不感冒,遇到一點挫折就只會說四個字:人各有命。

於是就在一次次的無所謂中度過了大學四年,最終一共掛了九科,學位證也拿不到了。

塔西陀曾說:“要想認識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別人進行比較。比較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是人類認識、區別和確定事物異同關係的最常用的思維方法。”

比較本身沒有優劣,惡性的攀比會讓我們變得自暴自棄,甚至會像翠波鳥一樣,活活累死。良性的比較則會激發我們的鬥志,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的幸福,正在一次次比較中溜走

-3-

一直以來非常佩服初中同學L,上學那會兒,每一次考試,老師都會將成績貼在教室門口。

L同學是那種很努力但成績卻很差的學生,在班裡很不起眼,但她非常喜歡跳舞,初中時就報名參加了全國的比賽。

高中時,L毅然決然地選擇報考藝術學院,大學如願以償進入了一所二本的藝術院校。

雖然成績不是很理想,學校也很一般,但L一直都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裡發光發熱。

大學四年,利用自己的特長出去兼職,從一小時幾十塊的課時費到幾百塊一節。大三的時候,L一個人在濟南註冊了公司,開辦了自己的舞蹈培訓機構。現在,已經成為我們同學中的佼佼者。

攀比心理最大危害在於它會讓你變得自卑,忘了跳出環境的束縛去問問自己:我到底是誰?

我們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可又有多少人敢於挑戰,敢於對周遭的環境說不。倘若L同學當時放棄跳舞,一頭扎進題海備戰高考,現在可能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畢業生。

當然,並不是說普通不好。只是,人這一生太短暫了,幹嘛要活成別人的樣子,做自己難道不好嗎?

任何時候,人生都不只有一個舞臺,盲目的在一個平臺上比較就會忽略自己的長處,從而失去在另一個舞臺發光的機會。

我們的幸福,正在一次次比較中溜走

-4-

2017年是我最迷茫、焦慮的一段日子,害怕跟不上時代,看到身邊寫文的朋友成立公司,開始靠自己的努力買房,羨慕的同時也變得焦躁不安。

20多歲,渴望一夜暴富,期待一夜成名,然而學習這事,並沒有太多捷徑可走,這個世界上大部分東西都必須依靠時間的積累,需要歲月的沉澱。

"比"字頭上兩把刀,稍有不慎就會陷入痛苦的深淵,所謂成長,就是要學會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學會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成長為自己的樣子。

群聊時認識的一位學長,大學四年拿到國家獎學金1次,一等獎學金3次,考研考出400+的高分。可就是這樣一個大神,卻跟我說自己非常自卑。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冒充者綜合徵,又稱自我能力否定傾向。

簡單講就是一個人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其本人卻認為這一切都是假象,覺得自己的成功僅僅是幸運,自己不配得到現在擁有的一切。

學長就屬於典型的冒充者綜合徵患者,總是覺得自己名不副實,儘管我們都很羨慕他,但在他看來不過是外界高估了自己,於是變得越來越自卑,甚至有抑鬱症的傾向。

我們的幸福,正在一次次比較中溜走

-5-

為此他還特意諮詢過心理醫生。

身病易治,心病難醫,解決冒充者綜合徵並沒有特效藥可解,必須強迫自己多與外界溝通,學會鼓勵自己、肯定自己。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裡說:生活中的許多煩惱都源於我們盲目和別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甚至所有人,在不同的領域內都處在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狀態。或許他比你更有錢,但你的家庭更加美滿;或許他的數學成績非常好,但你的語文成績也很出色。

戒躁戒躁是好事,但如果永遠都不知道如何獎勵自己亦是對自己最大的懲罰。

不要總拿自己的缺點跟別人的優點比,學會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學會和自己比較,努力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